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八卦 > 正文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2023-03-10 20:08 来源:秀网 点击: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说起冯小刚的《大腕》,想必很多人都对影片结尾一段印象深刻,影片里李成儒饰演的精神病患者在疯人院里唠的那套关于北京房地产的嗑,前两年被网友戏称为神预言,并截取其中的片段放到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可以这么说,很多人可能没有看过《大腕》全片,但李成儒在影片中的片段一定看过。

《大腕》一部典型的冯氏喜剧,人物台词幽默搞笑、插科打诨的同时又贴近现实,在当时是比较受欢迎的一套喜剧语言体系

影片在2001年上映,当时也有些不俗的票房,主创人员在制作这部影片时也不会想到,创作时只是为了幽默为了贫嘴,随口调侃的台词竟在日后多年映进现实,魔幻。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单看影片结尾疯人院的戏份,其实很不错,尤其是现在来看,精神病人的一段疯话竟然成了现实,具有神预言的特点,但是,放在全片里来说,这一段是《大腕》的败笔,烂尾了。

《大腕》在2001年上映,据冯小刚接受采访时说,关于影片的构思早在拍摄前几年就有了,他跟王朔等人私下聊天时曾提到过,广告植入越来越常见,在一个葬礼上招商各种广告一定很有意思,只是这个随口说出来的点子他们并没有去具体开发创作。

后来冯小刚在电影界混得风生水起时,偶然间想起了给大腕葬礼招商的点子,于是就创作了这部电影。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不得不说,《大腕》的构思创意非常棒,即使是放到现在。

一个国际知名大导来中国拍片意外陷入人生的困境,身心俱疲,在感觉身体不行时嘱托负责给他拍纪录片的尤优处理他的葬礼,要求是喜葬。

为了筹集葬礼的资金,葛优饰演的尤优和英达饰演的王小柱决定通过葬礼广告招商的点子筹集资金,不料此举竟引来各路商家参加,异常火爆,甚至招商规模越来越大,王小柱已经开始考虑葬礼招商上市的路线。

就在尤优、王小柱越来越刹不住车,无法控制场面时,冯小刚其实也伸腿瞪眼了,故事构思太疯狂了,前期铺陈很大,到后来冯小刚也不知道怎么结尾,为了完成拍摄任务,匆匆给影片安排了一段疯人院故事的结尾。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相信很多看过《大腕》的人都会觉得影片结尾烂尾了,《大腕》前三分之二部分非常好,不管是故事的设计、创意、还是人物的表演、台词都让人满意,结尾疯人院的部分与影片前面的戏份连接非常牵强,并不搭,冯小刚在《十三邀》接受许知远采访时提到过《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后来他已经不知该怎么结尾。

说到《十三邀》冯小刚一期,不知道大家都看过没,个人感觉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期,在这期节目里冯小刚透露了不少平常我们可能没法了解到的幕后小故事,比较有趣,简单的给大家讲几个。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某种程度上说,冯小刚进入影视一行也是一个意外,年轻时的冯小刚学画画,后来去了部队文工团,等转业复员后,冯小刚被安排到了北京一个城建开发总工会工作,因为某些事与当时的领导掐起来了,被穿小鞋,领导把冯小刚安排到了公司下面的一个库房管理库房,

在这时,冯小刚已经认识了在电视艺术中心做主任的郑晓龙,经郑晓龙介绍,冯小刚索性离开了城建开发总工会,进入了影视行业做美工,他说刚入行时以为美工跟画画有关,后来熟悉了才知道,跟画画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一个工头。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没完没了》本来没有在拍摄计划之内,算是冯小刚接到任务临时生攒的一部影片,之前冯小刚一直想拍电影《一声叹息》,但是广电方面一直压着,不让拍,后来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卖,广电的领导希望冯小刚再拍一部,搞一个贺岁片三部曲,就跟冯小刚说你再拍一部贺岁片,就可以拍《一声叹息》了,冯小刚为了拍《一声叹息》,才临时决定拍的《没完没了》。

相比《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的拍摄,《没完没了》多少是为了完任务拍摄的,剧组的主创人员大多对这部电影不满意,影片自拍摄开始,葛优就一直跟冯小刚说,导演,要不咱别拍了,有多的窟窿?要不我给你找一赞助补上。可见葛优对《没完没了》的剧作质量自开始就不满意。

冯小刚也自知《私人订制》不是一部好电影,当初他能拍摄《私人订制》目的就是为了让华谊赚钱,因为之前华谊投资的冯小刚拍摄的《1942》赔了,《私人订制》的拍摄算是还华谊的人情。《私人订制》刚上映时遭影评人炮轰,冯小刚还连发多条微博炮轰影评人。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冯小刚和王朔一群人最开始制作的是电视剧,在电视剧领域混得风生水起,他们制作的电视剧都有非常高的收视率,后来国内电影业发展不景气,王朔、冯小刚就决定到电影行业试试,以为以他们拍电视剧的经验拍电影,效果照样很好,就去找韩三平说他们要拍电影,韩三平问他们有钱吗?俩人说我们就是带着钱来的,韩三平对此表示十分欢迎。

