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跑男叫什么节目(韩国跑男2012节目全集)
韩国跑男叫什么节目(韩国跑男2012节目全集)
又一部综艺电影大卖,《奔跑吧兄弟》票房口碑再现两极,时光网记者采访观众、影院经理及业内人士,解读热卖背后的多个“为什么”,他们有吐槽、有宽容,也有对电影产业的忧虑。
《跑男》的电影票价不过是一个汉堡钱
再加上电商低价电影票的助力,多个票务平台纷纷推出9.9和19.9元的“白菜”电影票价,观众在票价上占得便宜的同时,也因为低价购入,一部电影价格甚至只相当于一个汉堡,有观众就直接表示:“当看个热闹,9块9,就算不好看,反正也没花多少钱。”
虽然该片在时光网上评分仅有4分,口碑也是一路下滑,但作为影院前线的观察者,金逸影城的谢经理表示,很多90后观众还是笑得蛮开心.从去年卖座前十名的国产电影来看,多数都有喜剧元素,这很显然已经是一种市场供需选择,可见观众还是对合家欢喜剧有强烈需求。谢经理觉得,至少在2月14日前,《跑男》仍有极大的票房空间,预估能冲到5亿票房。
不过在影评人“电影贩”看来,《跑男》票房大卖根源还在于中国观众其实没得选,他在微博写道:“就像学校食堂大师傅厨艺不需要进步,他做得再难吃,学生也不得不买账。‘跑男’热卖不能单纯归咎‘人傻钱多’。当今国产电影几乎不用面临外来竞争,多数片方只在意宣传力度和话题热点,而不是影片质量,什么乱七八糟的电影都能赚钱,何必认真拍好片?相信很多观众并非愿意看烂片,只是走进影院确实没有选择的余地……封闭的市场让观众水平无法提升,观众过度宽容导致国产电影畸形化,这是个恶性循环。”
在中国收视率红火的两档代表性综艺节目皆脱胎于韩国原版,虽然同样观众基础都很好,但中国版的《跑男》却“更进一步”,短时间捣鼓出一部衍生电影,让收视率与电影票房挂了钩。既然把“电视节目”拉到电影院在中国是赚钱买卖,为什么原创地的韩国人没有想到这招呢?
市场饱和,烂电影没有竞争力
在《奔跑吧!兄弟》中客串出演的韩国"跑男"金钟国在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几年前韩国也曾说要拍《跑男》大电影,但最终没能推进下去,这次能在中国搬上大银幕感觉很神奇也很羡慕。”而为何这样一部在中国3天“秒赚”2亿的《奔跑吧!兄弟》在韩国却拍不出来呢?电影市场研究者蒋勇认为,韩国的电影人还是遵从电影的操作手法,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韩国一年制作的电影有几十部,相对已经饱和,而且影院每周都有大量优秀作品上映,烂电影根本没有竞争力。
简单对比一下,中韩1月21日到1月30日10日之内上映影片情况,韩国上映新片42部,颇有竞争力的新老旧片有:《江南2024》、《国际市场》、《朝我的心脏开枪》、《今天的恋爱》、《许三观》,《美国狙击手》、《超能陆战队》、《疾速追杀》、《机械姬》、《走出荒野》、《伸冤人》、《占水师》、《博物馆奇妙夜3》等13部。如果算上所有在映旧片,这一时间段韩国上映电影总数为600部。
中国同一时段上映14部新片,颇具竞争力的新老旧片有《霍伯特人3》、《熊出没2》、《喜羊羊7》、《重返20岁》、《博物馆奇妙夜3》、《坚不可摧》、《第七子》和《智取威虎山》等8部。从时光网能查阅到的信息,这一时间段全北京在映影片数量为55部,其他城市只少不多,全国估算怎么也不会超过100部。简单地讲,韩国电影观众面临的选择比中国多太多,综艺节目要进电影院面临竞争之激烈难以想象。
一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韩国制片人和记者聊到,在得知《跑男》3天挣了2亿后感到十分不解。“去年《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能获得7亿票房,当时感觉是因为亲情题材原因,但《奔跑吧!兄弟》也能卖的这么好,简直是不可思议。”
作为“原产国”,韩国人却没有把《爸爸》和《跑男》节目拍成电影
作为一位普通的韩国观众,这位制片人肯定地表示,不会去看都这样一部电影,“这些内容在电视上都可以看到,我为什么要付钱去电影院看?”这位制片人反问记者,并强调韩国观众进影院要看的是真正的电影,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好故事,而并非一台综艺节目。
