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生活 > 正文

​及笄是指多少岁女子(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2023-09-19 11:06 来源:秀网 点击:

及笄是指多少岁女子(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及笄是指女子年满十五岁时举行的成年礼仪。在中国古代,及笄是女子从少女向成年女子的重要过渡仪式。女子及笄时,家人会为她准备一套华丽的新衣,以示她已经进入了成年的阶段。及笄的意义不仅仅是象征年龄的增长,更象征着女子长大成人,开始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时刻。这一传统习俗在中国历史上承传至今,尽管时下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及笄仍然承担着一个成 *** 性的象征,对女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社会,及笄都是女性成长过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一、及笄弱冠什么意思?

优质答案1:

及笄弱冠是指中国古代女子和男子分别在13岁和20岁的时候迎来成年礼。


1. 这个词源于古代的礼制,意味着女子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男子则已经达到了参加科举考试或者参军入伍的年龄。


这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分界点之一。


2.在现代,这个词通常被用作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以强调一个人成熟或者迎来重大变革的时刻。

优质答案2:

及笄弱冠是古代中国女性的成年礼,指女性15岁到20岁之间的时期。及笄表示女子长成初步形态,可以穿戴发饰和头纱等装饰,达到了女孩成长的阶段;弱冠则表示女子到了20岁左右,已经进入成年状态。这两个词语一般用于古代小说或历史文献中,是古代中国女性人生发展的标志。

优质答案3:

其中的弱冠指的是指古代男子在年满20岁之时要举行冠礼;而及笄,指的是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二、古代的及笄是多少岁?

优质答案1:

及笄是指15岁。

及笄又叫“既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及笄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及笄是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在古代,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优质答案2:

及笄是指15岁。古代女子满15岁要用笄束发,所以说女子15周岁为及笄。及笄之后就代表女子可以出嫁了。

优质答案3:

在古代,及笄指的是女子满十五周岁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将及笄视为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三、豆蔻弱冠花甲古稀及笄表示几岁?

优质答案1:

豆蔻:十三四岁,是指女孩的年龄段,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花甲指六十岁。

古稀指其十岁。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优质答案2: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四、及笄指女子多少岁?

优质答案1:

及笄指女子15岁。

及笄之年是指女孩满十五周岁了。“及笄之年”出自《礼记·内则》,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笄”是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女子满了15岁就要把头发用笄束起来,因此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优质答案2:

15周岁。

及笄,汉语词语,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优质答案3:

及笄,这个在古代是指女子年满15岁。笄也就是把头发梳起来,这是一个仪式。那么在古代表示女子年龄的还有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