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南京军区1981年大阅兵奇观:金陵点兵,两任司令员共同检阅部队

2023-11-17 03:16 来源:秀网 点击:

南京军区1981年大阅兵奇观:金陵点兵,两任司令员共同检阅部队

1981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南京军区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这是自国庆10周年大阅兵之后我国举办的头一次大规模阅兵活动。

按惯例,此次阅兵仪式的阅兵首长应该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但是,人们却发现,聂凤智身边还站着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金陵点兵(一)

许世友将军早已于1973年转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并于1980年调任军委常委。

那么,许世友将军怎么会出现在南京军区举办的阅兵仪式上,为什么还跟聂凤智一起检阅部队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聂凤智将军和许世友将军不一般的关系。

强将手下无弱兵

在共和国一千多位开国将帅中,许世友将军可称为是一位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许世友的部下也是猛将如云,比如说,聂凤智、钱钧、王必成、刘昌毅、李德生、陶勇等开国将军都是许世友将军的老部下。

但是,要问许世友将军格外器重、格外“偏袒”哪一个?许世友将军的老部下和老战友都‬说‬:“当然是聂凤智。”

许世友将军是河南新县人,聂凤智将军生于湖北红安(黄安),事实上,新县一度归湖北省管辖。

1933年,国民政府从光山、麻城、黄安各划出一部分,成立了“经扶县”,解放之后,“经扶县”改名为新县。

因此,许世友和聂凤智可以算是同乡,他们的家乡(红安县、新县)都是大名鼎鼎的“将军县”。

聂凤智将军

与“将军县”走出来的许多开国将军类似,聂凤智15岁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在红军长征时期,聂凤智就已经是许世友麾下的一员猛将,因为胆大过人,且有勇有谋、有情有义,聂凤智深受许世友的赏识和喜爱。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依然是聂凤智的领导,可以这么说,许世友走到哪里,聂凤智就跟到哪里。

在硝烟弥漫的年代,许世友与聂凤智是上下级关系,也是亲密无间、生死与共的战友、兄弟。

在许世友的下属中,只有聂凤智敢跟他开玩笑、甚至“顶撞”他。

许世友将军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因此被称为“军中极有个性的军官”,在军中,几乎没有人敢“招惹”许世友,更不敢“顶撞”许世友这位“暴脾气”的猛将军。

唯有聂凤智是个例外,他不但敢跟许世友开玩笑,还数次“顶撞”过许世友。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脾气火爆的许世友从来没有生过聂凤智的气,即便玩笑开过了头,即使有时候吵得面红耳赤,也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一切恢复如旧。

长期的相处、相伴,让许世友和聂凤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许多时候,他们之间的沟通只需要“三言两语”,甚至一个眼神。

1946年11月,聂凤智刚刚做完阑尾手术,许世友就到医院来看望聂凤智。

尽管许世友只字未提“战事进展不顺利”的事情,但是,聂凤智从许世友的脸上看出了端倪。

聂凤智说:“手术做完了,我可以出院了。”

许世友说:“不着急,养好身体再说吧。”

聂凤智二话不说,翻身下床,他找来一块纱布往腰上一缠,拎着手枪就返回了部队。

聂凤智一出马,很快就扭转了战局,等到聂凤智大获全胜凯旋而归,许世友让他回医院继续休养。

聂凤智哈哈大笑道:“不需要了,一打胜仗,什么毛病都没了!”

左起:聂凤智 许世友 向守志

在山东兵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许世友与聂凤智亲如兄弟、关系非常好,但是,一旦撞到许世友的“枪口上”,聂凤智也免不了遭到许世友的严厉训斥。

在一次战斗中,因为未能实现预定目标,聂凤智跟另外两个师长受到了许世友的一通训斥。

许世友怒气冲冲地骂道:“你们打的什么狗屁仗,我山东兵团还没有打过这样的窝囊仗!”

许司令的脾气谁不知道?一旦发起火来,那就是“火光冲天”,这个时候,就算是天王老子许世友也敢踹上两脚。

等许世友骂累了、骂‬够‬了,聂凤智才慢悠悠地开口说道‬:“许司令,我们三个人到现在还空着肚子呢,你听听,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聂凤智说:“要不这样,等我们喂饱肚子,你再接着批评我们?”

“没吃饭怎么不早说!”许世友大声说。

聂凤智说:“我们打了败仗,哪里还会有人给我们做饭吃?”

