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生活 > 正文

​卷帘打碎的琉璃盏(卷帘大将为什么打碎琉璃盏就被贬)

2023-05-13 09:25 来源:秀网 点击:

卷帘打碎的琉璃盏(卷帘大将为什么打碎琉璃盏就被贬)

在《西游记》取经团队中,沙僧是除白龙马之外存在感最低的一位。整部小说中,沙僧最高光的时刻当属在天庭担任卷帘大将。但好景不长,在一次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一只玻璃盏。玉帝因此震怒,将沙僧削了官职贬到流沙河,并定期接受飞剑穿胸之苦。取经五人团队中沙僧貌似犯的错误最小,受到的惩罚却最重。那么,玻璃盏到底是什么与众不同的宝贝,为何玉帝会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将手下的大将处以极刑?要想相对客观、准确的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要回到《西游记》文本,从原著中寻找答案。

玻璃盏真的很珍贵吗

不少人受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以为沙僧打碎的是琉璃盏。其实在原著中,沙僧打碎的并不是琉璃盏,而是玻璃盏。琉璃与玻璃,两者无论是在成分上,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有比较大的差别。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成分比较单一。而琉璃则是由不同颜色的人造水晶高温烧制而成,除了二氧化硅之外,还含更多其它复杂物质。从外观上来看,玻璃色泽单一,手感比较粗糙,而琉璃色泽光润,档次更高。综合来看,无论是制作难度、制作成本,还是在质感、稀有程度上,琉璃都要高于玻璃。在《西游记》中,两种材质的器皿都有出现,沙僧打碎的玻璃盏档次比琉璃盏要低一些。

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就已经有玻璃制品出现了。战国以后,玻璃器皿逐渐增多,到西汉时,已经可以烧制玻璃盘、耳杯等大型玻璃制品,受到上层社会的追捧。唐朝时,玻璃与佛教联系密切,往往被用于供奉、祭祀。宋元以后,上层社会对玻璃制品不再珍爱,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重新受到重视。根据推算,沙僧被贬之时,应该处于两汉时期,玻璃的烧制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玻璃制品也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并非什么稀罕之物。此外,在西梁女国的宫里以及寇员外家里,都有玻璃盏出现。可见,对于玉帝而言,玻璃盏并不是上等稀罕之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玻璃盏本身价值并不高,特别是在珍奇无数的凌霄宝殿之内更显得微不足道。仅仅因为打碎一只玻璃盏,玉帝就把手下的爱将置于死地根本不符合常理。那么玉帝震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卷帘大将的特殊地位

要想揭开玉帝震怒的原因,我们还要从卷帘大将的特殊地位说起。原著第二十二回,沙僧在流沙河与猪八戒交战之前,详细描述了自己担任卷帘大将时的威风:

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凌霄殿前吾称上。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

根据这段诗,我们可以看出卷帘大将主要负责保卫玉帝安全,相当于宫中的禁军头领。尽管他手下带的兵不多,但是由于与玉帝关系亲近,因此在天庭中的地位非常高,甚至比猪八戒的天蓬元帅还要受人尊重。

由于卷帘大将地位特殊,因此对于任职之人的要求非常高,要想成为卷帘大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由于常伴玉帝左右,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皇家的颜面,因此在气质容貌乃至待人接物方面,都要高于常人。其次,卷帘大将接近权力中心,有机会了解、探听到关于玉帝的所有私密活动,这就要求他必须忠诚、沉稳。最后,卷帘大将负责保护玉帝的安全,因此自身也要拥有过硬的实力,能够应对突发情况。由于这个职位太过敏感、重要,以上几点只要有一点不符合要求,那么玉帝就会果断换人。

玉帝震怒的真实原因

在我看来,玉帝之所以龙颜大怒,根本原因在于沙僧担任卷帘大将期间犯了玉帝的忌讳,并非玻璃盏本身有多么珍贵。

一方面,沙僧让玉帝失了颜面。

沙僧打碎玻璃盏之时,正值王母娘娘开设蟠桃宴。对于整个天庭而言,蟠桃宴是非常重要的活动。首先,出席蟠桃宴的嘉宾阵容非常强大,包括三清、四御、五老等三界内的大佬都会悉数出席。因此,蟠桃宴组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天庭和玉帝在三界之内的声誉。其次,蟠桃宴也是玉帝、王母等人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代表着天庭对于人才的一种尊重。最后,就如郑和下西洋一样,蟠桃宴也是玉帝树立权威的一种方式,代表着天庭的至高无上。而就是这样一场关键盛会,却被自己手下最亲近的人搞砸了,宴会举办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玉帝心里当然会很不爽了,因此才会从重从快惩罚。

另一方面,沙僧让玉帝感到了危机。

由于长期担任天庭的重要职位,沙僧拥兵自重,内心开始逐渐膨胀,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层出不穷,甚至已经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对于任何统治者来说,沙僧的行为都是大忌,必须予以彻底解决。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喜欢在宴会上谈事情解决问题,例如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借助蟠桃会这样一个重要场合,沙僧、玉帝都想把各自的心愿更进一步。沙僧打碎玻璃盏,实际上是对玉帝的一种试探,历史上的反叛、起义大都以击鼓、摔杯为号。因此当沙僧打碎玻璃盏之后,众神个个都魂飞魄散,以为他要举义行事。当然,从结果上来看,玉帝准备充分,并没有给他造反的机会。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自己的绝对权威,玉帝还对天庭的军官进行整顿,其中就包括天蓬元帅。

综上所述,对于玉帝而言,玻璃盏并不是什么珍贵之物。他所震怒的并不是沙僧打碎玻璃盏本身,而是沙僧打碎玻璃盏的场合和动机。因此,才会对沙僧处以明显偏重的刑法,目的就是为了杀鸡儆猴、树立权威。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没那么复杂,所谓天神不过在人间中B一下子,在玉帝眼中蝼蚁耳.当年,洋人到中国,店小二不留神,打破了洋子的玻璃杯,从店主到知府个个颤颤兢兢,结果是小二被斩,店主坐牢,知县免职,洋人本没当会事,借机狠狠敲诈了一笔。沙僧与此类似,外交无小事!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