两人就此进入了电影行业,以为可以大干一番,结果不遂人意,拍了几部电影都没有过审,赔的一塌糊涂,后来有投资人说,千万别给丫(冯小刚)投资,他拍的电影没有一部能上映,《甲方乙方》冯小刚其实是顶着巨大压力拍的,幸运的是影片上映后口碑票房双丰收,要是《甲方乙方》不成,估计冯小刚的电影之路也就断了。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冯小刚导演《大腕》,以前看是荒诞,现在看是预言

尤优是一名摄影师,离婚后自由自在,有活就干,没活就骑着三轮摩托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转悠。

有个美女(关之琳饰演)来找尤优做跟随摄影师。自我介绍是露茜,一个国际知名导演泰勒的私人助理。泰勒现在准备重拍《末代皇帝》,需要一个跟随摄影师拍泰勒的日常,然后做一个纪录片。

露茜给尤优开价很好,尤优答应了这份工作。尤优每天和泰勒工作在一起,泰勒很喜欢中国的文化,尤优虽然不懂英文,他比划着向泰勒解释了很多有关中国有意思的东西。他还向泰勒解释了关于中国葬礼文化,说中国七十岁以上的葬礼是属于“喜丧”。这么多天他们亲密相处,泰勒把尤优当作在中国最好的朋友,告诉尤优如果他死了,请给他办一个“喜丧”。

泰勒的工作进展很缓慢,制片方要换掉导演,用日本人来导演这部片子。泰勒当然不接受,制片方要更换导演,他也没有办法。有一天,泰勒艰难地告诉尤优,我们的工作就要结束了。突然泰勒感觉身体不舒服,他坐在镜头前,和尤优坐在一起,把自己的手表送给了尤优,嘱咐他死了一定要给自己办一场“喜丧”,说完泰勒就倒地昏过去了。

泰勒马上被送到医院,依然昏迷不醒。助理露西就按照影片留下来的记录,委托尤优给泰勒办一场“喜丧”。尤优找到他的小伙伴王小柱,王小柱是接大型商演活动的,听说给泰勒大导演办葬礼,高兴坏了,还答应给尤优提成。

王小柱整了个很大的排场和助理露茜见面协商事宜。还给露茜放了葬礼的流程,葬礼就安排在泰勒工作过的地方太庙,冯巩的相声开场,臧天朔唱《朋友》,还展示泰勒的来生等等。

他们准备用卫星转播,还搭了很多景,到现在首付款都没拿到。尤优去找助理露茜谈钱的事情,露茜说泰勒没有钱。这把尤优气坏了,没钱办什么葬礼,这下前期花了这么多钱,王小柱和尤优都傻了。

已经是骑虎难下,他们想到去拉赞助。一个导演想捧红一个女演员,给五百万赞助,尤优没有答应,由于他欠,还挨了揍。

他们想到开泰勒葬礼广告位招商发布会,果然广告主云集,葬礼车身广告,死者的衣服,鞋子,太阳镜,洗发水的广告位都卖出了,这一次不但可以收回成本,还可以有利润。

这边的泰勒已经康复。他不让露茜告诉尤其真相,他要看看尤优如何给他办“喜丧”的。露茜还告诉尤优有大把时间准备,只要泰勒一拔管就可以启动“喜丧”。

这边尤优请北影场老戏骨哭丧,当然是卖广告。还请乐队给山寨矿泉水打广告,还请学生做大型人体广告。露茜觉得这做就是胡闹,并且告诉尤优实情,泰勒没死,他正在看着你为他办“喜丧”,尤优一下子慌了。

尤优和王小柱都住进了精神病医院。露茜来看尤优,他还给露茜说广告位葬礼的事情,当他坐在电击椅子的时候,他告诉露茜是装的。王小柱真的疯了,被电击还在说葬礼的事情。

影片的结尾,一群神经病人在谈论网站套现,DVD如何赚钱,还有房地产项目,“不买最好,就买最贵”。最后一群神经病人像模像样的签字盖章拍照,最后喝香槟庆祝,精神病医院的工作人员端过来一盘小杯药让他们喝下去。

这是一部冯小刚顶峰的作品,虽然荒诞,确实有现实的意义。最为讽刺的是影片中好多的疯人疯语,现在大多都实现了。

冯小刚 大腕「冯小刚大腕的一大问题就是拍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尾了」

冯小刚贺岁片《大腕》的问题

冯小刚的电影<大腕>,李成儒那段经典对白:

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

雇法国设计师

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

电梯直接入户

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

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

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

楼上边有花园(儿),楼里边有游泳池

楼子里站一个英国管家

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

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

may i help you sir (我能为您作点什么吗?)

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

倍(儿)有面子

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

教材用哈佛的

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

再建一所美国诊所(儿)

二十四小时候诊

就是一个字(儿) 贵

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

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

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美金吧

两千美金 那是成本

四千美金起

你别嫌贵 还不打折

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

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

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

什么叫成功人士 你知道吗?

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 都买最贵的 不买最好的

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儿)就是

不求最好 但求最贵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