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博士娄滔,身患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当我从未来过
北大女博士娄滔,身患渐冻症后捐赠遗体,遗言:当我从未来过
2014年,一项名为“冰桶挑战”的活动风靡全球。从国外到国内,商业巨头、体育明星乃至娱乐歌手都纷纷被点名参与到这场游戏中。
在网上疯传的视频中,被挑战者需要将一桶冰水浇遍全身或是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症”捐款100美金。
这项活动由皮特·弗雷茨在美国发起,同时他还是一位渐冻症患者。皮特·弗雷茨希望这项活动能够为渐冻症患者募集资金,也让渐冻症进一步为世界所了解。
渐冻症的起因不明,像一块没有目标的乌云,不知何时就会笼盖到自己的头上。患者最初会感到身体某些部位无力,最终身体像是被冰冻住,逐渐失去全身的行动能力。
因此,2015年娄滔初次感到身体不适时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直到在医生的诊断下,这片乌云才确确实实被证明已经笼罩在了她的头上。
普通女孩的逆袭路
1988年,随着一名新生儿的呱呱坠地,湖北咸丰县又多了一个新的三口之家。娄滔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
与大多数人家一样,娄滔出生在普通的家庭中,父母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爱与热情。幸运的是,娄滔给了父母很多的惊喜。
从小娄滔便在成绩上展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每次考试都能够名列前茅的她,逐渐成为了家长们口中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
高中时期,受到历史老师刘荣之的影响,娄滔开始对历史产生兴趣,从那时起,历史成为她为之努力的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高考,娄滔如愿以偿地收到了中国民族大学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
中华民族大学的历史系则是此校最早的院系之一,专攻隋唐五代史、古代女性史研究的蒙曼同样是毕业于这所院校的历史系专业。
俗话说兴趣大于一切。在中国顶尖的学府攻读自己喜欢的历史专业,对于娄滔来讲无疑是虎上添翼,她的专业成绩也由此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
不过,若是因此以为娄滔是个一头扎进历史中的书呆子,便有失偏颇了。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时正在北京读本科的娄滔自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就读于历史专业,娄滔却依然凭借自己出色的英语水平成功入选为志愿者,义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做翻译,获得了一致好评。
大学生涯圆满结束后,娄滔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读硕士,接下来又以笔试面试双双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学业稳步前进的同时,爱情也悄然来到娄滔身边。男友的出现为娄滔原本充实的人生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板块。对于这时的娄滔,说她是人生赢家似乎并不过分。
从普通人家的孩子到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女博士,娄滔有条不紊地走完人生每一个阶段的小关卡。此时娄滔的面前,似乎还有着无数迎风飘扬的小旗帜正在等待她的到来。
正如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人们无法选择;意外来临时,人们也无法逃避。
没人能想到,她的人生竟会定格在此时。
被“渐冻”的人生
2015年的暑假,回到家中的娄滔感觉到身体有些不适,一开始,这点小小的状况并未引起娄滔的注意,更何况保持着运动习惯的娄滔从小身体就非常健康。
没有人会把自己与不幸相连。
两个月后,娄滔的症状已经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走路时总感到脚抬不起来。娄滔先是自己前往医院,医生给出了这样的结果:疑似运动神经元病。
接到电话的娄滔父母立即带着娄滔开始了漫长的求医路。
随着“运动神经元病”这个词汇在一家人的交谈中从新鲜陌生到习以为常,娄滔对自己的病情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原来,自己所患的是与闻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相同的病症——渐冻症。作为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霍金被渐冻症常年困在轮椅之中,渐冻症也因为霍金逐渐为众人所熟知。
渐冻症的病情进展缓慢,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可以预料到的是,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全身的肌肉最终将呈现无力的状态。
与植物人不同的也最残忍的,是渐冻症患者的意识始终是清醒的。科技使病人能够借助眼动仪进行交流,却无法避免地随着最终呼吸和吞咽困难,病人将失去生命。
传记类的电影《万物理论》中讲述了霍金在患病前后的经历。21岁的霍金在一次走路时摔倒后被医生确诊为渐冻症,按照医生的说法,这种病确诊后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年。
此时的霍金刚刚结识了自己的女友,攻读物理学博士的科研工作还没有完成。面对未来屈指可数的两年的生命,霍金不断地想要选择放弃。
最终在女友的鼓励下,霍金得以重整旗鼓,振作起来继续生活。
如众人所知,现实中的霍金在技术的帮助下不仅顽强与病魔进行战斗,失去运动能力后依然能够在轮椅上继续着关于物理学的理论研究,直到2018年去世,享年76岁。
霍金是不幸的,霍金又是幸运的。因为是霍金,他享受到了无数的关注,但疾病却并未因为他的身份而对他有所宽容。
当这个病症落在普通人身上时,又会是怎样呢?
