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影视 > 正文

​被封禁的神片,尺度之大让人震撼!

2022-11-22 23:38 来源:秀网 点击:

被封禁的神片,尺度之大让人震撼!

双 11 刚刚过去,对于国内而言,这可能是 " 剁手党 " 撒欢的节日。

而对于地球另一边的欧洲人,2022 年 11 月 11 日,是他们的第 105 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纪念日 "

这是一场几乎" 打光整整一代欧洲男人 "的战争,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孩们被忽悠着走上战场。他们摩拳擦掌,都以为自己会胜利。

德国人幻想几天拿下巴黎,法国人期待赢了穿什么礼服。

然而现实却是,至战争结束,直接参战的 7000 万人中,有1000 万人丢掉了性命,还有2000 万人伤残。

今天就来聊聊这部电影,豆瓣 8.6 分,被称为" 年度必看的战争片 "——

《西线无战事》

你能想象吗?

即便它已经超过了 93% 的同类型影片,还是被骂了。豆瓣评分从上线的 9.0,回落到 8.6 分。

并不是电影不好,而是珠玉在前,原版太过经典。

这部《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埃里希 · 玛丽亚 · 雷马克同名长篇小说,作者本人就参加过一战

他 18 岁入伍,五次负伤,看尽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所以,《西线无战事》中很多细节都是真实的。

小说先后三次翻拍成电影。

1930 年,小说改编同名电影《西线无战事》上映,影片由美国导演拍摄,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部电影在德国被禁了 26 年,被称为" 无法超越的战争片 "

1979 年,再次被美国导演翻拍,被骂惨。

而这次,最近网飞上线的 2022 新版,轮到德国人,一战中的战败方,主人公自己国家的导演重新翻拍,爱德华 · 贝尔格。

影片讲述了一战期间,一群被政客煽动的德国学生兴奋地参军上前线,对战争充满期待,结果却被残酷的现实击垮。

影片开头,19 岁的保罗和同学们本来对战争无感,甚至不屑一顾。

但当老师说道:" 同学们,你们有幸活在这个伟大时代。任何犹豫不决都是对祖国的背叛!上战场吧!去战斗吧!为了皇帝,为了上帝和祖国!"

一顿操作下来,一群 " 保罗们 " 兴奋极了。

全国都在向青年鼓吹着战争有多崇高,掠夺有多兴奋,而对残酷与伤亡避而不谈。

高昂的情绪也让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如果前线伤亡不大,何至于一次又一次地召集新兵?

青年们觉得,自己能投身于这样一场伟大的战争,无比幸运。他们还计划一年后,凯旋而归,便能成为姑娘们心目中的英雄。

只是他们不知道,鼓动他们上战场的老师,却让自己的儿子躲在家里。

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西线战场

堆积如山的尸堆中,有一位年轻的战士海因里希。很快,他的军服被战友扒下来,打包成捆,运到洗衣厂,再缝缝补补,补上枪眼。

就这样,海因里希的军服被送到了 19 岁新兵保罗的手里。

保罗看着海因里希的标签,以为发错了。

领导却说,可能是某个家伙穿起来太小了。其实,在军官的椅子下面,满地都是撕下来的旧标签

而每个标签背后,都有一个死去不久的新兵。

走进战壕的那一刻,保罗傻了。

这和他想象中的战场完全不一样,和政客们宣传的也不一样。

哪有风尘仆仆的英雄,只有一地烂泥、一地尸体和数不尽的老鼠

第一天晚上站岗,保罗听到声音,他开了人生中的一枪,击中的却是尸体。

原来,他听到的不是人声,是老鼠啃食尸体时所发出的声响。毕竟,战场是老鼠的天堂。

下一秒,一颗子弹命中了保罗的头部,子弹穿过钢盔,保罗捡回了一条命。

保罗开始逐渐习惯战场。

前一秒,他和战友们还在殊死搏斗,手上脸上沾满了血。下一秒看到了面包,他们立刻冲上去狼吞虎咽,带着手上的泥土和血腥一起吞下。

好友在保罗面前被活活烧死,但他逃回战壕后也只是嚎啕大哭了那么几秒,就背上了机枪子弹带继续奔逃。

战场不会给他们人性回归的时间,因为下一秒子弹可能就会击中自己。

保罗在逃跑路上掉进弹坑里,本想短暂躲避敌人,却被一个法国士兵发现。

搏斗中,保罗一次次地把小刀插进对方的身体,近乎癫狂。直到对方开始大口大口地往外吐血,保罗才筋疲力尽地倒在一旁。

他听到对方咳血的声音后又跳起来,抓起泥土就往对方嘴里塞,害怕他的声音引来别人。塞着塞着,周围静了,好像战争远了。

保罗突然感到了害怕与内疚,良知短暂回归,他赶紧拨开自己刚刚塞进去的泥土,给那个士兵喂水。

他割开了对方的军服想要止血,却发现了对方怀揣的妻女照片。

原来自己杀死的,是一位丈夫、父亲。

保罗趴在对方身上痛哭、自责。他对战争陷入怀疑,他们本就无冤无仇,他不知道为什么而战。

可当那士兵的心跳停止后,保罗再一次麻木地抬起头,望向堆尸如山的战场走去。

最讽刺的是,影片接近末尾时的和平谈判

德国向协约国求和,主和的谈判官员面色绝望地指出:如果再不停战,士兵们会在回家的路上饿死,而不是在战场上光荣战死。

好不容易签订了和约,士兵们欢欣雀跃,以为一切终于结束。

可第二天,和平条约生效前不到一小时,保罗们与刚送到的新兵被再次集结。将军要求他们进行突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又开始给新兵画大饼了,可像保罗这样的老兵,心绪已经没有半点波澜。

在和约生效前十五分钟,保罗所在的连队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保罗再一次举起枪,为了保全一个刚入伍的新兵,保罗与一位敌人缠斗。

" 时间到了!停战了!"的呼声响起前一秒,对方的刺刀扎进了他的胸膛。

听到停战口号后,敌人沉默了一会,扔掉了武器,转身离开。

保罗慢慢地向着光明走去,可他终究没有回到自己的家。

死在了和平呼声响起之前,死在了一战最无意义的西线战场上。

和约生效,无数保罗依旧死于战火的那天,德国报纸对这里的报道却是:" 西线无战事 "

优秀的战争电影必定有一个共同主题:反战

断手断脚,老鼠啃尸,医生锯手。影片的血腥程度,可以说是近几年的最大尺度

影片没有刻意传递任何情绪,但冷静地讲述战争,更会将死亡的恐惧被传达给了每一个观众,将和平的意义直戳人心。

和平,是永远的主题。

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好战的狂热分子,但更多受伤的,却是年轻美好的保罗们。

1939 年,《西线无战事》出版十年后,二战爆发

千千万万的德国年轻人,在野心家、战争狂、政客的蛊惑下,再次拿起枪,走上战场。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和保罗一样,在最美好的年纪,以最痛苦和愚蠢的方式死去。

直到死亡,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做这一切的意义何在。

原著中,十九岁少年保罗这样描述自己从军的心情:

我很年轻,不到二十岁。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杀人,我对生命的认知,是绝望、死亡、恐惧和痛苦。

我才十九岁,但我不再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我只相信战争。

插播一条重要消息:

亲亲们,大家好 !

我们最新上线了团购活动,

优惠多多,福利多多!

欢迎了解!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