记者还随机采访的几位韩国观众,他们透露现在韩国最火的综艺节目是《无限挑战》,当记者问及会否观看电影版的《无限挑战》时,除了一位《无限挑战》的粉丝表示,如果最后一期在大银幕播放的话会去观看外,其他人均表示不会进电影院观看。
韩国没有成功的粉丝电影
其实韩国真人秀和综艺节目的火热并非近几年才开始,早在2005年前后,《Xman》和《情书》就已拥有了大批的中国粉丝。但十年过去了,《Xman》《情书》早已更新换代成如今《跑男》和《无限挑战》等各种类型多样的真人秀节目,但始终没有一档综艺节目被搬上大银幕。“要知道这种大电影在韩国是没有太大市场的,这种电影依靠的都是粉丝效应,而在韩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成功的粉丝电影”,从事中韩影视文化交流工作多年的张小姐举例向记者说明。
2010年-2012年间Super junior、Beast、Infinite三个韩国偶像组合都曾推出了各自的演唱会3D大电影,但获得票房最高的 《Infinite演唱会3D》仅YOU 不到4万观影人次。就连有着韩国音乐教父、韩国迈克尔·杰克逊之称的徐太志的演唱会电影《徐太志2008演唱会》在2010年上映也仅动员了不到2万观众。2012年韩国最大的娱乐经纪公司SM推出汇聚旗下所有艺人的纪录电影《这就是我》也只有3万多观众捧场。
真人秀电影会扰乱市场
韩国制片人表示“因为粉丝群的存在,或许在韩国将来会有人把综艺节目搬上大银幕,但票房也不会比那些歌星演唱会电影好,更不可能获得很多排片量”。
在韩国大型电影制片公司的银幕垄断问题饱受抨击的当下,就连《鸣梁海战》《夺宝联盟》《双面君王》这些口碑上佳的影片,都可能因占太多银幕成为众矢之的,更何况一台搬上大银幕的综艺节目。“如果一部真人秀电影在韩国抢占到三成银幕数,韩国电影人们首先就会站出来抗议的,他们会觉得这是扰乱电影市场,并且会对本土电影造成不好的影响”,某韩国制片人如是说。
而对于国内很多片方以超低票价进行促销,韩国制片人表示,在韩国这属于恶性竞争,这样做的电影公司是无法在业界生存的。虽然在韩国也有电影票的促销活动,但大多是电影院和观众之间的互动,电商售票平台和片方很少参与。
综艺节目拍成电影在中国也并非总能大卖,只是《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的商业成功太过“扎眼”。在这之前,《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我们约会吧》都翻拍过电影,但几乎都成了炮灰。但“跑男”和“爸爸”的成功,还是让更多综艺节目蠢蠢欲动,想捞“综艺电影热”一杯羹。总而言之,电视人将综艺节目推向大银幕,除赚快钱,最大的诉求是提高节目影响力,从而提升电视台品牌;而对于电影人来讲,估计就是赚钱了。
先天优势:拍摄周期短,来钱快
相较电影大片动辄拍摄一年半载、小片也要花费数月的周期看,在时间几乎等同于金钱的当下电影圈,综艺节目拍摄大电影占足先天优势。以《爸爸去哪儿》和《跑男》为例,《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节目2013年12月27日结束,电影于2014年1月31日公映,前后间隔一个月。《跑男》接档速度更快,节目1月16日收官,电影版1月30日上映,前后仅隔半月。
据制片人李亚平透露,最初电影计划上映的时间更早,考虑到市场发行需要,本想1月16日《跑男》收官后,下一个周五(1月23日)就推出电影版,做到无缝衔接,但由于制作时间关系,未能成型。李亚平明确表示: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基本上没有考虑过”。
《跑男》电影拍摄周期极短,完全不是一部电影的操作态度
事实上,制作方完全了解综艺节目电影版之于观众的意义——它本质上是一档付费的电视节目,是一档热播综艺节目的“最后一期”,“趁热打铁”是必须的。而对《爸爸去哪儿》、《跑男》这种级别的电视节目来讲,已经在受众中产生足够影响,“收视连续破3、稳居同期综艺节目榜首”就是制作方手握的最大王牌,“最后一期”电影版只不过是载体和终端变了,即使拿到网络上付费点播,也会有观众买单,但不会有这么高的收益。所以像“跑男”这种制作周期短(演员拍摄6天)、圈钱快(目前票房已达2.6亿)的电影,哪个制作方会拒绝?
