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简介(五虎上将威名哪去了?淮海大战中真如“猪将军”一样不堪?)
刘峙简介(五虎上将威名哪去了?淮海大战中真如“猪将军”一样不堪?)
第一个问题,刘峙的军事生涯有着怎样的前期开挂与后期悲催?
说起国民党哪个高级将领绰号最多,刘峙肯定算一个。北伐中的“福将军”、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解放战争中的“猪将军”。
透过刘峙的绰号,给人感觉刘峙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的一面。特别是“常胜将军”与“长脚将军”对位,“福将军”与“猪将军”叠加,这给我们客观解读刘峙这个人物平添了不少的难度。
既然号称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并且位列第一名,想必不是浪得虚名。刘峙的前期军事生涯还是很风光的。北伐战争中的一系列战役战斗,特别是龙潭一战,他打出了“福将”之名;中原大战中,刘峙率部与冯玉祥、阎锡山大军激战从不落下风,甚至名将傅作义都败北,刘峙因之被蒋介石称为“常胜将军”。
如果说中原大战把刘峙推向他军事生涯顶峰的话,那么抗日战争应该是他军事生涯走下坡路的分水岭。
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集团军司令的刘峙,在平汉路战役被日军打得一溃千里,被讥讽为只顾逃跑的“长腿将军”。
解放战争开打后,他也曾位居郑州绥靖公署主任高位,但因定陶战役失利而被撤职。淮海战役时,他又被蒋介石起用,位居徐州“剿总”总司令。然而,也正是在这时,他的“猪将军”的绰号不胫而走:“徐州乃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该派一狗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会守不住”。
按说,讲大决战中的国军将领,刘峙本可以是一个不必讲的人物。但他又是正牌的“剿总”总司令。完全绕开他并不合适。所以,我们还是看一看刘峙到底是不是真如“猪将军”一样不堪?给他“差评”到底冤不冤?
第二个问题,蒋介石为什么用刘峙担任徐州“剿总”这么一个重要的总司令?
首先就是出于用他来制衡白崇禧的需要。
国民党军南线战场主要有两大“剿总”,一个是徐州“剿总”,一个是华中“剿总”。华中“剿总”一直由桂系将领白崇禧坐镇。蒋介石对于地方派系,特别是像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一向是防备有加。搞制衡是蒋介石惯用的一个策略和手法。基于这样一个战略考虑,南线必须有一个“剿总”来制衡华中“剿总”,这一“剿总”便是刘峙任总司令的徐州“剿总”。
从两个“剿总”的兵力规模和总体实力上看,显然刘峙的徐州“剿总”远强于白崇禧的华中“剿总”。这种战略上的部署安排,既是徐州战略地位的重要使然,也是蒋介石有意制衡白崇禧的战略需要使然。
其次就是出于他对蒋介石能够唯命是从。
蒋介石喜欢垂直指挥,喜欢用手令发号施令。这一特性决定了委任的“剿总”总司令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听话,必须对他唯命是从。而刘峙在老一代的大员中,仅从忠诚和听话方面来讲,他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选。
在这方面,刘峙摸透了蒋介石要的是忠诚听话的脉,而蒋介石也看透了他很会听话、不会闹腾什么事的一面。于是刘峙这样的“猪将军”成为徐州“剿总”的总司令,统领国民党军最精锐的重兵集团,表面上看令人匪夷所思,但实际上又属一种必然。
再次就是出于无良将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其实,蒋介石也知道,此时的刘峙早就不再是中原大战时那个“常胜将军”了。他已经落后于时代,过于循情犹疑,不能当机立断。他的军事谋略与指挥能力与杜聿明这样的中生代将领是没法比的。正因为如此,蒋介石也曾考虑过蒋鼎文,但掂量来掂量去也没有心仪的良将可选。
待到淮海大战快爆发时,蒋介石甚至曾下决心让白崇禧任国防部蚌埠指挥所主任,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两大“剿总”,但没想到白崇禧给他放了“鸽子”,先是答应后是反水。良将没有,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好用刘峙这个“猪将军”了。
第三个问题,刘峙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第一,视军机如儿戏,泄露军事机密不应该。
蒋介石于11月4日委派参谋总长顾祝同飞往徐州,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决定海州、连云港的部队、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均撤向徐州。会议刚结束,刘峙便把兵力收缩到徐州周边的情况急忙告诉自己在海州、连云港的亲信,让他们提前把自己在那里的盐行生意关闭撤离。而好笑的是,盐商们都知道部队将要撤离,而当地的李延年部队此时恰恰还没有接到撤退的通知。
对于这件事,国民党第九绥靖区主任李延年曾愤愤地说道:刘峙看钱财比国家的事还大,真是岂有此理!这样泄露军事机密,不败何待!
第二,战局判断不准,没判断出共军首歼黄百韬不应该。
淮海战役于11月6日打响。针对来自徐州四面八方的枪炮声,刘峙心慌意乱,根本不知所措。他更多担心的是粟裕挥军攻打徐州,根本没判断出共军的主要作战目的是围歼黄百韬兵团。
杜聿明是11月10日赶到徐州的。他是这样回忆的:当时徐州总部非常混乱,刘峙对解放军的作战企图并无全面分析判断,只是被各方面的情况所迷惑,束手无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局开始了好几天,堂堂的“剿总”总司令连最起码的共军主要作战意图都没搞清,更遑论有效应对共军的进攻呢?
