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背景原因,长征的背景故事
长征的背景原因,长征的背景故事
长征是中国 *** 在国内形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历史性转移,其背景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内战。1927年国共合作结束后,蒋介石发动了大规模的清剿运动, *** 与红军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第二,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中国抵御日本侵略战争爆发后,红军也需要转移以避免被日军完全消灭。因此,长征成为了中国 *** 和红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转移。
一:长征的背景原因
历史背景如下:
1933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 *** 动员近100万国民革命军围剿各中国 *** 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要控制地区)。在前四次战役中,由于实施 *** 的运动战方针,国民 *** 军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均以撤退告终。
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 *** 失去领导权, *** 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原名秦邦宪)采纳德国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采用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决定在 *** 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
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游击队,在抢先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这时 *** 方面决定进行阵地防御,辅以“短促突击”(短距攻击),意图抵挡国民革命军的前进。但这个行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一万余人。
扩展资料:
长征的意义:
1、通过红军长征确立了毛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 *** 路线方针的胜利。
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 *** *** 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
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广昌与 *** 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 *** “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
10月初, *** 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 *** 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转战14个省,冲破 *** 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扩展资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 *** 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 *** 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二:长征的背景及意义
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播撒了革命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c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 *** 准备了条件。
D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三:长征的背景资料简短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 *** 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军为什么被迫长征的原因_长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欢迎阅读分享。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敌人实力强大,二是我党犯了错误。
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围剿”的政策是“堡垒推进,步步为营”。为此,蒋介石在庐山组建了一个军官训练团,聘请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军事教官组成军事顾问团,专门讲授“围剿”红军的战术和技术,同时筹措经费购置大批军火。随着战局的发展, *** 军队逐步占领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大部分地区。
这个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我们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他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否认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要求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路线,主张攻打中心城市,以实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同时,“左”倾教条主义在组织上主要表现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军事上则是军事冒险主义。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左”倾领导者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当时红军的战法是“堡垒战、阵地战与短促突击”,和优势敌人拼消耗。这种打法只有军事实力对等的情况下才有效。蒋介石集全国的财力和军力于一身,而中央红军只有不到10万人,加上苏区财力物力有限,劣势显而易见。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
考虑重开革命新局面, *** 中央主动进行战略转移
在粉碎敌人“围剿”已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 *** 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战略转移的设想,并报告了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回电,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持暧昧态度,不说让走,也不说不让走。但即使如此, *** 中央还是派出了红七军团远征,目的是调动牵制包围苏区的敌人,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没有达到目的。随后,又派红六军团撤离湘赣根据地,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合。这样做有调动敌人的意图,也有为中央红 *** 移探路的考量。红六军团后来和红二军团会师,联合行动。
由于 *** 中央执行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得中央红军在 *** “围剿”下处境十分艰难。于是, *** 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动撤离中央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重建革命根据地,重开革命新局面。
原来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被打破,局部长征最终演变成整个主力红军的长征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可是,其他各地红军并没有失败,为什么也要进行长征呢?
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使其他各地红军受到 *** 军越来越大的压力,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当其冲。在这些根据地当中,除了中央苏区之外,比较稳定的就是川陕根据地。张国焘确实担心自己成为 *** 军“围剿”的下一个中心。他撤出来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也是为了“大树底下好乘凉”。但他没有想到中央红军损失那么惨重,这也是他野心膨胀的重要因素。
另外,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敌情严重,创建和保存革命根据地十分困难;红二十五 *** 移也是由于 *** 军加强了对鄂豫皖地区的“清剿”,坚持当地革命斗争已十分困难。
因此,各地红军相继长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打破了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
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成为直接影响长征决策、进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亡中的开始,“华北事变”则是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奏。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直接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加快了其侵略步伐。
中国 *** 人绝不会坐视中华民族的沦亡,红军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线。在长征开始前和开始后, *** 中央先后组织了两支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这个时期党的宣言和文件中,更是把“抗日”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正是由于中国 *** 和中国工农红军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伟大情怀和责任担当,所以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仍然能够实现两个联系:即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和政治上的战略转变密切联系起来,把红军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起来。
长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
1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3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 *** 路线方针的胜利。
4 、通过长征确立了 *** 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 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5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 *** 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二、长征胜利的军事意义
1 、长征的胜利说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军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灵魂。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战无不胜的法宝。
2 、长征的胜利说明,只有思想、路线上的团结,才能取得军事 斗争的胜利。
3 、长征的胜利,是 *** 军事思想的胜利。
4 、长征的胜利同样凝聚着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丰富经验。
5 、长征血与火的斗争保存、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经过长征洗礼的党员和红军,许多人后来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
三、长征的精神意义
1 、实事求是的精神。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典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项原则的魅力在长征的 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
2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3 、长征的红军将士心系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彪炳千古。
4 、红军将士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品质光耀历史。
红军长征的路线
红军长征起点:江西瑞金。
红军长征终点:陕西吴起、甘肃会宁。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
1、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 、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2、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 *** 、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3、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 *** 、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
- 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儿坐标系)
-
2023-10-17 23:04:15
-
- 华中理工大学在哪里个城市(华中理工大学在哪个省份)
-
2023-10-17 23:02:10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600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300字
-
2023-10-17 23:00:05
-
- 掉队的蜻蜓阅读答案(非凡的成长阅读答案)
-
2023-10-17 22:58:00
-
- 苏秦的故事简短(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
-
2023-10-17 22:55:55
-
- 标书模板 投标书范本,窗帘投标书范本
-
2023-10-17 22:53:50
-
- 自由泳教程图解(自由泳教程步骤完整版)
-
2023-10-17 22:51:45
-
- 2017春节是几号到几号(17年几月几号入伏)
-
2023-10-17 13:02:07
-
- 送木梳子给朋友的含义(送木梳子代表什么)
-
2023-10-17 13:00:02
-
- 水瓶座的感情性格特点(水瓶座女生性格爱情观)
-
2023-10-17 12:57:57
-
- 比较适合送男生的礼物(适合送男朋友的礼物有哪些)
-
2023-10-17 11:49:34
-
- 为啥孔子叫孔老二(孔老二的由来)
-
2023-10-17 11:47:29
-
-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的意思)
-
2023-10-17 11:45:23
-
- 公务员考试主要考些什么内容(公务员需要考哪几门科目)
-
2023-10-17 11:43:17
-
- 神兽来了卡bug教程(最新神兽排行榜游戏)
-
2023-10-17 11:41:11
-
- 配股以后个股历史表现(配股是好事还是坏事)
-
2023-10-17 11:39:05
-
- 女朋友出轨了怎么办睿智男友的处理方法(女朋友出轨了该怎么处理才是最好的)
-
2023-10-17 11:36:59
-
- 在古代鳏夫是什么意思(古代鳏夫是什么意思)
-
2023-10-17 11:34:54
-
- 卫衣怎么读语音(卫衣什么意思)
-
2023-10-17 11:32:48
-
- 完美的妻子应该是怎样(贤惠的老婆标准包括哪些)
-
2023-10-17 11: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