经验教训:《爸爸》与《好声音》不同的示范效应
与《跑男》和《爸爸去哪儿》豪的电影票房相比,同样收视爆表的《中国好声音》电影版则像放了一颗哑弹,黯淡而终。制作者们也在总结经验教训。舞美师举例,此前天娱已经做过太多尝试,给快男选手拍电影《乐火男孩》,综艺节目《我们约会吧》电影版,但都失败了,倒是《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票房过亿,让电视人看到商业成功的苗头。 舞美师说:“热播综艺节目拍电影的关键不是重新编故事,而是要延续节目的内容和精髓,从而在电影中延续观众的感情。如果让‘跑男’7个嘉宾演一个完全跟节目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电影,票房也会很惨。《中国好声音》电影的失败原因也在于此,况且‘好声音’火的是节目,而不是学员,先天条件更差。如果把‘好声音’决赛搬到电影院,票房也不会差。”
《中国好声音》电影版失败了
舞美师分析,“不要小看现象级综艺节目的制作难度和影响力,电视节目是普罗大众的,并且免费,只有达到非常高的级别,甚至满足绝大部分观众的口味,才可能走红。而电影还有可能通过营销,忽悠充满好奇心的观众走进影院看烂片,但对电视来说,如果不好看,观众一期就弃掉。”
纵观近几年走红的综艺节目,能达到现象级的也没几档。对综艺节目转化大电影来说,“节目收视率不到3点的,基本都悬”。李亚平早前也透露,最初曾想把《爸爸回来了》、《十二道锋味》搬上大银幕,但最后基于节目题材和影响力等作罢,最终决定把“跑男”拍成电影也是经过犹豫的,“节目在播出前两期时都还觉得这和一个成熟的节目有距离”。而上述种种“条件”也意味着——想要简单把一档综艺节目搬上大银幕赚快钱,并不太容易,虽然它的制作的确很简易。
长远构想:在好IP难求的时代,扩大产业链效应
此外,电视人热衷将综艺节目拍成电影也是基于大环境,在一个好IP难求的时代,碰上一块肥肉,谁都想分一杯羹,每个节目组、每个制作方都会千方百计地想把产业链拉长一点。
以电视台为例,目前较为单一的收入还是广告,但真正能靠广告盈利的也仅限央视、湖南卫视等几家。而《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则给予电视台走产业化道路提供一个不错的范本,集中做好一两个IP,继而拍电影、开发游戏,激活运转整个链条。
舞美师说:“以后看到《爸爸去哪儿》,大家自然想到是湖南卫视的;看到《万万没想到》,会说是优酷的。但湖南卫视那时也许就不只是一家电视台,是全产业链;而优酷也不单单有视频,还拍电影、电视剧、做游戏。即把一个IP做火后,所有都围绕这个IP去衍生。而全产业链被打通后,通过品牌吸引的人气和流量迟早也都会变现。况且,通过大电影将一档节目影响力提升,会让电视台品牌增值,那第二年招商时其节目冠名费自然提高,而这些环环相扣的附加值,或许才是电视台和制作方们更看重的。”
虽然,《跑男》票房一路狂飙,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片在时光网上的评分仅为4分,豆瓣评分3.3。即使在普通观众较多的万达电影官网,喜欢率61%也是在映热门电影中排名倒数第二。电影观众和影迷普遍对该片表达不满,即使是综艺节目的粉丝,在看了电影之后也有表示上当的。
“还不如综艺节目本身好看”
时光网记者采访了两位中学生,她们可以称得上是“跑男”一大类观众群体的典型代表,平时都是《跑男》综艺节目的铁杆粉,有任何关于这档节目的消息都十分关注。当初影片刚宣布上映消息时她们都非常激动,嚷嚷着一定要去影院捧场。
即使是综艺节目的粉丝,也很难给出《跑男》电影好评
放寒假第一天,她们就通过网络购票冲进了影院,观看的过程中,一开始很兴奋,该笑的地方也笑了,但接下来却发现电影越来越水,而且预告片里提到的内容根本没有呈现,海报和电影更是一点关联都没有,最后电影落幕,她们也落了一肚子气,感觉还不如原版综艺节目好看。
