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生活 > 正文

​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瓢虫的外形特点有哪些

2023-08-12 13:47 来源:秀网 点击:

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瓢虫的外形特点有哪些

本文目录

1.瓢虫的外形特点有哪些 2.瓢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瓢虫有什么特征? 4.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瓢虫的外形特点有哪些

七星瓢虫的特点:概体圆卵形,背弓似半球,体长5—7毫米,宽4—5.6毫米。翅鞘橙红色,左右各有3枚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枚更大的黑点。

体表较硬,有外骨骼。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别。有触角且分节。有两对翅。有三对足且分节。

头部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缘上各有1个淡黄圆斑,复眼黑色,触角褐色,口器也是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背上有对称的七星黑斑,故称为“七星瓢虫”。

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瓢虫的外形特点有哪些图1

扩展资料

七星瓢虫的成虫和幼虫主要取食多种蚜虫。以菜蚜、麦蚜、棉蚜较喜食,也可取食少量棉铃虫、菜青虫的卵粒和低龄幼虫,以及其他小型昆虫,有时可取少量花粉。

取食蚜虫时,常将蚜虫咬住咀嚼后吞下,有时将蚜虫只咬1小孔,吸食其体液,仅留下残壳。1头成虫日食蚜量120~150头。

幼虫食蚜量因龄期不同而异。1龄日食蚜20~30头,2龄20~60头,3龄120头左右,4龄200头以上。

七星瓢虫偶尔会吃一点蔬菜,主要是会吃油菜、菠菜、生菜、白菜、油麦菜等叶类蔬菜,不过并不以蔬菜为主要食物。

瓢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大多数瓢虫具有以下3个特征:即下颚须端节斧形,跗节隐4节式和第一腹板具后基线,这些特征可与其它近缘种相区分。

瓢虫足及触角较短(通常不明显)、鞘翅背面无明显的刻点等特征也有助于与其它近似科相区别。但有些瓢虫的体长形,长于体宽2倍以上,如北美产的大斑长足瓢虫(Coleomegilla maculata)。

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瓢虫的外形特点有哪些图2

生活史

瓢虫是全变态昆虫,即幼期的形态与成虫完全不一样。一生要经历4个虫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卵:通常是卵形或纺锤形的,颜色从浅黄色到红黄色,不同瓢虫种类中,卵的长度0.25~2.00mm不等。雌虫产卵时,卵通过雌虫的精子贮存器开口时才受精,这时精子通过卵一端的许多小孔(卵孔)进入卵内。

瓢虫有什么特征?

瓢虫在昆虫世界里属鞘翅目,瓢虫科,因为它的形状像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它瓢虫,俗称“花大姐”。

瓢虫有两层翅膀。外面的一层已经变成硬壳,只起保护作用,所以叫鞘翅。鞘翅下还有一层很薄的软翅膀,能够飞翱。瓢虫种类很多,我国约有100多种。它的颜色和斑纹也多种多样。大部分瓢虫的体色是红、黄或黑色,并生有各种颜色的斑纹,看起来很美丽。常见的瓢虫有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和大红瓢虫等。

瓢虫无论是幼虫还是成虫,都能吃蚜虫、介壳虫和壁虱等害虫,特别是吃起蚜虫来,狼吞虎咽,一只瓢虫平均每天能吃掉100多只蚜虫。所以农业上常利用瓢虫来治蚜虫,安全可靠,效果神速。因而,农民们把它叫“活农药”。

瓢虫有什么特征?

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七星瓢虫的特点主要有:概体圆卵形,背弓似半球,体长5—7毫米,宽4—5.6毫米。翅鞘橙红色,体表较硬,有外骨骼。

瓢虫科之一种,又名“七星瓢䖬”、“七星花鸡”,因背部像葫芦瓢又有七个斑点而得名。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系益虫,应予保护。年生4—5代,多见于田野、树林、果园,嗜食小型昆虫。性颇机灵,常跌落匿踪或擦飞而去。体色美丽,玲珑娇小。

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瓢虫的外形特点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以及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