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城(第二季)》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博物馆之城(第二季)》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正在热播中!本季以“中华文明探源”为主题,将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作为主要探访对象,从多元视角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组团开展溯源而上的文明求索,对中华文明五大特性进行生动阐释。
8月28日下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节目主要嘉宾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以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教授关玲,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节目主题、创作思路等展开深入交流,碰撞文博类节目的创作方法论。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表达了本季节目创播过程的不易及对北京卫视主创团队的肯定,并对节目提出了建议。他认为,艺无止境,节目内容应更精心打磨,同时应更加注重多元化,未来不论是年轻的文物爱好者、文物收藏者还是对某个领域很有研究的专家,都可以作为观众或嘉宾参与进来,增加节目的生动性、趣味性、互动性、可视性。更重要的是,节目要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阐释上下工夫,使观众对“中华文明五性”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对节目要扩大传播,触及更多受众,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对已经制作播出的两季《博物馆之城》节目,要在新媒体上对内容内涵做更深度的挖掘拓展。同时要积极与海外传播效果更好的平台合作,让世界各国更加了解中华文化,让中国文化更广阔地走向世界。
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刘梅茹表示,近年来,总局不断完善文化类节目扶持引导工作机制,为文化类节目创造更好制作条件、更广播出空间。总局会进一步加大对优秀文化节目的扶持引导力度,并通过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扩大优秀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表示希望通过新技术、新媒体全面充分展示博物馆丰富的资源与几代人不懈努力的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碰撞多元发展传承中华文明
如何通过具象的节目来承载和表达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是摆在一线电视内容生产者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极大的创新精神和落地执行能力。《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对此下大力气进行了探索。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介绍了该节目的创作历程,这一季节目从北京走向了全国,不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联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架起了同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间的沟通桥梁。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介绍了该节目的创作初衷,他认为中华文明是一个延续至今、绵延不断的文明,对于它的一些发明创造进行“溯源”,会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这档节目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明白,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正体现在绵延五千年不断流的历史长河中。北京卫视主持人李杰分享了参与节目创作的心得体会——主持人的工作有光环,但通过节目让自己意识到“两个仰视”,对历史仰视和对我们的英雄仰视,时刻要告诉自己有更多的敬畏,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北京台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承担起传统文化这一神圣职责表示敬意,认为这档节目对建设、普及和提高社会各界的博物意识有引领作用,也是对“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的具体实践。《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博物馆之城》对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源流进行实地探寻,用当代视角去进行文化科普,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度观察,更加凸显这档节目的分量和厚重感。
“强揭秘性打开了神奇的奥秘世界,这样的探源正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表示,节目将不同博物馆之间的文物做成连通,再加入巧妙的后期包装和特效素材,把“隐和显”的关系做了协调,使得节目主线和隐线相得益彰,也令揭秘感更加层次丰富。比如酒见文明篇从酒的起源出发,将酒与礼仪、酒与诗人和酒的社会化与市井化巧妙连接,最直接地探秘酒文化的发展,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酒的不同方面体现出来,触达更多年轻人的领域。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从小博物馆走向大遗址,从北京走向全国,从北京的历史走向了文明探源。”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表示,小片子反映大场景,小片子反映大时代,小片子反映主旋律,从而达到真正的高举旗帜、乘风化人、围绕中心,肩负起维护中华文明统一性与和平性的责任。
《博物馆之城》从第一季的探秘北京范围的博物馆,升级到“溯源”全国范围的博物馆,不仅增加了地域的丰富性,还深度展现博物馆、国宝文物、历史文化的多重维度,让观众对文博有更深、更广、更近的参与感。节目的成功热播离不开一路陪伴的嘉宾和各位合作伙伴!
