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生活 > 正文

​宋画欣赏(七)《采薇图》

2023-11-27 22:05 来源:秀网 点击:

宋画欣赏(七)《采薇图》

《采薇图》,宋代画家李唐创作,绢本水墨淡设色画,纵27厘米,横90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唐(1066~1150),宋代画家。字唏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擅长山水、人物,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李唐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朝补入画院,深得赵佶赏识。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颠沛流离,逃往临安(今杭州),以卖画度日。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偏安一隅之耻,家国离乱之悲,让画家感慨万端,他赞扬那些保持气节的人,谴责南宋统治者投降变节的行为。正是在这种心绪下,他创作了《采薇图》它的含义,用当时历史背景衡量,是有它的特殊意义的。

《采薇图》描绘殷商贵族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愿投降周朝,以吃周朝土地长出的粮食为耻,而隐居首阳山靠采集野菜充饥,最后双双饿死。二人须发蓬松,面容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姿态准确生动。尤其是伯夷清癯的面容上露出坚定不屈的表情,双眉紧皱,表现出人物在特定的艰苦生活环境中所显示出的坚强、刚韧的性格特征。

作品用笔精练而又富于变化,简劲锐利,线条挺拔,轻重顿挫似有节奏,墨法枯润适中,突出表现了衣服的麻布质感。肌肉部分的用线较为柔和,须眉用笔精细且多变化,显得蓬松软和。背景部分画家用笔较为豪放粗简,老松主干两边用浓墨侧峰,用浓墨细笔勾出松鳞,充分表现出了老松厚重的量感和体积;柏叶点染细密,浓淡变化细微。图中山石用极豪迈的大斧劈皴,以各种不同深浅、枯润的墨色有力涂抹,表现了山石奇峭的风骨和坚硬的质感。画家对树丛中远去的河流轻毫淡墨,近处的山石焦墨浓厚,丰富了画面的空间感。图中石壁上有题款两行:“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

《采薇图》得到了历代名人的称颂,如当代画家徐悲鸿《采薇图画册》就写到“至人物神情之华贵、高妙,是与米兰藏达·芬奇之耶稣与门必藏三勒之使徒同为绘画的极峰。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