这两位中学生的反应,折射了一大批主流观众的感受。事实上,从时光网、格瓦拉生活网、猫眼电影以及微博、百度指数等领域的综合评论来看,批评“跑男”品质和诚意的声音并不少,主要的槽点集中于两方面:影片粗制滥造、水准太低,完全不像一部电影;整部电影与预告片没半毛钱关系,之前宣传的丛林游戏、枪战等桥段,压根没出现,让很多观众有上当受骗之感。
有观众表示抱着一种“大不了在影院看场综艺节目"的心态,结果还是被该片的“没诚意”吓到了——剧情幼稚、游戏单薄,连《跑男》原生综艺节目的品质都达不到。
“心疼那些花心血认真拍电影的导演“
一些自称是“跑男”电视节目铁杆粉丝的影迷,对这部电影表达了愤怒和忧患,“不管它最后票房有多么好、话题炒的有多么的热,它都是中国当今电影市场上的一颗毒瘤,是中国粉丝效应催生出的畸形儿”“真心疼那些花心血认真拍电影的导演”“求你们别再污染大银幕了好吗?”“这种电影的副标题就是‘论中国电影为什么被日韩印泰甩几百条街’”。
连观众也不免替认真拍电影的人叫屈
有趣的是,这些槽点也被网友们编成了各式各样的冷笑话,比如:“我旁边的同事嚷嚷着一定要去看首映,我瞬间就看透了他的层次,工作水平,价值观,人生观”“突然好想看IMAX版的《新闻联播》”
当然,也不乏有一些普通观众对“跑男”表示满意,他们认为这样的电影本来就不应该抱太高的期望值,也不需要用看电影的心态去看,反正只要能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和明星,图个乐子,放松放松,还能和亲朋好友一起坐在舒适的影厅里放声大笑,挺好的,值回票价。
高票房低口碑电影层出不穷,市场在这些年频频给电影从业者们“打脸”,虽然不免听到电影创作者们吐槽“观众审美低”,但真的就仅仅是这样吗?面对《跑男》这部段时间拍就的“综艺节目”给市场带来的冲击,相信不少从业者都难免感到尴尬。
恐影响资本驱动方向
电影产业研究者蒋勇忧虑于,长期炮制这样的电影,对电影行业是致命的危害,香港电影其实就是这么完蛋的,他们当初是不断跟风,直到拍烂一个题材为止,而我们是比他们的状况还糟糕,因为我们甚至连电影都不是。
“最值得谴责的并不是它捞快钱,而是它捞快钱的这种方式会让人去学,这样会出来更多的烂片,如果大量的资金都去拍这样的烂片,像《狼图腾》这样的电影,以后就没人会去投,甚至连有完整剧情的爆米花电影都不会有人投。”蒋勇对此忧心忡忡。
综艺电影的卖座也给投资人带来了不良“启示”
也有从业者认为,有情怀的电影人其实不少,但是他们拿不到投资。聪明的投资人会知道,这是一个特例,很多综艺节目其实不具备这个改编基础,但资本的逐利性和电影文化的属性对抗上会占上风,于是大量资源投到这种项目里去。
电影制片人关雅荻表示,他并不反对综艺电影卖得好,热闹市场才能出现新的可能性,生态才能更丰富和多样化。但他也强调,这并不代表对该片创作本身的肯定。票房火爆所带来的启发是要好好拍电影,而不是什么热就蜂拥而上。他举徐峥和宁浩为例,票房爆了人家也还在审慎地拍电影,从没想过要随便拍拍胡乱骗钱。
电影人对电影要有敬畏之心
当然,关雅荻也认为,主流电影,或者说市场上占大多数的娱乐电影产品永远都是市场主流投资所追随的。主流娱乐电影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大众消遣,这个无需争议。《跑男》大电影自然有其合理性。只是电影,显然生来不只是为了赚钱。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
用主流电影赚到的钱,继续去投资怎样的电影?一方面大部分投资依然继续流向主流电影。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投向那些真正有创作才华的电影人和有着独特魅力的电影作品。因为一个丰富多样的市场可能性,才是一个健康生态系统能延续下去的前提。
在他看来,每一个从事商业主流电影的投资人、电影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肩负着对电影行业的一丝敬畏,“如果这一丝敬畏都没有,所剩下的只有对利润回报赤裸裸的追求,我只能说,你入错行了,其实很多行业都比电影行业更赚钱,这样的人真没必要来选择投资做电影。”