在研讨会的特别环节,余俊生部长向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及相关合作企业颁发聘书,聘请单霁翔成为《博物馆之城》节目的总顾问;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受聘为《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首席文化传承官”;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聘为《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文化推介官”;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受聘为《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文化助力官”。
品味文化盛宴弘扬时代价值
探源的意义,在于带着观众回到文明源头,看懂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要达到这个诉求,就必须消除文物、古籍、遗存和现代人之间的隔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表现手法来讲述文明故事。
而传承是进行时和将来时,优质的传承,必然尊重过去时,必然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对过去的研习是探,有生命力的延续是传;探得深,才能传得远。《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不断突破,通过体验类、科技复原类元素的集中使用,使得形式上有新意;将古今对比与当下历史相关联,令节目更富深意。
本季节目具有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史料流存价值和五大众传播价值。它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统一性,将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当代性融合于节目之中,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目前热播中,探源团也会继续为大家探索不同文明,发展新知。敬请关注北京卫视每周五晚黄金档,一起传承雄深雅健的中华文明。
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正在热播中!本季以“中华文明探源”为主题,将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作为主要探访对象,从多元视角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组团开展溯源而上的文明求索,对中华文明五大特性进行生动阐释。
8月28日下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北京卫视《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节目主要嘉宾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以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教授关玲,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节目主题、创作思路等展开深入交流,碰撞文博类节目的创作方法论。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表达了本季节目创播过程的不易及对北京卫视主创团队的肯定,并对节目提出了建议。他认为,艺无止境,节目内容应更精心打磨,同时应更加注重多元化,未来不论是年轻的文物爱好者、文物收藏者还是对某个领域很有研究的专家,都可以作为观众或嘉宾参与进来,增加节目的生动性、趣味性、互动性、可视性。更重要的是,节目要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阐释上下工夫,使观众对“中华文明五性”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对节目要扩大传播,触及更多受众,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对已经制作播出的两季《博物馆之城》节目,要在新媒体上对内容内涵做更深度的挖掘拓展。同时要积极与海外传播效果更好的平台合作,让世界各国更加了解中华文化,让中国文化更广阔地走向世界。
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刘梅茹表示,近年来,总局不断完善文化类节目扶持引导工作机制,为文化类节目创造更好制作条件、更广播出空间。总局会进一步加大对优秀文化节目的扶持引导力度,并通过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扩大优秀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表示希望通过新技术、新媒体全面充分展示博物馆丰富的资源与几代人不懈努力的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碰撞多元发展传承中华文明
如何通过具象的节目来承载和表达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是摆在一线电视内容生产者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极大的创新精神和落地执行能力。《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对此下大力气进行了探索。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介绍了该节目的创作历程,这一季节目从北京走向了全国,不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联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架起了同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间的沟通桥梁。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介绍了该节目的创作初衷,他认为中华文明是一个延续至今、绵延不断的文明,对于它的一些发明创造进行“溯源”,会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这档节目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明白,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正体现在绵延五千年不断流的历史长河中。北京卫视主持人李杰分享了参与节目创作的心得体会——主持人的工作有光环,但通过节目让自己意识到“两个仰视”,对历史仰视和对我们的英雄仰视,时刻要告诉自己有更多的敬畏,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北京台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承担起传统文化这一神圣职责表示敬意,认为这档节目对建设、普及和提高社会各界的博物意识有引领作用,也是对“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的具体实践。《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博物馆之城》对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源流进行实地探寻,用当代视角去进行文化科普,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度观察,更加凸显这档节目的分量和厚重感。
“强揭秘性打开了神奇的奥秘世界,这样的探源正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表示,节目将不同博物馆之间的文物做成连通,再加入巧妙的后期包装和特效素材,把“隐和显”的关系做了协调,使得节目主线和隐线相得益彰,也令揭秘感更加层次丰富。比如酒见文明篇从酒的起源出发,将酒与礼仪、酒与诗人和酒的社会化与市井化巧妙连接,最直接地探秘酒文化的发展,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酒的不同方面体现出来,触达更多年轻人的领域。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从小博物馆走向大遗址,从北京走向全国,从北京的历史走向了文明探源。”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表示,小片子反映大场景,小片子反映大时代,小片子反映主旋律,从而达到真正的高举旗帜、乘风化人、围绕中心,肩负起维护中华文明统一性与和平性的责任。
《博物馆之城》从第一季的探秘北京范围的博物馆,升级到“溯源”全国范围的博物馆,不仅增加了地域的丰富性,还深度展现博物馆、国宝文物、历史文化的多重维度,让观众对文博有更深、更广、更近的参与感。节目的成功热播离不开一路陪伴的嘉宾和各位合作伙伴!