漫长的告别
生命本就是由一系列意外构成,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与他们相遇。
刚被确诊时的娄滔还勉强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动,面对无法改变的未来正一步步向她逼近,娄滔唯一的希望是自己能够不拖累别人。
她主动向男友提出分手,谢绝了朋友的探望。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生来说,她希望自己留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是健康活泼的。
起初,娄滔经常会去安慰父母,努力让一家人共同渡过难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娄滔的状况越来越差,情绪开始出现波动。
病情逐渐恶化,娄滔的抵抗力越来越弱,一个小小的感冒就可以将她击垮。此时的娄滔呼吸需要依靠呼吸机来维持,进食只能依靠鼻饲管输送。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生活难以想象——身体的一切运行都要依靠他人帮助,脑子里有万千想法却只能依靠机械的语音表达,热爱运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肌肉一步步萎缩。
对于娄滔这样一个接受着高等教育、正处在人生向上阶段的女孩儿来说,自然更是难以接受的。
一方面,娄滔和父母都在积极寻求着医学的帮助,即便希望渺茫,哪怕有一丝希望也不愿选择放弃;另一方面,娄滔开始后悔,如果早知道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自己在北京时就应该选择自杀。
可是看到父母求医问药的身影,娄滔还是选择继续坚持下去。父母是她活下去的希望,娄滔更是父母继续坚持的动力。
未完成的遗愿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在情绪稳定时,娄滔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娄滔还希望能够捐赠自己的器官,把自己的头部用做医学研究,早日攻克医学难题。
为了遵从娄滔的心愿,父母将娄滔接回了湖北老家。2017年10月,在家人的陪伴下,娄滔签署了人体器官登记表,愿意在死后将自己的器官用于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
娄滔希望能够回报社会的想法由来已久。
在娄滔患病的几年来,除了娄滔一家人以外,还有许多人在背后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为娄滔捐款多达100万元;上海的一家公益机构为娄滔送来了一台“眼动仪”。借助设备,已经无法用声音和家人沟通的娄滔得以与家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来到娄滔所在的医院,将北京大学“荣誉系友”证书交到了娄滔父亲手中。北京大学的湖北校友会录制了加油视频,为病房里的娄滔加油打气。
对于娄滔的病情,北京大学更是发动校友,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治疗渐冻症的有效药物。
结局无法更改,但娄滔知道,所有人都为此贡献了许多力量。
“就当我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在即将与世界告别之时,娄滔留下了这样的话语。
话中既包含着娄滔在得知自己患病后所作的努力,又有当一切努力化作虚无之后的无可奈何。
死亡令人害怕,它看似能够将人们永远分开,却又有着将人们聚在一起的力量。
令人遗憾的是,娄滔的遗愿并未能如愿。由于器官已经受到感染,无法用作研究。至于去世以后火化撒进长江,不占用坟头,娄滔的父亲遵照了她的愿望。
逝去的人不曾走远
2018年1月,确诊两年后,娄滔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代表着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出席葬礼,宣告你在社会上不复存在;第三次死亡,则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
这意味着,死亡并不代表一个人的逝去。
娄滔离开了,但始终会有人记得,曾经有过一个可爱的80后女孩儿来到过这个世界。
如同娄滔一样,世界上每天还有许多人在与渐冻症做着斗争。
比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2019年末,一场需要全球应对的意外——新冠肺炎爆发。
2020年的大年初二,紧张的局面使得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600多名医护人员在一线已经连续奋战了将近一个月。
