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生活 > 正文

​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

2023-09-18 00:10 来源:秀网 点击:

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

本文目录

1.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 2.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利用了生物的什么价值 3.为什么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和鸟类乐园 4.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

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

地球上的湿地在保护地球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可以调节降水量不均所带来的洪涝与干旱;湖泊、江河、水库等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湿地植被的自然特性可以防止和减轻对海岸线、河口湾、江河湖岸的侵蚀;在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下层基底是可以渗透的,淡水一般位于较深的咸水上面,通常由沿海的淡水湿地所保持。因此,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保证生态群落和居民的用水供应,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流入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使之得以保存和及时补充;湿地生态系统大量介于水陆之间,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

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利用了生物的什么价值

湿地能够调节水分平衡并且吸收有毒物质,被称为“地球之肾”。科学家为了便于研究,给湿地下了更为精确的定义,即狭义的湿地: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其中,沼泽是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湿地。

湿地的总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为地球20%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湿地上生活着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一些湿地还是地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有人把湿地比喻为“天然海绵”,当洪水来临时,湿地可以容纳大量水分——湿地表面被水淹没,底层土壤也充分吸水;到了干旱的时候,湿地保存的水分会流出,成为水源,补给周边河流和地下水。有了湿地,就像给周边区域上了一份水分调节的安全保险,让这些地方抵抗洪水和干旱的能力都大大增强。

湿地还能通过水分循环来改善局部气候。现代工业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全球气候。湿地丰富的水分条件适宜植物生长,所以大部分湿地都有茂盛的植物。湿地植物能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这些植物死亡以后,残体会交织在一起,在湿地上形成疏松的草根层,碳元素就以固态形式保存下来。

除了水分直接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促进水分循环,把湿地里的水分化为气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多了,湿度也就增加了,降水量也会发生改变。湿地就是这样通过水分循环,调节地方气候。

湿地植物能吸收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湿地不同于河流,这里的水流速缓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被农药等污染过的农业污水进入湿地以后,因为运动速度减慢,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能逐渐沉淀下来。而一些湿地植物有非常强大的吸收有毒物质的本领,它们能转化毒素,使水重新变得洁净,有效地净化水质。

人体中的肾脏起到调节身体水分循环、排泄新陈代谢废物的作用,湿地对于地球的意义与此相似,所以湿地被叫作“地球之肾”。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利用了生物的什么价值

为什么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和鸟类乐园

人体中的肾脏在调节人体水循环和排泄新陈代谢废物方面发挥作用。湿地对地球有着相似的含义,所以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陆地和水之间的过渡地带。它拥有丰富的陆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一个任何其他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

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图3

它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而完美的动植物群落。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重功能,在抗洪、调节气候、保护水资源、降解污染物、维持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图4

湿地可以抵御洪水。一般来说,湿地位于该地区的洼地,含有大量的泥炭土壤和植物,具有良好的持水能力和致密的不透水层,这使其具有巨大的蓄水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洪水,然后长时间排水。湿地是珍稀动物的良好栖息地。湿地生态环境复杂。它适合各种生物,如甲壳类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哺乳动物和植物在这里繁殖。当然,它也适合珍稀鸟类的栖息地。

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图5

湿地还有净化污水的功能。湿地生态系统处理污水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生态和生化过程,是湿地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的综合作用。此外,湿地还可以调节大气成分,因为湿地中丰富的植物群落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从而改善空气质量,使空气更加清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

湿地有着“地球之肾”“淡水之源”“天然物种库”的美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家园。

作为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湿地也是人类及许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对拥有湿地资源的城市而言,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除南极洲外,全球各地均有湿地分布。根据研究人员通过文献汇总而作出的合理估计,全球湿地面积在1300万平方公里到4500万平方公里之间,不同地区湿地面积所占比例从3%到30%不等。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是南美洲的潘塔纳尔湿地,雨季时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

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图6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田波介绍说,上海的发展史是一部湿地形成、利用、保护和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近海与海岸湿地为上海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了超出100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上海市陆域面积扩大了15%;依托长江与黄浦江湿地的四大水源地,保障了2000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占湿地总量近80%的近海与海岸湿地为维护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完整与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在防洪排涝、海岸侵蚀以及抗御风暴潮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湿地是本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本市湿地养育了70%—80%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湿地同时为本市提供丰富湿地产品和洁净水源,以及航运交通、农业生产、排水防涝、净化水体、改善气候、城市景观和旅游休闲等经济和生态服务。

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图7

2019年12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青西郊野公园的水杉树。位于上海青浦区金泽镇的青西郊野公园是一个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 新华社 发

由湿地与郊区林地(农地)、城市绿地一道构成的城市基本生态网络,正在成为上海建设生态宜居、美好家园、美丽上海的基础生态保障。

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图8

以上就是关于湿地又被称为世界之肾,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的全部内容,以及湿地又被称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