瞎胡闹不看重自己,是电影行业自己作死
华星UME影院经理刘晖也直接表示,在效益方面,作为影院方确实无话可说,因为谁都希望有票房高的电影出现。不过在她眼里,《跑男》和《爸爸》大电影一样是这两年火爆的真人秀节目的顺应而为。刘晖表示,影片到底好不好,观众评分很能说明问题,“该片的观众以年轻学生为主,明星效应,关注度高,这个群体其实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电影来看,就是看个热闹。”
电影人对电影创作的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自己作死”
“春节档图个热闹应景上映几部没问题,但如果把这种电影作为低投入高回报的一种投机行为,对电影行业本身是一种伤害,因为根本不是认真拍电影,电影是高科技声光画的综合艺术,是有一定技术含量和美学体现的,它原本在观众心中是有一定权威感的艺术。”
一面是电影人不好好拍电影,一面是电商恶意竞争电影票价互相比低,让电影的市场价值等同于一个汉堡,完全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观众对电影的态度也越来越觉得没所谓。刘晖说:“之所以会有今天这样的场面出现,是电影人瞎胡闹不看重自己,自己作死的典型。”
其他电影人观点
@他回精神病院了(导演高群书)
现在的电影市场很像八十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至泛滥和九十年代初俄罗斯市场被中国假货充斥的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必然过程,市场嗷嗷待哺,必然就有人用最廉价最迅速的劣质品去抢占,但过几年,市场就会成熟,人们进入理性消费时期,优质产品就会干死廉价产品。所以,表着急。
@何爷微博(导演何平)
我致敬所有制片人为中国电影的市场所作努力,尽管他们投放到市场中的产品并不一定都是电影,因为这些公司要为财报工作,满足上市公司的需要。为股民给予支持。但同时希望他们赚了钱也给实验电影与文艺片更多的关怀。必定人文精神坚持需要资本力量,这不是乞讨,是共同的责任!
《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引发的争议时,力挺综艺电影的人士比较喜欢拿美国的《蠢蛋搞怪秀》来与其相提并论,但在电影市场研究人士蒋勇看来,拿《跑男》去和《蠢蛋搞怪秀》《周六夜现场》等美国综艺大电影类比,很欠妥,两者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以下内容为蒋勇口述,时光网记者整理)
《蠢蛋》是R级电影,不是合家欢
《蠢蛋搞怪秀》在美国是MTV的付费电视节目,观众群主要是成人和中产阶级,儿童、老人或者收入一般的阶层不太容易看到,这样就阻隔了一大批普通观众。而且国外的观众相对成熟,分得清电影和电视的区别,在电视上就看得到的内容,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包括美国的电影明星和电视明星也有很明显的区分,对电影明星来说,你想看我的脸,就必须买票去电影院。而且《蠢蛋搞怪秀》是R级电影,它本身的定位就不是合家欢。
但中国电影观众的构成和素质完全不同,《跑男》的观众以中学生为主,这批观众首先不成熟,只是跟着八卦去追星,所以他们其实不是常规的电影观众,而只是电视观众。中学生会很积极地去买票支持,他们也会撬动家人、朋友跟着他们一起去,加上一些随机观众,《跑男》的市场基础确实很大。
《蠢蛋》按电影水准拍摄,并不是水货
