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head.htm
句库侠 > 社会 > 正文

​澳大利亚,需要这么多军费吗?

2022-10-27 18:38 来源:秀网 点击:

澳大利亚,需要这么多军费吗?

执笔 / 刀剑笑 & 叨叨姐

这是一份 " 因通胀高企而导致开支严重受限 " 的预算案。

在这份阿尔巴内塞第一份政府预算中,军费的上涨最受关注。在本财年结束时,军费计划增加 8%,到 2026 年的时候,再提升至占 GDP 的 2% 以上。

堪培拉为此扯出来的大旗毫不令人意外,说什么澳大利亚 " 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具挑战性的地缘政治环境 "。

这被一些媒体立即解读为了是 " 抗衡中国 "。

阿尔巴内塞政府 5 月刚上台时,一些分析曾认为中澳关系将会在工党执政时有所缓和。现在看来,似乎并非那么回事。

01

25 日晚 7 点半,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默斯公布工党 5 月上台以来的首份预算案,并特别强调当下背景:在能源价格高涨以及国内发生洪灾的情况下,澳经济正因 " 多重因素叠加 " 而承压。

一些媒体记者更早得知预算案内容。下午 1 点,他们就获准进入位于堪培拉的国会大厦,在 " 保密 " 条件下提前拿到预算案文本,以便官方一对外公布就能快速报道。

查默斯称预算拮据的声音未落,一些报道就发了出来并且划出重点:

军费再次上涨。

路透社说,阿尔巴内塞政府的首个预算,将 2023 年 6 月结束的财年预算国防开支增加 8%,接下来几年的年度军费开支还会连年增加,到 2026 年占 GDP 的比率将提升到 2% 以上。

工党政府本财年安排的军费预算接近 487 亿澳元的高位,表明它在国防开支方面 " 与前任联盟党政府设定的轨迹一致 ",澳大利亚防务杂志网站今天的一篇文章说道。

顺着这个逻辑,路透社等一些媒体立即联想,说阿尔巴内塞政府继续增加国防开支," 谋求抗衡中国在这一地区不断增长的经济及战略影响 "。

对比今年 3 月莫里森政府提出的那份预算案,有澳媒说,拨款安排虽有一些差异,但大体维持了相似的预算设置:

为数不多的新举措中,工党政府将花费 690 万澳元建立之前承诺的太平洋国防学校,花费 3220 万支持昆士兰州的国防制造,以及花费 520 万为军队开发可再生燃料。

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说,新预算案兑现了工党的竞选承诺,加强了澳国防军 " 支持国家和促进地区稳定繁荣的准备和能力 "。

他还声称,澳大利亚 " 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具挑战性的地缘政治环境 ",阿尔巴内塞政府致力于妥善管理每一块钱的国防开支,确保澳国防军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能力。

正当马尔斯对新财年军费开支大加 " 夸耀 " 时,不少媒体提到就在不久前,本月 10 日,这位工党政府防长还在批评前任政府的混乱导致军费激增,不仅导致国防预算大幅超支 65 亿澳元,还有 28 个国防项目进度严重延误,总共拖延时间长达 97 年。

批了半天莫里森政府,工党政府这份预算案呢?

澳大利亚人报记者的 " 读后感 " 是,半斤八两:

国防预算文件显示," 关键采购的进展仍然缓慢 "。

为什么工党政府在对前任政府各种批评揶揄后,还是大体延续了那套预算案的路路和设置?

澳大利亚国内一些智库和媒体分析,工党政府既想在国防开支层面做好 " 随时备战 " 的准备,但又想拖一拖,等到明年早些时候 " 国防战略审查评估 " 结果出炉再做下步动作。

这个审查评估是工党政府 8 月份宣布启动的。

阿尔巴内塞当时称,鉴于地缘政治环境越来越不稳定,政府有必要对当前的战略环境和澳国防军开展评估,评估结果可能会对澳大利亚军队结构和装备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报告要到明年 3 月左右才会出来,但已有不少分析认为,这项工党政府所谓 " 澳国防军 35 年来最全面的评估 ",很可能将进一步推动澳大利亚国防军实施进攻性战略,势必对地区安全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02

在同样一份政府预算中,澳大利亚还增加了太平洋外交支出。

今后 4 年,澳大利亚的海外发展援助预算总额将是 14 亿澳元。其中,工党在大选期间曾承诺对太平洋地区施加 5.25 亿澳元的官方援助,这一金额如今猛增至 9 亿澳元。另外,还有 4.7 亿澳元用于东南亚地区。

黄英贤之前在宣布提高金额决定时,道明了这些援助将用于推动区域合作伙伴 " 在经济上更具韧性 ",发展关键基础设施并为自己提供安全保证," 这样他们就不需要求助于其他国家 "。

她还此地无银地补充称:" 如果没有这些援助,其他国家将填补真空,澳大利亚将继续失势 "。

" 其他国家 " 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有媒体还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称,这都是为了提升澳大利亚在太平洋地区的软实力,牵制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发展脚步。

再来看看媒体曝光的援助明细:

4600 万澳元用于资助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在所罗门群岛的部署行动,

1860 万澳元用于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澳边防部队官员网络,

3040 万澳元用于升级整个太平洋区域的空中监视系统,

690 万澳元用于创建一所澳大利亚 - 太平洋防务学校,

3200 万澳元来扩大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在该地区的内容传播 ……

针对中国的意味,是不是更明显了一些?

今年 4 月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订了一项安全协议,被认为是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扩大,此举甚至将 " 进一步影响整个印太地区的政治 "。

如今,不管是对所罗门群岛的直接资助,还是其他跟太平洋地区安全防务有关的资金支持,很难不被认为是暗戳戳指向中国。

03

对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不仅寻求资金的更多投入,还在签署更多双边防务协议。

比如,10 月 20 日,马尔斯到访斐济,签署了一项新的关于军事行动规则的框架协议,确保两国能够应对 " 共同的安全挑战 "。

再之前的南太平洋防长会议,马尔斯再次提出,要和南太国家国一起应对 " 共同 " 面临的 " 安全威胁 "。

看看,还是那套熟悉的话术。

堪培拉这是急于将南太地区军事集团化,划分军事势力范围,试图排挤中国与该地区经济、安全等任何形式的合作。

此前,澳大利亚曾表示要援助南太的经济建设,如今却一味渲染所谓 " 威胁 ",可见并非真心帮助南太地区发展。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澳大利亚还和日本签署了新的双边安全协议。

这份协议还提到 " 抗拒经济胁迫和虚假信息 " 的合作,又是满满针对中国的意味。

其实,自阿尔巴内塞政府 5 月上台以来,不少分析曾认为,中澳关系将在自由党下台后得到缓和。黄英贤曾表示,澳大利亚内部的涉华讨论 " 有太多是狂热、恐惧和缺乏背景的 "。

然而,也许只是具体方式上稍有调整,目前来看,堪培拉既定的对华方针恐难改变。

澳美同盟,是澳大利亚自二战后的外交关系基石。这,不会随着工党上台而改变。而奥库斯、" 四方安全对话 " 等紧随美国的多边安全机制,也将持续推进。

一个事实很明显,与二战以来的任何时候相比,堪培拉已经被紧紧绑在美国的亚洲政策上了。

新加坡前外交官和外交政策知识分子马凯硕曾说过:" 澳大利亚在 21 世纪的战略困境很简单:是选择成为亚洲世纪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还是充当西方力量投射到亚洲的矛头。"

堪培拉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right.htm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