在研讨会的特别环节,余俊生部长向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及相关合作企业颁发聘书,聘请单霁翔成为《博物馆之城》节目的总顾问;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受聘为《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首席文化传承官”;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聘为《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文化推介官”;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受聘为《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文化助力官”。
品味文化盛宴弘扬时代价值
探源的意义,在于带着观众回到文明源头,看懂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要达到这个诉求,就必须消除文物、古籍、遗存和现代人之间的隔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表现手法来讲述文明故事。
而传承是进行时和将来时,优质的传承,必然尊重过去时,必然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对过去的研习是探,有生命力的延续是传;探得深,才能传得远。《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不断突破,通过体验类、科技复原类元素的集中使用,使得形式上有新意;将古今对比与当下历史相关联,令节目更富深意。
本季节目具有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史料流存价值和五大众传播价值。它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统一性,将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当代性融合于节目之中,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目前热播中,探源团也会继续为大家探索不同文明,发展新知。敬请关注北京卫视每周五晚黄金档,一起传承雄深雅健的中华文明。
-
- 从封神到长安:电影制造历史
-
2023-09-01 17:24:50
-
- 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三分集情节
-
2023-09-01 17:22:35
-
- 《莲花楼》每天更新几集 莲花楼里谁的武功最高啊
-
2023-08-31 11:43:11
-
- 《长相思》沐斐结局是什么 沐斐是谁的手下?
-
2023-08-31 11:40:57
-
- 《孤注一掷》阿才是谁 孤注一掷阿才结局是什么?
-
2023-08-31 11:38:42
-
- 《七时吉祥》沧海什么身份 沧海女帝是祥云吗
-
2023-08-31 11:36:28
-
- 《一路朝阳》田荣扮演者是谁 一路朝阳的原著叫什么
-
2023-08-31 11:34:13
-
- 《莲花楼》青儿公主是谁 青儿公主第几集出现?
-
2023-08-31 11:31:58
-
- 《莲花楼》每天播多少集 离儿结局是什么
-
2023-08-31 11:29:44
-
- 《莲花楼》谁是皇室后人 莲花楼小说最后结局是什么?
-
2023-08-31 11:27:29
-
- 《长相思》第二季有相柳吗 第二季相柳复活了吗?
-
2023-08-31 11:25:15
-
- 《消失的痕迹》多少案子 消失的痕迹是原创剧本吗?
-
2023-08-31 11:23:00
-
- 《灼灼风流》刘衍最后当皇帝了吗 刘衍最后跟谁在一起了?
-
2023-08-31 08:27:04
-
- 程耳王一博二搭电影《人 · 鱼》立项
-
2023-08-31 08:24:49
-
- 乌尔善称《封神 2》将于明年暑期上映 大爆料第二部剧情
-
2023-08-31 08:22:35
-
- 《莲花楼》没有感情线吧 莲花楼结局李莲花死了没死?
-
2023-08-31 08:20:20
-
- 《莲花楼》单孤刀是好人吗 莲花楼小孩是谁?
-
2023-08-31 08:18:06
-
- 《孤注一掷》飞机上的人是谁 孤注一掷里面那个是卧底吗
-
2023-08-31 08:15:51
-
- 《莲花楼》石水官配 石水和杨昀春在一起了吗?
-
2023-08-31 08:13:36
-
- 真人版《海贼王》最新宣传照曝光 五位主角卡司个性抢眼
-
2023-08-31 0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