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head.htm
句库侠 > 社会 > 正文

​双十一多平台报喜,“退款”冲上热搜!网友:刚下完单商家就发货了

2022-11-02 00:35 来源:秀网 点击:

双十一多平台报喜,“退款”冲上热搜!网友:刚下完单商家就发货了

10 月 31 日晚 8 点,2022 年双十一全面开售,消费者开启 " 剁手 " 模式,部分热门产品出现卖断货情况,平台、品牌先后发布战报。

首轮开卖多平台业绩喜人

今年家电、3C 数码等品类依然是热门品类。京东数据显示,家电全品类 1 分钟成交金额破 10 亿元,10 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40%;美的、海尔、TCL、小天鹅、格力、海信、容声、索尼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50%,家电 PLUS 超级补贴总计补贴近 10 亿元,补贴金额同比增长 50%。

苹果、小米、华为、荣耀、iQOO 品牌手机成交额 1 秒破亿元,OPPO、vivo、三星、一加、摩托罗拉、魅族品牌手机成交额 10 分钟同比增长 100%;折叠屏系列手机 10 分钟销量同比增长超 400%。随着元宇宙热度持续提升,XR 设备眼镜成交额同比增长 8 倍。

今年,苹果的销量在一众手机品牌中依旧保持靠前位置。相比往年,今年双十一,苹果优惠了不少。其中,iPhone 14 Plus 优惠力度最大达到为 1250 元;iPhone 14 Pro/Pro Max,优惠 350 元;iPhone 13/13 mini,优惠 700 元。当晚 8 点一过,降价后的 iPhone、AirPods Pro 2、iPad Air 5 等多款产品现货均出现 " 抢空 " 现象。电商客服表示,部分型号已补货。但仍有不少网友反映,iPhone 降价后,优惠力度大,性价比高,抢购速度很快,非常难抢,甚至都抢不到。

此外,10 月 31 日晚 8 点至 8 点 10 分,京东到家、京东小时购上,电子教学产品、电视机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 10 倍;鸡蛋礼盒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6 倍;宠物保健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4 倍;运动户外、香水彩妆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2.5 倍。

天猫数据显示,开卖首小时,有 102 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元,其中国货品牌占比过半。开卖首小时,淘宝直播场均观看人数同比增速 600%,腰部主播交易额同比增速 250%。此前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新增了超过 50 万名新主播。此前的两个月内,有超过 100 家直播机构入驻淘宝。

消费者购物体验仍待提高

虽然平台品牌接连报喜,但销量的增加,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订单,退货、退款的也多了,但是今年退货似乎没那么容易了、11 月 1 日," 退款 " 话题冲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吐槽,明明有些商品是用来凑单的,结果商家秒速发货不给退款的机会。

" 我为了凑单合并下单了一件不需要的东西,结果我下单完 1 分钟,还没等我申请退款,商家就急速发货了。" 消费者念念说道。" 平时买东西发货要等 30 天,昨晚商家的发货速度能擦出火星子。" 有网友表示。

不过,商家对此也有苦衷。" 退款率会对店铺的权重、引流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商家要从服务和产品来控制退款率,如果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集中退款会影响店铺。" 一个淘宝店主告诉记者。

除了退款问题,今年双十一,平台优惠券复杂的使用机制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目前,不少平台都给消费者发放了大额优惠券,但对于优惠券的使用机制却并未清晰标注出来,不少消费者都是在下单付款时才发现优惠券并不能使用。" 刚付完尾款,最恶心的是双十一消费券,那些东西能用那些东西不能用根本搞不清楚,以为已经凑够了,结果发现还是用不了,我现在都没懂什么叫实物。" 有网友吐槽道。

此外,昨晚 8 点前,不少商品临时涨价的行为也让消费者颇为恼火。有消费者反映,10 月 30 日晚,敏敏在做购物攻略时,忽然发现,自己加购的天猫自营的一款蛋白粉半个小时内活动价格就从 438 元变成了 488 元,直涨 50 元。也有网友反映,某品牌的一款羽绒服几乎一天一个价格。10 月 18 日,该羽绒服显示到手价为 269 元,10 月 19 日到手价就变成了 330 元,到了 10 月 28 日到手价涨到了 399 元。10 月 31 日,该羽绒服的价格已经变为了 425 元。

提醒:双十一期间理性选择、防范套路

双十一期间,纷繁的商品及促销规则令消费者眼花缭乱。记者提醒,双十一期间,建议广大消费者提前列好购物清单,理性消费;尽量选择资质全、规模大、信誉好的购物平台和网店,认真查看其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做到货比三家。切勿被 " 爆款秒杀 "" 巨惠特卖 " 等字眼冲昏头脑,不要因所谓 " 凑单 " 而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此外,商家促销规则复杂繁琐,消费者应该仔细阅读商家促销活动规则,避免因不了解促销规则而发生纠纷。

网购时应及时保存好相关原始记录,如:产品页面宣传、商家承诺内容截图、聊天记录、购买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给后期维权带来难度。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或通过平台客服发起维权投诉。

潇湘晨报记者申潇轶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right.htm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