在医护人员脚步匆匆的步伐中,张定宇的身影却略显笨拙。即便如此,他还是一边用大嗓门指挥着工作,一边拖着双腿在医院内穿行。
在来到医院支援前,张定宇已经察觉到自己身上渐冻症的症状。对此,他选择了隐瞒。只是从他的步伐中,很容易便看出与常人的不同。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对于自己的急性子,张定宇这样解释道。
作为一名人民医生,在有限的剩余时间中,张定宇选择去拯救更多的患者,让生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再比如来自广东石龙的刘嘉。
2019年,刘嘉才知道自己近两年多以来感到手脚无力是缘于这个叫渐冻症的病因,而他之间一直讲这些症状当做职业病来治疗。
很快,已经难以灵巧活动的他就被送到了医院,失去咀嚼能力,无法自主呼吸,身上插满管子的刘嘉全身唯一可以活动的部位是他的脚。
为了方便沟通,刘嘉开始用脚在iPad上写字、打游戏,甚至写起了小说。
在疾病面前,人的身体显得不堪一击,意志却不会被轻而易举的打败。在写小说的过程中,刘嘉感受着活着的意义。
这些人是普通人,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人选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选择静静等待守护自己,只是希望自己没有白白在这世上路过。
即便有一天他们离开,始终会有人记得他们在面对困难时顽强的身影,为还在奋斗的人带来无穷的力量。
正如在文章最初提到的“冰桶挑战”的创始人皮特·弗雷茨。他发起的这项挑战掀起了一场公益捐款的热潮,为渐冻症患者募集到了超过2.2亿美元的金额。
2019年12月9日,皮特·弗雷茨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为人们带来了希望,让人们看到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在经受着渐冻症的考验。
他们不常被人看到,却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默默展现着自己的光。
-
- 北京“巨贪”魏鹏远:住宅内搜出1亿多人民币,金银珠宝堆满房间
-
2023-11-20 08:02:28
-
- 北大“屠夫”陆步轩:毕业后当街卖肉,被嘲20年,如今怎样了?
-
2023-11-20 08:00:12
-
- 阿里的“一次小抖动”
-
2023-11-20 07:57:57
-
- 北京有哪些大学 北京市大学排名 北京市大学名单一览18
-
2023-11-20 07:55:41
-
- “精致抠”的年轻人,捧红冲锋衣
-
2023-11-20 07:53:25
-
- 华为、吉利、奇瑞围攻特斯拉,却误伤小米?
-
2023-11-20 07:51:09
-
- 北大学霸吴谢宇:杀害母亲后,舅舅选择原谅他,并提出了一个要求
-
2023-11-20 07:48:54
-
- 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事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2016)
-
2023-11-19 09:38:14
-
- 2006感动中国十大医生(感动中国医学人物)
-
2023-11-19 09:36:10
-
-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感动中国2014十大人物颁奖词)
-
2023-11-19 09:34:05
-
- 中国十大昏君萧衍(中国十大昏君排名)
-
2023-11-19 09:32:01
-
- 中国十大尴尬的事情(史上最十大最尴尬的事)
-
2023-11-19 09:29:56
-
- 中国相声十大期望事件(中国相声集锦)
-
2023-11-19 09:27:52
-
- 中国十大徒步穿越路线(中国十大徒步穿越路线排名)
-
2023-11-19 09:25:47
-
- 中国十大金牌作文(全国十佳作文)
-
2023-11-19 09:23:43
-
- 中国最粘人高手(中国最厉害的高手)
-
2023-11-19 09:21:38
-
- 世界十大物理实验排行(世界十大物理实验排行第一)
-
2023-11-19 09:19:34
-
- 南阳中心城区通往高铁站的5条常规公交试运营
-
2023-11-19 04:15:41
-
- 难道就我觉得刘昊然和杨旭文张的像吗
-
2023-11-19 04:13:25
-
- 南京溧水: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倪同芳在溧水区收徒
-
2023-11-19 0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