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影视 > 正文

​《水门桥》超越《长津湖》的4大理由

2023-09-12 21:57 来源:秀网 点击:

《水门桥》超越《长津湖》的4大理由

2022年,战争大片《长津湖之水门桥》毫无悬念地成为春节档的一个王炸(以下简称《水门桥》),当《水门桥》官宣定档大年初一上映的时候,直接逼退了4部影片撤档。为什么《水门桥》会有如此威力?去年国庆节期间放映的战争史诗影片《长津湖》大家都看到了,其引发的观影热潮和刷新记录的票房足以让中国电影人激动不已心潮澎湃。作为《长津湖》的续作《水门桥》,能够登陆春节档,无疑又会掀起新一轮海啸般的观影热潮,于是春节档的《水门桥》一家独大就不足为奇了。

image.png

在中国的银幕上,向来不缺少战争史诗影片,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题材影片,自建国后涌现了许多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远记忆的经典,讴歌了无数英雄先烈,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茁壮成长的青少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上甘岭》、《英雄儿女》为代表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影响了几代人。但自改革开放之后,相关题材的作品似乎少了许多,而电影《长津湖》的出现,让观众们有一种久违的渴盼。3个小时的片长,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的导演组合,吴京、易烊千玺、朱亚文、李晨、胡军等人的联合出演,使这部战争大片爆燃影市,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如果只有一部《长津湖》,那么这部影片就是此类题材的一个里程碑,观众们无可挑剔,但《水门桥》的诞生,似乎让《长津湖》有点黯然失色。按说两部影片由于战役不同,无法进行比较,但小编通过《水门桥》的观影,认为《水门桥》很明显地超越了《长津湖》,现有以下4个理由,愿与读者探讨。

1、主题更鲜明

影片《水门桥》的主题就是“三炸水门桥”,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这个故事就是由三场战斗组成的,是上级交给七连的一项艰巨任务。影片一开始,七连就接到了上级下达的命令指示:炸毁水门桥,阻止美军陆战一师撤退。七连经过短暂的调整后便急行军奔赴目的地。两个多小时片长,始终在围绕如何炸桥展开,尽管整个过程激烈、曲折,但始终没有多余的镜头偏离方向,即使梅生在与敌人同归于尽之前的一段情感回忆也是合情合理的,手握女儿的照片开车奔向山下的一幕让观众泪奔。编导们旗帜鲜明地紧扣主题,这样的叙事脉络清晰、流畅。而《长津湖》在这方面做得有点散乱。作为一个战役,可以说需要叙述的事件很多,但影片的开始铺垫太长,除了展现主角伍千里与伍万里在家乡的一段小插曲之外,影片还着重描写了中南海的军事会议和美军仁川登陆等戏份。作为一部战争大片,需要通过宏观的镜头去交待战争的起因,铺垫自然不可或缺,由于前期铺垫过长,占了影片三分之一的时间,这就给观众造成一种主题分散的感觉。什么都想说清楚,什么都想交待,结果故事的主体结构被破坏。

2、故事更紧凑

《水门桥》剧情非常紧凑,影片从七连接到命令开始,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在满天飞雪的恶劣环境下开始了新的征程,冷峻而悲壮。钢七连在攻击了美军的炮兵阵地后又接着破坏了美军的机场,这对美军引以为傲的空中优势打击很大。到达水门桥之后,血与火的交锋开始了,七连目睹了三营营长谈子为的牺牲,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炸毁水门桥,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阻止美军陆战一师后撤。炸水门桥的过程悲壮而惨烈,整个观影过程令人窒息,徐老怪不愧是讲故事的老手,张弛有度,跌宕起伏。《长津湖》的导演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共同执导的,虽然三个人分工明确,但是风格迥异,在艺术与思想上没有完美统一,所以在文戏与武戏的处理上出现差异。观众也看到了,《水门桥》的职员表上陈凯歌与林超贤成了监制,徐克成了独立导演,这就为讲好故事打好了基础。徐克的个人风格绝对不会把故事注水拉长,如果说让徐克执导大兵团作战的戏份可能会经验不足,但是小连队这样执行任务的戏码对他来说是强项,在影片《智取威虎山》中已经体现出了这一点。

3、人物更饱满

《长津湖》在人物塑造上是一副群像图,除了机智勇敢深明大义的伍千里两兄弟外,还有能文能武的指导员梅生、英勇威猛的火力排排长余从戎、外冷内热的老兵雷睢生、沉默寡言的狙击手平河,这些硬汉人物很形象地组成了坚实的钢七连。在《长津湖》中,导演用大量镜头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伍万里的成长史,从一个村里的野孩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在为《水门桥》悲壮的片尾做铺垫,整个七连只剩下伍万里自己,其他战友全部牺牲。伍万里的存活也寓意着坚守与希望。所以在有限的3个小时片长中就削弱了其他人物的光环。但在《水门桥》中,《长津湖》里戏份少的几位角色在这里大放异彩,这些人物在《长津湖》中是生动的,在《水门桥》中却是鲜活的、饱满的、立体的。《水门桥》中伍万里的戏份明显减少了,很多观众不解,因为伍万里在长津湖战役中通过血与火的洗礼,已蜕变为一个机智勇敢的志愿军战士了,在经历了惨烈的水门桥战斗后,更是读懂了战争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由于炸水门桥战斗过于惨烈,需要交待几位英雄的牺牲和英勇,自然要削弱一些主角的戏份。《长津湖》中雷睢生的牺牲催人泪下,那么到了《水门桥》,七连的战士接连悲壮地倒下那一刻,看哭了无数观众,每一位英雄都是带着赴死的决心和坚定的信仰靠着血肉之躯与敌人最后一搏的,其惨烈的场面远超《长津湖》。

4、气势更恢弘

影片《长津湖》拉开序幕的那一刻,美国军队仁川登陆的画面、长津湖围歼战等宏大场景给观众带来气势如虹的震撼。不得不说,这部投资13亿人民币的战争巨制,确实拍出了真实的场景,效果非凡,意义重大。当《水门桥》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再次让观众体会到了大片的魅力,连绵起伏的山脉、狂风夹裹着冰雪、七连艰难地行军在白山黑水的山谷里,徐克用俯拍的手法拉长镜头,在人物、雪山、建筑之间多角度不断转换,给观众提供了宏大的场景,也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值得一提的是,在七连行军过程中,战士们预感任务的艰巨和生命的莫测,大家面对祖国的方向,迎着太阳,举起右拳,喊出了“新中国万岁”的豪言壮语,此场景既令人振奋又感到悲壮。这个场景与《长津湖》里大家在火车上拉开车门看到祖国的山河,美丽的长城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水门桥》的战斗属于小规模,由于我方与美军的装备悬殊,在激烈交锋中更彰显了七连战士的英勇和顽强。美军利用有利地形,将各种武器轮番使用,给七连造成很大牺牲。七连在连长伍千里的带领下,依靠丰富的战术和惊人的意志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其血肉横飞的场景,硝烟弥漫的画面气势恢弘。

影片《长津湖》与《水门桥》同属一个制作班底,故事是一脉相承的,其实在拍摄《长津湖》的时候,《水门桥》的戏份已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从《长津湖》片尾的彩蛋可以看到,已告知了七连接下来的任务。只是后者在拍摄时间上要晚一点,另外导演组也进行了重新分工,《水门桥》由徐克单独执导,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徐克的个人风格,这样就达到了艺术的统一。两部影片都很不错,只是后者在前部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场景的改变和细节的刻画,使故事更为流畅,情节更为感人。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