第三,不敢出奇制胜,断然否定杜聿明先打刘伯承的计策不应该。
杜聿明到徐州后,曾提出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方案,主要内容是:以黄百韬兵团坚守碾庄七至十天,以李弥的第13兵团守备徐州,以第72军为总预备队,以邱清泉的第2兵团、孙元良的第16兵团,会合黄维的第12兵团,主动出击,先击破刘邓中野的6个纵队。然后再回师东向,击破粟裕的华野以解黄百韬之围。
实际上,这一围魏救赵之计,还是体现了杜聿明的用兵水准的,至少是摆脱亦步亦趋被动挨打的现状,不失为一步高棋。
然而,这一出奇的方案竟被刘峙当场否定。他认为黄百韬绝不能久守,坐视黄百韬被吃,太冒险。于是又不得不回到了先救黄百韬的常规方案上来。
第四,推脱不敢担当,先于一步撤逃徐州不应该。
纵观刘峙在整个淮海战役的表现,真的是乏善可陈。除了否定杜聿明的方案外,他也曾于11月14日,亲自到徐东前线的团山指挥所视察。当他看到陆空不协同的情况,刘峙也感到很丧气。然而,他终究也只是丧气而已,并无其他处置和应对之道。
11月20日,刘峙曾向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和作战厅长郭汝瑰表示:请蒋总统亲临指挥;请蒋总统空运增加两个军;请蒋总统下决心全力东进。刘峙的这个“三请”看似说得漂亮,但实际上是想推脱责任赶紧溜之大吉。
11月28日,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撤逃徐州后,刘峙并没有与他的邱、李、孙三个兵团共进退,而是于29日早晨便坐飞机溜到蚌埠。
回过头来看,淮海大战66天,刘峙这个“剿总”总司令仅只在徐州名义上指挥了12天。刘峙的无所作为与先一步撤逃,进一步坐实了其“猪将军”的名号。这一名号与他的“五虎上将”名号反差极大,与他的“常胜将军”反差极大。“福将军”之称也没能给他带来福气。不过,“长腿将军”这一称号还是依然成立的。因为,与杜聿明、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或是战死、或是被俘、或是潜逃不同,刘峙还是比较从容地从徐州飞到了蚌埠。
主要参考文献:《淮海战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文史资料精选》
-
- 刘三姐简介(黄婉秋演了“刘三姐”,便一生都是“刘三姐”)
-
2023-10-16 03:53:15
-
- 赫鲁晓夫简介简历(把个人恩怨带到国家执政中,赫鲁晓夫给苏联崩溃埋了“雷”
-
2023-10-16 03:51:01
-
- 商鞅简介(怪不得别人,而在于他自己“咎由自取”)
-
2023-10-16 03:48:46
-
- 《狂飙》:高叶打了多少中年女演员的脸?给你们看看啥叫女人
-
2023-10-16 03:46:31
-
- 张若昀新剧演技拉胯,挤眉弄眼演成“傻子”,老戏骨抬轿都没用
-
2023-10-16 03:44:17
-
- 周渝民——当年的花美男,今天的成熟型男
-
2023-10-16 03:42:02
-
- 刘亦菲疑定居美国富人区!脸瘦一圈颜值回春,与异性合影无架子
-
2023-10-16 03:39:47
-
- 董卿简介个人简历(从“央视一姐”到跌落神坛,董卿到底经历了什么?)
-
2023-10-16 03:37:33
-
- 女演员获奖众生相,张小斐说哭张一山,热巴捂胸惊讶,周冬雨懵了
-
2023-10-16 03:35:18
-
- 张韶涵资料:自曝与父母断绝关系:患病却无医疗费,全部财产被父母转移
-
2023-10-15 03:52:01
-
- 川端康成简介资料大全(日本文学巨匠,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
-
2023-10-15 03:49:47
-
- 陈景润简介(40岁誉满全球,63岁早逝,如今他的妻子、独子现状如何?)
-
2023-10-15 03:47:32
-
- 陈小艺资料 :结婚24年分居12年,多次出轨小鲜肉,丈夫为何不离婚
-
2023-10-15 03:45:17
-
- 王珞丹资料 :王珞丹为什么不火了?
-
2023-10-15 03:43:03
-
- 吕乐简介资料历史(香港四大探长之首:做尽坏事)
-
2023-10-15 03:40:48
-
- 钟睒睒简介资料(狠人钟睒睒,“堂吉诃德”式人生)
-
2023-10-15 03:38:33
-
- 陈赫资料:二婚娶网红张子萱,婚后连生二胎,如今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
2023-10-15 03:36:19
-
- 董洁老公(潘粤明与董洁离婚10年单身牵挂儿子)
-
2023-10-15 03:34:04
-
- 黄英老公曹帅家里有钱吗(黄英曹帅儿子)
-
2023-10-15 03:31:50
-
- 49岁的刘琳这一次,又让娱乐圈刮目相看
-
2023-10-14 22: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