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茅台再设基金,白酒的尽头是投资?

2023-09-28 03:55 来源:秀网 点击:

茅台再设基金,白酒的尽头是投资?

作为白酒界的 " 跨界小王子 ",贵州茅台在经历了与瑞幸咖啡联名 " 酱香拿铁 " 爆火,牵手德芙推出酒心巧克力之后,又盯上了 " 科技圈 "。

同花顺 iFinD 信息显示,9 月 18 日,一家名为茅台科创(北京)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公司成立了。

穿透之后发现,这家公司的股东有两个:一家是茅台(贵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茅台私募基金公司 "),另一家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 茅台集团 ")。其中,第二家是大名鼎鼎的茅台集团,第一家则由茅台集团持股 80.1%。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茅台集团年内参设的第 4 只基金了,可以说非常勤奋。茅台的创投基金都投资了啥?多年来,茅台设立的创投基金又取得了怎样的回报呢?

上市公司亲自 " 下场 "

具体来看,茅台的这次创投基金注册资本为 2 亿元,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及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茅台年内参与设立的第四只基金。工商资料显示,今年 8 月 2 日,茅台招华(贵州)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茅台招华 ")成立。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除了茅台私募基金公司,还有招商局集团的身影。

就在同一天,另一只基金茅台金石(贵州)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茅台金石 ")也悄然成立。

事实上,早在今年 5 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以下简称 " 贵州茅台 ")就发布了关于出资参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的公告。而贵州茅台出资设立的这两只基金正是茅台招华基金和茅台金石基金。

其中,茅台招华基金首期实缴 20 亿元,认缴总规模为 55.1 亿元。在基金合伙人中,贵州茅台的认缴出资额为 50 亿元,认缴出资比例为 90.74%。可以看出,作为上市公司实体的贵州茅台在这只基金中充当了重要作用。

茅台金石基金的情况也有些类似。公司首期实缴 20 亿元,认缴总规模为 55.1 亿元。其中,贵州茅台的认缴出资额为 50 亿元,认缴出资比例为 90.74%。

此外,两只基金的投资方向类似,均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大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贵州茅台表示,本次出资设立的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目的是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优势,提升资金收益率。

此外,今年 6 月,一只名为 " 贵州省结构调整国资贰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的基金成立。工商资料显示,该基金注册资本为 14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家公司的股东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茅台集团。

由此计算,今年以来,茅台集团以及旗下的上市公司贵州茅台共计参设了 4 只投资基金。从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高科技领域。

投资版图庞杂

茅台这次公开 " 下场 " 玩投资,也让外界看到了白酒行业 " 大佬 " 的另一面。

事实上,茅台集团的金融属性很早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根据茅台集团官网介绍,公司目前的三大主业为 " 酒的制造、销售及相关配套产品制造和服务,综合金融服务(产业金融方向),酒旅融合产业 "。换言之,产业金融本来就是贵州茅台的一大主营业务之一。

有业务自然也就有与之相匹配的公司。除了贵州茅台这家核心子公司,茅台集团还拥有全资、控股和参股公司 36 家,涉足的产业包括白酒、保健酒、葡萄酒、证券、保险、银行、文化旅游、教育、房地产、生态农业及白酒上下游产业等。

写到这里,征探君倏忽发现,茅台还是我们认识的茅台,但茅台又不全是我们所认识的茅台了。这么多年里,茅台在产业金融方面的布局,早就渗透到了行业的方方面面。

除了上文提到的今年以来茅台集团参设了 4 只基金,同花顺 iFinD 数据显示,2015 年 -2019 年,茅台私募基金公司一共投资设立了 6 家基金公司,分别是茅台(贵州)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茅台投资基金 ")、宁波远吉信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远吉信诚投资 ")、茅台 ( 贵州 ) 食品投资管理中心 ( 有限合伙 ) (以下简称 " 茅台食品投资 ")、茅台 ( 贵州)投资管理中心 (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茅台投资管理 ")、茅台 ( 贵州)旅游投资管理中心 (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茅台旅游投资 ")和茅台兴盐 ( 贵州)投资管理中心 (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茅台兴盐投资 ")。目前远吉信诚投资已经处于注销状态,其他公司仍为存续状态。

目前,茅台投资基金共对外投资了 11 家公司,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匹克(中国)有限公司、衣拉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

茅台食品投资对外投资的企业虽然只有嘉美食品包装(滁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嘉美食品包装 ")1 家,但嘉美食品包装对外投资的企业高达 21 家,涉及食品、饮品公司,包装印刷公司等。

此外,茅台旅游投资对外投资的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又对外投资了 8 家新能源、新材料等公司。茅台兴盐投资投资的中国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则对外投资了 25 家盐业相关公司,分布在湖南、上海、北京、河北、天津、天津、江苏等不同的城市。

男人女人的钱都要赚?

通过对上述基金公司的投资布局不难看出,近年来茅台集团经营及投资的版图上到给足男人面子的天花板级别的白酒,下到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盐,从年轻人喜欢的潮酷运动鞋服,到小宝宝需要的婴幼儿服饰,从美食爱好者喜欢的火锅底料、酸辣粉,到科技 " 发烧友 " 喜欢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可以说是兼顾到了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老人、小孩、男人、女人的钱都要赚。

由此来看,不管是茅台联名瑞幸咖啡推出 " 酱香拿铁 ",还是 "35 元 2 颗 " 的茅台巧克力,在这个庞大产业版图面前,都显得有些 " 小巫见大巫 " 了。

茅台早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将产业版图的触角延伸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如果说此前茅台集团的投资还是集中在大消费领域,茅台创设的基金则将矛头指向了今年轰轰烈烈兴起的科技创投领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茅台的对外投资多以集团的形式进行,上市公司由此获得的收益比较少。

财报显示,2020 年 -2022 年,贵州茅台酒类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948.22 亿元、1060.59 亿元和 1237.72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99.9%、99.88% 和 99.74%。

不难看出,近年来虽然贵州茅台多次进行跨界引起轰动效应,但是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仍然比较有限。而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两次认缴比例超过 90% 的投资基金,可以看出贵州茅台对于规模和发展的另一种谋略。

当下,白酒企业已经逐步由增量发展时代进入存量发展时代,作为行业老大哥的贵州茅台更是提前感受到了危机。其在传统 " 卖酒 " 的业务之外,对于冰淇淋、咖啡、巧克力等产品的探索,以及此前推出的巽风 APP 都能看出,昔日高高在上 " 一瓶难求 " 的老大哥,正在竭力向年轻人靠拢。

目前看来,这种跨界更像是产生能够吸引眼球的轰动效应,如何让年轻人能够持续消费,以及如何让年轻人从冰淇淋、咖啡、巧克力等产品的尝鲜打卡延伸到对白酒本身的关注热爱,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

而眼下,对于渴求规模增长的贵州茅台而言,科创投资或许是一个好的尝试。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