虽然同为综艺衍生电影,但《蠢蛋搞怪秀》与《跑男》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蠢蛋搞怪秀》虽然是由综艺节目派生出来的电影,它的第一部制作成本也不高,只有几百万美金。但是看过的人都明白,它的拍摄难度是很大的,有很多危险动作,需要大批特技人员才能完成,丝毫不亚于电影的制作难度,哪怕是成龙的成家班也不一定搞得定。它是按标准的电影拍摄标准、流程、水准来制作的,不是一台电视节目可以比拟的。
根据各种采访获得的信息,《跑男》最多花了两周拍完,而据演员在首映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则是6天拍完。此外《跑男》大部分的情节是和电视节目一样,镜头大多是一条就拍好,和电影创作多条拍摄也不一样。简单地讲,《跑男》是用电视的制作规模来完成,手法和标准上和《蠢蛋搞怪秀》有较大区别,花费的心血、诚意就不同了。
《蠢蛋》是独立电影产品,不仅靠节目人气
《跑男》是极度依靠电视节目拉动的人气和口碑作为市场基础。而《蠢蛋搞怪秀》的电视节目早在2002年就停播了,但在2006到2013年期间电影版还拍了三部续集,最后一部还是3D,成本达到了2000万美金,就算不依靠电视节目的宣传效果,它还是能成为独立存在的电影产品。试想一下,假如《跑男》的电视节目停播了,过几年它的电影版还会有人看吗?
实质上,《跑男》和《蠢蛋搞怪秀》不是一种东西,在观众中的反响也不一样,imdB《蠢蛋搞怪秀》为6.6分,给时光网上“跑男”只有4分。
其实综艺节目改拍大电影,并不是问题,令人诟病的是拍摄的态度、手法和诚意。假如“跑男”能像《周六夜现场》衍生的《百战天虫》一样认真地写故事、编桥段、取景、拍摄、制作,前后能花上半年时间来认真打磨,自然也没有如今的这么多诟病。但现在,它只是拍了一集电视节目,却堂而皇之地拿到大银幕上去当做电影放。
-
- 杨烁出什么事了(刘涛杨烁绯闻事件)
-
2022-11-08 14:54:58
-
- 唐晶的演员叫什么(唐晶的个人简历)
-
2022-11-08 00:50:34
-
- 贾樟柯是第几代导演(第五代导演举报贾樟柯)
-
2022-11-08 00:48:18
-
- 从飞天奖到金鹰奖,释放三大信号,预示着娱乐风向彻底变了
-
2022-11-08 00:46:02
-
- 这都什么神仙售后,让我看看谁家 CP 粉赢麻了!
-
2022-11-08 00:43:46
-
- 她不红,是因为太漂亮了?
-
2022-11-08 00:41:31
-
- 金鹰奖“脱水”成功,雷佳音殷桃斩获视帝视后,3 大亮点收获好评
-
2022-11-08 00:39:14
-
- 别藏啦,还不让孩子出道?
-
2022-11-08 00:36:59
-
- 七部门联合规范明星代言 业内解读:影响是正面的
-
2022-11-08 00:34:44
-
- 我也不想嗑,可他叫她公主诶!
-
2022-11-08 00:32:28
-
- 殷桃 16 年后再摘金鹰奖,打了谁的脸?
-
2022-11-08 00:24:12
-
- 撕绿茶就该下狠手,真爽!
-
2022-11-08 00:21:56
-
- 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中国人?
-
2022-11-08 00:18:56
-
- 连刷三天热搜,这恋情瞒不住了
-
2022-11-08 00:16:40
-
- “笨小孩”如何长成钢铁男子?
-
2022-11-08 00:14:24
-
- 高圆圆赵又廷什么时候结婚的(高圆圆第一次谈与赵又廷的婚姻)
-
2022-11-07 17:17:07
-
- 周雨彤巴啦啦小魔仙(周雨彤巴啦啦小魔仙演谁图片)
-
2022-11-07 17:14:51
-
- 世界著名音乐剧有哪些(世界著名音乐剧)
-
2022-11-07 17:12:36
-
- 胡歌的粉丝叫什么(胡歌的粉丝一般都用什么昵称)
-
2022-11-07 17:10:20
-
- 演员是什么(什么才叫演员)
-
2022-11-07 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