许世友被聂凤智的话逗笑了:“有这么委屈吗?你们就在我这里将就一下吧,他们不管饭,我来管。”

等警卫员端上饭菜,聂凤智又试探着说了句:“多好的饭菜啊,要是再喝上一口就太好了。”

许世友哈哈一笑道:“喝酒可以,不过,喝酒归喝酒,该骂的还得骂。”

就这样,原本紧张的氛围顿时轻松了许多,几个人一边喝酒、吃饭,一边检讨、分析,找到了失利原因,许世友满意了,聂凤智和另外两位师长也释然了。

许世友视聂凤智为“左膀右臂”,为了不让别的单位调走聂凤智,许世友曾经跟毛主席撒过一次谎。

抗战胜利之后,为了经略东北,山东军区一些部队将奉命开赴东北,虎将聂凤智也在其中。

就在聂凤智准备出发的时候,许世友却告诉他说:“上级来了指示,你就留在山东,不去东北了。”

既然是中央的指示,聂凤智自然服从命令,继续留在了许世友的麾下。

聂凤智与许世友夫妇合影

直到两个月之后,聂凤智才知道,原来是许世友把自己“强”留在了山东。

为了留住聂凤智,许世友给毛主席发了封电报,“谎称”聂凤智患了急性肺结核,病情很严重,这种毛病还容易传染给别人,因此,聂凤智暂时不能去东北,建议毛主席另派别人去东北。

于是,毛主席答应了许世友的请求,聂凤智就这样留在了山东。

聂凤智擅改军令,许世友顺水推舟。

1948年秋,山东兵团开始“济南战役”的准备工作,第九纵队司令员聂凤智领受的任务不是主攻,而是助攻。

让自己助攻?这样的安排让聂凤智十分郁闷,回到纵队司令部之后,聂凤智马上向各师下达命令。

不过,聂凤智没有按照兵团的命令下达任务,在发往各师的电报中,聂凤智大笔一挥,将“助攻”改成了“主攻”。

九纵的三位师长接到命令后十分疑惑,在聂凤智正式下达命令之前,他们对“九纵担任‬助攻”这件事情已经有所耳闻。

所以,一收到电报,三个师长接连给聂凤智发来电报,询问“聂司令员是不是搞错了”。

聂凤智的回答是:“没有错!咱们九纵什么时候打过助攻?”

除此之外,聂凤智还在回电上补写了这么一句话:“错了我负责!”

在人民军队历史上,参战将领争当“主攻”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有胆量直接更改上级命令的事情却是少之又少。

大战在即,九纵召开了誓师大会,许世友司令员和谭震林政委也来到九纵出席会议。

在誓师会上,九纵各级干部和战斗英雄代表相继上台发言,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可是,许世友却被官兵们豪气冲天的发言搞糊涂了,他问谭震林:“我是不是听错了?他们一口一个‘主攻’,他们不是助攻吗?什么时候改成主攻了?”

誓师会结束之后,聂凤智陪同许世友和谭震林来到九纵司令部,刚一进门,许世友就黑着脸问聂凤智:“你们九纵什么时候变成主攻了?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私自更改军令!”

聂凤智连忙解释道:“我这样做一不用添枪,二不用添人,我也是为了让战士们放开手脚去打。”

聂凤智接着说:“另外,王耀武这个人特别狡猾,我们东西夹击一起进攻,这样可以打乱王耀武的部署,让‬他‬搞不清我们的主攻方向,这样岂不更好。”

许世友听聂凤智讲得头头是道、很有道理,再加上他很清楚九纵的实力和聂凤智的能力,于是说了一句:“我只看结果,这场仗如果搞砸了,我惟你是问!”

许世友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也就是默许了聂凤智的做法。

于是,济南战役打响之后,聂凤智指挥九纵猛打猛冲,将“助攻”实实在在打成了“主攻”。

正如聂凤智所言,王耀武被解放军这种打法打晕了,直到被俘的时候,王耀武还没有想清楚失败的原因。

一年之后,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王耀武向管理干部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管理干部告诉王耀武:“你们失败的原因有许多,单从战术上说,你们输在分不清我军的主攻方向,因此忙于应付、自乱阵脚。”

王耀武问:“贵军攻城的主力究竟是在哪一边?”

管理员告诉王耀武:“两边都是主力,两边都是主攻!”

