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生活 > 正文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认为书法要生,对生的意思(明代书法家有哪些人)

2023-11-02 13:21 来源:秀网 点击: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认为书法要生,对生的意思(明代书法家有哪些人)

董其昌认为书法要生,对生的意思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说:“生,就是生命,就是活力,就是精神。”“生"字的本义是“生长”,后引申为“发展”、“成长”、“长大”,也就是说,生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认为书法要生,对生的意思(明代书法家有哪些人)-第1张图片-

1、倡导师法古人是谁?

优质回答1:

书画同源的元代画家是赵孟頫。

书画同源是指绘画和书法源于一处,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与画,同质而异体也。画家观嘉陵江,则见其波涌涛起,写其状貌、追其神髓;书家怀素夜闻嘉陵江涛声,则于状貌之外,得其体势;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天地低昂;张旭观其风韵,神入霜毫。

意义:“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左宗棠语)。证之书画,斯称至言。

自从书画相会,中国画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变得更加抽象、深沉,其主要代表就是文人画。笔墨的力度美、韵律美、拙重美,以及它的无限的造型能力和宽阔的韵域,自古就为文人所喜爱。很难想象不用笔墨或不讲笔墨的中国画。笔墨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载体,就是“书画同源”的中国文人画。

优质回答2:

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优质回答3:

倡导师法古人的画家是赵孟頫。

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赵孟頫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评价其书法“因熟而俗”。

2、20 王铎的勤而善悟什么意思?

“勤而善悟”指勤奋努力才能善于领会。

1.王铎介绍: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王铎的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其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2.轶事典故:

传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幅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众人抬头细审,果然是真。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手握颓笔,将笔向匾上掷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大”字左下方,遒劲洒脱的一个“太”字,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惊喜万状,称赞道:“王爱卿真乃神笔也。”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

3、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生是指什么?

生疏

董其昌(1555年-1636年),是明朝后期大臣和书画大家。董其昌说:“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生外熟。”历来关于这个“生”和“熟”都解释不一,大概可以理解为,“生”是追求更高境界上的新的领悟,也可以理解为题目说的生趣、生机、生面,但肯定不是“生疏”的意思。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