句库侠 > 社会 > 正文

​三菱败走中国:一块钱买卖,广汽要花近 20 亿买单?

2023-10-29 11:21 来源:秀网 点击:

三菱败走中国:一块钱买卖,广汽要花近 20 亿买单?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停产已久的广汽三菱迎来自己的历史时刻——重组。

10 月 24 日,广汽集团、三菱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

公告称,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将以 1 元对价出售其分别持有的广汽三菱 30%、20% 股权,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工厂由广汽埃安承接用于扩充产能,广汽三菱销售公司则为三菱车主提供售后服务。

与此同时,三菱汽车也决定停止在中国的生产。

今年 4 月起,广汽三菱陆续传出停产消息。原本计划 6 月恢复生产,但始终未有复产消息。据广汽集团此前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直到今年 7 月中旬,广汽三菱的股东三方仍在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

从公告记录来看,广汽集团之前多次输血广汽三菱,尝试挽救,但最终回天乏力。

10 月 25 日,广汽三菱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根据重组日程积极推进包括工厂更名在内的一系列工作。

广汽埃安方面也透露,接下来会依据新公司的业务需求,以" 以岗定人、双向选择 "为原则,面向广汽三菱全体在职合同工发布招聘公告,首批将提供超一千个岗位,已于 2023 年 9 月顺利完成招聘评价及协议签订等工作。后续新公司及其配套企业若有招聘需求,将优先推荐相关员工。

输血 20 亿,再投近 20 亿接盘

广汽三菱 " 被抢救 " 已久。

公告显示,在过去 12 个月,广汽集团与广汽三菱发生的关联交易金额就高达 13.01 亿元。另外据统计,过去一年内广汽集团先后向广汽三菱计划输血近 20 亿元。

今年 6 月,广汽集团宣布拟向广汽三菱提供不超过 9.42 亿元的委托贷款,去年 9 月,集团向广汽三菱提供过一笔 10 亿元的贷款,两次合计约 20 亿元。

但最终无济于事,合资车的败退并非广汽三菱一家的问题,而是大势所趋。

据乘联会数据,日系车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 24.1% 下降到 2023 年上半年的 17.6%,降幅高达 6.5%,是所有车系中下滑最明显的车系。

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合资车企实际上一直在接连退出,已成为趋势。

10 月 24 日,广汽集团决定停止抢救,转而重组。此次重组交易主要涉及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股权转让。

根据公告,广汽集团将分别以 1 元对价受让三菱汽车、三菱商事持有的广汽三菱 30%、20% 股权,受让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另外,广汽三菱将广三销售公司 50% 股权、30% 股权、20% 股权分别以 1 元对价出让给广汽集团、三菱汽车、三菱商事。

虽然此次相关股权对价只需 1 元,但三方股东还需继续向广汽三菱(含广三销售)增加资金投入,用于清偿债务。

按照广汽集团公告,重组后,预计广汽集团还将花费约 20 亿元收拾残局。

广汽集团称拟投入货币资金不超过 15.77 亿元用于广汽三菱(含广三销售公司)清偿债务,增资 2.25 亿元用于保证广三销售公司日常经营资金的需要。这两部分合并金额已高达 18 亿元。

另外,广汽三菱还拟将评估值为 4.42 亿元(含税)的可利用设备等出售给广汽集团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将估值 17.80 亿的土地、厂房等拟约 1.3 亿元 / 年的租金出租给广汽埃安。

广汽三菱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广汽三菱重组是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股东三方友好协商、共同努力的结果。广汽三菱品牌生产业务虽将终止,但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仍始终保持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三方共同持股的广汽三菱销售公司日后将继续负责车主的售后服务。

10 月 26 日晚间,广汽集团(601238.SH)披露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76.56 亿元,同比增长 22.11%;实现归母净利润 45.11 亿元,同比下降 44.05%。

截至 9 月底,广汽集团货币资金为 476 亿元,短期借款 103 亿元,长期借款约 92.5 亿元,对比 2022 年底均有大幅增长,2022 年底广汽集团短期借款 63.09 亿元,长期借款 48.54 亿元。

关于广汽集团为何在货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借款大幅增加,广汽集团 10 月 27 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包括上市公司自身及全部子公司,是各公司依据自身经营情况制定资金计划,最终合并报表呈现的是多个公司合并后的结果。

资不抵债,1 元 " 卖身 "

作为一家合资车企,广汽三菱也曾有高光时刻。

1973 年,三菱汽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彼时,三菱汽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车企之一,作为传统燃油车车企具有相对先进的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后曾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三菱汽车公司,很快打开品牌知名度。

2012 年,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以 50:30:20 的股比共同投资设立广汽三菱,主要从事汽车及汽车零件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应的售后、咨询和技术服务等业务。