金陵点兵,聂凤智力邀许世友出席,许世友开玩笑道:“我不能够抢了你的风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面对当时的国际格局和社会环境,为体现国威、军威,向全世界彰显我国的国防实力,经上级批准,南京军区决定举办一次阅兵活动。

金陵点兵(二)

1981年7月31日(八一建军节前夕),一场声势浩大、气势恢弘的阅兵仪式在我国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史称“金陵点兵”。

当时,累计有9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参加了阅兵,海、陆、空三军被分为54个方队,可谓声势浩大,气势恢宏。

阅兵仪式在南京鼓楼广场举办,阅兵仪式开始前几分钟,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南京军区政委郭林祥、杜平,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向守志、詹大南等领导依次登上检阅台。

在聂凤智司令员身边,人们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军委常委、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

许世友将军早已调离南京军区,为了说服许世友将军参加南京军区这场声势浩大的阅兵庆典,聂凤智司令员下了一番工夫。

根据我军和南京军区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已经离任的军区首长将不再出席‬‬阅兵仪式。

但在,许世友将军当年的老部下(尤其是聂凤智)觉得,许世友将军为南京军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许世友将军在全军指战员心里的分量非常重,聂凤智司令员认为,如果许世友将军不参与这次阅兵仪式,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聂凤智司令员向上级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上级首长的同意,于是,聂凤智专程去了一趟北京,当面力邀许世友将军出席‬阅兵仪式。

接到聂凤智的盛情邀请之后,许世友将军说:“我早就离开南京军区了,我的身体也不太好,这次阅兵仪式我就不去了。”

聂凤智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许世友将军的态度开始有所松动,他跟自己的老部下开了一句玩笑:“你是南京军区司令员,我不能够抢了你的风头。”

聂凤智哈哈一笑道:“我不在乎,你答应去南京,我对全军区指战员也好‬有个交代了。”

这场阅兵仪式是新中国建国以后头一次在‬南京‬举办大规模阅兵式,当天上午,阅兵场外围满了南京各界的群众,其中还有不少来自上海、安徽、浙江的观礼者。

“司令员同志,受阅部队已准备完毕,请您检阅!”检阅总指挥张德来同志面朝检阅台报告‬道‬。

总指挥台前,南京军区司令员‬聂凤智一声令下“阅兵开始!”

金陵点兵(三)

伴随着雄壮的乐曲声,南京军区聂凤智司令员和许世友将军乘坐的敞篷吉普车缓缓驰向阅兵场。

聂凤智向参阅部队指战员问候道:“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战士们则铿锵有力地回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看着威武雄壮的参阅队伍,许世友将军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紧接着,步兵方队和坦克、地空导弹等重型装甲武器方队依次通过阅兵台,他们以威武的姿态接受聂凤智司令员和许世友将军的检阅。

这是非常特殊的一次阅兵式,在我的印象里,两位阅兵首长共同检阅部队的事情实属罕见。

许世友与聂凤智是上下级关系,他们是惺惺相惜的战友,也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和家人。

许世友将军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聂凤智将军担任的是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职务。

1977至1982年期间,聂凤智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则于1973年调任广州军区总司令。

虽然早已离开南京军区,许世友却一直关心着聂凤智这位老部下,当聂凤智蒙受不白之冤之时,许世友将军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成功帮助聂凤智洗清冤情。

许世友将军离休之后,聂凤智亲自把他接到了南京,不管工作有多么繁忙,聂凤智都会抽空探望老首长。

每次见到聂凤智,许世友都会非常开心,他不仅会拿出美酒款待自己的老战友、老部下,还会带聂凤智到自己的小菜园里“劳动”一番。

聂凤智对许世友将军的生活关照有加,除此之外,聂凤智还专门找来几个人,帮助许世友将军撰写回忆录。

许世友喜欢打猎,聂凤智便会抽空陪他一起去打猎,一拿起猎枪,许世友还是那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而当时已经年过花甲的聂凤智俨然像是将军身边的卫士,寸步不离地伴随着许世友将军。

许世友将军下连队

在许世友将军离开人世前的那些日子里,许世友将军与聂凤智将军之间的感情已经超出了上下级的关系和战友关系,更像是一对血脉相连、相知相亲的亲兄弟。

战争年代生死相依,落难之时不离不弃,许世友与聂凤智的友情、亲情足以让大多数人望尘莫及。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