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历史 > 正文

​清朝八旗的姓氏改成汉族姓氏(满清八旗姓氏改汉姓对照表)

2023-03-10 07:12 来源:秀网 点击:

清朝八旗的姓氏改成汉族姓氏(满清八旗姓氏改汉姓对照表)

在清朝统治中华的多年时间中,他们一直未曾想过要和中原地区的汉人融合在一起,在他们派出子民驻扎全国的时候,他们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满城、旗城,就是为了能和周围的汉人们分隔开来,不使自己的族群在周围如同汪洋大海一般存在的汉人中被淹没掉。

那时候,他们为了防止有朝一日自己的王朝被推翻,他们甚至禁止汉人进入他们的祖地东北,打算着自己被推翻的时候,能如同元朝蒙古人逃回蒙古草原一样,逃回他们的东北老家。

他们当时的做法,首先就把他们自己和广大的汉人们区分了开来,然后因为那个时代的旗人普遍拥有特权、对周围的一些汉人欺压严重的原因,无形中就更加加深了他们与普通百姓们之间的仇怨,使得许多普通的老百姓们对他们痛恨万分。

在清朝朝廷还存在的时候,他们还可以通过最高权力压制这种仇恨,但是在清朝灭亡后,这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旗人百姓们就开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面临到了末世到来的危机。

清朝之后满人们的改名换姓

虽然说民国一直提倡着五族共和的理念,但那只是官方上的说法,只代表着民国官方不追究对清朝的仇恨、不对他们进行任何的惩戒罢了。

对于许多生活在民间的老百姓来说,该仇恨、该报复仍旧是要继续进行的

于是为了防止在这些老百姓们的报复中丢掉性命,旗人中的许多满人们修改了自己的姓氏,通过使用汉人的姓氏、起名方法伪装成了汉人。

在那段混乱无比的时期里,他们的举动为他们避免了很多麻烦,甚至可以说是保住了性命。

而在时局安定下来后,虽然他们的生命安危已经不会再度受到威胁,但是因为已经习惯的原因,所以他们就保留下了所修改的汉姓,一直使用到至今。

女真人所修改的汉姓

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下历史中旗人们为了避难所修改使用的汉姓。

在八旗之中,最尊贵的姓氏就是清朝皇族的爱新觉罗姓,在清朝时期,这个姓氏就代表了一切。

而在清朝灭亡之后,清朝大批的皇族纷纷改姓,其中改的最多的就是“金”,比如清朝的格格川岛芳子汉名就叫做金碧辉、川岛芳子的妹妹叫做金默玉、溥仪的七妹叫做金志坚等。

而清朝的皇族之所以会改这个姓氏,很大程度上跟他们自认为自己是金朝的后代、清朝的前身叫做金有关。

除了金这个有着特殊含义的姓氏之外,其实大多数满人所修改的姓氏都是有些随意的,有很大一部分人所修改的姓氏就是自己原本姓氏其中一个字的同音字或者直接选择其中的一个字。

比如富察氏,他们就大多数改成了付和富、傅。

比如瓜尔佳氏,他们就大多数改成了关。

比如佟佳氏,他们就大多数改成了佟。

比如马佳氏,绝大多数改成了马。

比如梅佳氏,绝大多数改成了梅。

比如陶佳氏,绝大多数改成了陶。

比如钮枯禄氏,绝大多数改成了钮。

比如纳兰氏、叶赫那拉氏、乌赫那拉氏等,绝大多数改成了那。

比如索绰罗氏,绝大多数改成了罗。

比如周延氏,绝大多数改成了周。

比如伊穆图氏,绝大多数改成了伊。

因为由同音字或者其中一个字改成的姓氏实在太多,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全部介绍出来了,仅简单说一下其中的冰山一角。

而除了这种改姓方式之外,满人们最普遍使用的方式就是用自己姓氏的汉语含义改氏。

一般来说,我们所了解到的爱新觉罗、叶赫那拉的满族姓氏都是满语翻译成汉语的叫法,这些姓氏中实际上还蕴含着另一层意思。

因此在他们改姓的时候,有不少人会使用自己姓氏的含义字当作自己的姓氏。

满人后代名人

在对这些满人汉姓了解得差不多之后,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下一些著名的满人后代。

现如今最出名的应该是吴京,据吴京自己的说法,他是正白旗出身,祖上还曾出过武状元。

其次是那英,因为那英和慈禧的叶赫那拉同出一源,所以有人就传闻说那英和慈禧有血缘关系。

其余的还有郎朗、老舍、佟大为、关之琳、英达、启功等,都是满人的后代。

所以说这就是清朝灭亡后,满人们大多数使用、修改的汉姓,他们当时所修改的姓氏之复杂、繁多,根本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

只说皇姓和八大贵族吧。

爱新觉罗

“爱新”有金的意思,后裔改“金”姓。

齐佳氏

人口少却最显贵,多改姓“齐”。

钮枯禄氏

钮、郎

一部分按姓氏第一字,改姓“钮”;

满语“钮枯禄”=“狼”=“郎”

那拉氏

那拉氏改姓“那”、“南”两姓。如:那英

佟佳氏

佟、童、董、赵、高。

瓜尔佳氏

大部分人改姓“关”,关之琳便是瓜尔佳氏的后代。

其余有“石”、“鲍”、“汪”、“李”、“高”、“顾”。

富察氏

富、付、傅。

马佳氏

改姓“马”、“麻”。

索绰罗氏

“索”、“曹”和“石”。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