之后广汽三菱陆续推出欧蓝德、奕歌、劲炫、祺智、帕杰罗等多款车型,其中的 SUV 车型欧蓝德一度成为广汽三菱的支柱产品,备受欢迎。2018 年,广汽三菱年销量达到 14.4 万辆,成为广汽三菱成立以来销量最高的一年。

不过,伴随近年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和新能源车企的崛起,叠加广汽三菱的车型推新速度较慢,公司逐渐走向下坡路。

财报显示,自 2018 年起,广汽三菱的燃油车产品只有 "ASX(劲炫)、欧蓝德、奕歌 "3 款,到了 2022 年,燃油车只剩下欧蓝德一款。

据广汽集团的产销数据,2022 年,广汽三菱年销量已从 2018 年的 14.4 万辆跌至 3.36 万辆,5 年跌了约 7 成。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广汽三菱经审计总资产为 61.22 亿元、总负债为 49.59 亿元、净资产为 11.63 亿元,2022 年度营业收入为 41.30 亿元、利润总额为 -13.49 亿元。

进入 2023 年,广汽三菱的销售数据愈加难堪。据乘联会数据,广汽三菱前 5 个月的累计销量仅 8943 辆,5 月份产销为 0。由于广汽三菱销量过低,在今年 4 月广汽集团产销快报中,广汽三菱的数据首次与多家公司合并在 " 其他 " 类目中,此后再未单独出现。

同步下滑的还有员工人数,天眼查显示,广汽三菱的企业社保人数从巅峰期 2018 年的 3881 人一路下滑到 2022 年的 2698 人。

重组之前,广汽三菱也做了多种努力。

2019 年广汽三菱曾推出新能源汽车祺智尝试新能源转型,但因产品不被市场认可,2020 年已停产。2022 年,广汽三菱又推出纯电动 SUV 阿图柯,但新车型销量惨淡。车主指南显示,截至 2023 年 10 月份,阿图柯最新月销量仅为 6 辆。

今年 7 月,一则《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显示,广汽三菱目前的产品受市场转型的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广汽三菱经营层和股东方经过慎重讨论,于 6 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

在这封公开信流传之前,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广汽三菱经审计总资产 41.98 亿元、总负债 56.13 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负债金额在停产期不断扩大。根据最新交易公告,截至评估基准日,股东方确认广汽三菱合并口径总资产为 42.59 亿元,合并口径总负债已达 82.28 亿元。

未来如何?

资不抵债的广汽三菱最后还能为广汽集团带来什么呢?

广汽集团称,对广汽三菱进行重组,可最大限度盘活及利用广汽三菱核心资产,解决广汽埃安产能瓶颈,节省新建工厂时间及投资成本,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机遇,促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也避免广汽三菱解散清算,保障消费者权益及协助员工再就业。

接盘者广汽埃安,尽管起步较晚,近年已发展为广汽集团的中坚力量。

在广汽集团的公告中,广汽埃安与广汽传祺被并称为自主品牌 " 双子星 "。

据乘联会数据,在今年 9 月的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中,广汽埃安首次突破 5 万大关达到 51096 辆排名第二,仅次于比亚迪;在今年 1~9 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上,广汽埃安以总销量 357487 辆排名第三,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

快速成长的广汽埃安需要更强大的产能支撑。

埃安的第一工厂是 2019 年全新建设的,第二座工厂是 2022 年收购的广汽菲克广州工厂,并迅速完成改造,当时预估年产能可新增 20 万辆。

若参考改造模式,将现有工厂进行改造后投产,将比重新打造一座工厂更为节约成本并加快产能提升。

广汽埃安在官网公告中表示,面对几近翻倍式的销量增速,埃安目前两工厂正在加紧排产,在既有 40 万 / 年产能的基础上,全力冲刺全年 50 万的产销目标。可以说,提升产能对广汽埃安来说刻不容缓。

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转为广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将利用广汽三菱工厂实现增产扩能,计划 2024 年 6 月实现量产。建成后,广汽埃安将形成基本产能 60 万 / 年,为埃安实现 2025 年产销 100 万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 9 月,广汽埃安推出了高端系列品牌昊铂。今年 7 月,昊铂首款车昊铂 GT 上市,上市仅半个月订单已突破 2 万台;10 月 9 日,昊铂上市百万级超跑 SSR;10 月 19 日再预售昊铂 HT,平均每月一款新车的速度。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曾表示,希望把昊铂打造成中国电动化的保时捷。

近日,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广汽埃安旗下品牌的发展定位,昊铂是广汽埃安旗下高端豪华品牌,聚焦 25 万以上的高端纯电车市场。埃安品牌则聚焦 10 万到 25 万的中高端纯电车市场,追求优异的性能与品质。

重组后的广汽三菱究竟能给广汽埃安带来什么?还需要交给时间和市场去回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ID:timeweekly),作者:何珊珊,编辑:林铭铭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right.htm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