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历史 > 正文

​清朝可以剃光头吗(清代道士剃头发吗)

2023-03-10 07:16 来源:秀网 点击:

清朝可以剃光头吗(清代道士剃头发吗)

这个问题虽然很清奇,但是答案很普通,那就是不可能!因为,满清的祖宗女真族不可能都是秃顶。这里要纠正一下,清朝不是剃光头,而是剔除头顶的大量发髻,留少量续辫。那为什么,清朝要剃头呢?

一、马背民族,打仗保命的神秘武器

清朝剃头这一习俗,并不是满清才开始的,而是女真族的传统。满族在入关之前也是马背上的民族,以征战为主要生存模式。就像匈奴、蒙古族、契丹族等此类少数民族一样,他们的发型与中原汉族是大不一样的,多是以量少、发辫为主。这些发型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便于在征战时不影响自己的行动。

有过长发经历的朋友,尤其是有刘海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头发过长,就会遮挡视线。可想而知,如果征战中,因为头发太长,导致丧命,是多么愚蠢的事。所以,大多数马背上的名族,头发要么很少,要么就是编成一个或多个辫子。而,这样的发型,也为他们获取战争的胜利,得以活命提供了必要的可能。

二、缺水少药,避免头部卫生,带来的非战争损耗

古人的卫生习惯非常差,据记载,清朝普通百姓大约一个月才洗一次头,有的甚至三四个月才洗一次,更有甚者一生可能也就洗几次。(想想都觉得头皮发痒)生活在草原、沙漠的少数民族,因为缺水,更是很久才洗一次头,加上医疗差,为了减少因为头皮卫生带来的疾病,马背上的民族大多发型与中原差异很大。

满族的先辈女真族,也是此类情况,为了避免因为头部卫生带来的疾病,他们剃发留辫。

三、萨满宗教信仰,头顶是灵魂栖息的地方

萨满教是一个古老的宗教,隋唐时期大量盛行于中国西北部,女真族崇信萨满教。在萨满的教义中,头顶是神圣的地方,距离上天最近,是灵魂栖息的地方。他们将这部分头发剃掉,为的是更好的接受上天的恩赐,让自己的灵魂不受干扰。

那满清的发型,真的就是我们从影视剧中看到的样子吗?光秃秃的大脑门和油量粗壮的大辫子?

事实上,满清的发型经过了一个民族融合的发展。清朝初期,最传统的满族人发辫又细又小,细到什么程度呢?拿一个铜钱,辫子可以穿过铜钱为标准,因此这样的发型也叫“金钱鼠尾辫”,这种发型就算是秃顶人士也可以留出来。

后来,随着满族入关时间越来越长,民族间的融合加深。汉族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理念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加上,不需要常年处于征战状态,中原的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朝中后期的辫子开始慢慢变粗,这就出现了影视剧常见的“阴阳头”。

这个时候的秃顶,就需要买假发来遮挡了,因为清朝的秃顶是需要“官方认证的”。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出现光头也是会被问罪的。

清朝对光头的管理,需要光头人士到当地官府鉴定,证明他们本来就是光头,然后再上报知县,同意他们留光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对清朝心怀不满的人故意剃光头,冒充原本的光头之人。就算是光头的和尚,他们也有专门的度牒,来证明他们的身份,一般人假冒不得。

小结:满清统治者强制汉人剃头的根本原因,还是加强思想统治。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头发是绝对不可以剃的,否则就是对父母不孝,这在古代可是天大的黑帽子,一般人都承受不起。

在清之前,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汉人都在留长发,甚至像垂髫、总角、束发、弱冠这些表达年龄的说法都跟头发有关系。但是,历史上的国人头发并不像电视剧中一样乌黑光亮,长发及腰。反而因为,营养不良,又要拼命蓄发,加上缺少专业的洗护用品,大多数人的头发都是又黄又枯,像一把草一样就算如此,古人也不会轻易去剪头发,无事动头发的人,还会遭受非议。

当然,满清统治者下剃发令,并不是为了解决老百姓在头发质量方面的困扰,而是为了立威,加强自己的思想统治。

所以在努尔哈赤率领清军入关以后,他就强制颁布法令,让治下的汉人必须剃成他们的那种发型,否则的话就是大不敬,会被处死。当时的汉人心中的那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还非常的强烈,所以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强烈的反抗过,比如说“扬州十日”事件,但是最后却被努尔哈赤毫不留情的处死了,慢慢的这种发型才在汉人之间流传开,成了当时的主流发型。

随着满清入主中原日久,满汉民族融合加深,生活习俗日渐汉化。加上,满八旗无需枕戈待旦,遛鸟听戏的清闲日子越来越多,专顾吃喝玩乐的八旗子弟兵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发型的改变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越来越多的头发开始侵占光秃秃的大脑袋,“阴阳头”成为主流。

上面的顶秃了没秃,我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我知道,努尔哈赤下面的顶肯定是秃的。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