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券商再融资整体大收缩,年内仅两券商“缩水式”落地,行业集体迎接资本集约型

2023-11-10 23:52 来源:秀网 点击:

券商再融资整体大收缩,年内仅两券商“缩水式”落地,行业集体迎接资本集约型发展之路

财联社 11 月 10 日讯(记者 高艳云)今年以来,券业再融资整体收缩,定增融资额调降、终止、调整募投方向以及配股终止等情形时有发生。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 11 月 10 日,今年以来,2 家券商完成定增,但融资额缩水明显,分别是粤开证券、国海证券,最终融资额分别是 3.24 亿元、31.92 亿元,分别是最初融资额的 2.16%、37.55%;2 家券商定增终止,分别是华鑫股份、中原证券;调降定增融资额的是国联证券,从 70 亿元下调到了 50 亿元;细化调整募投资金使用方向的有中泰证券、南京证券、财达证券、中泰证券;2 家券商配股终止,分别是华泰证券、中金公司,两家券商此前分别拟配股融资 280 亿元、270 亿元。

在再融资收紧的当下,也有积极变化出现,一是券商债权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不影响投资者股权变化感受的同时,公司业务也获得了更好的资金支持发展;二是上述两家券商定增落地释放积极信号,即在调整融资额及有较为准确的资金用途后,相关券商再融资落地前景可期;三是随着风控新规征求意见出台,资管等资本节约型业务受到监管鼓励。

再融资整体放缓

距离 2023 年结束还有约一个半月,券商近一年来的再融资动态整体趋紧,近期定增落地的两家券商融资额缩水幅度较大。

11 月 9 日,粤开证券发布定增认购结果公告,本次认购对象为 4 家,募集资金合计 3.24 亿元。其中控股股东广开控股认购 1.53 亿元,上海银科认购 1.26 亿元,上海九方认购 0.22 亿元,北京卓丰认购 0.25 亿元。上海银科因自身原因减少认购 3272.73 万股,广开控股作为控股股东依据认购协议中关于同比例增资的约定,相应减少认购 2929.66 万股。

上述募资总额较一周前拟认购额缩水约 1.02 亿元,公司 11 月 2 日公告的拟认购融资额为 4.26 亿元。此次定增最早可追溯至 2021 年 4 月,粤开证券彼时定增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150 亿元。

11 月 3 日,国海证券宣布定增落地,募资总额为 31.92 亿元。与最初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85 亿元计划对比,最新募资额已缩水 62.45%。

此外,目前已有两家券商终止定增。

8 月 7 日,华鑫证券母公司华鑫股份公告称,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分析后,公司决定撤回此前 40 亿元的定增申请。

7 月 21 日,中原证券公告撤回不超过 70 亿元的定增方案,公司称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并统筹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和融资安排等因素,经审慎分析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该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为响应证监会关于证券公司 " 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 " 的倡导,多家券商调整定增融资用途或降低融资额。

9 月 23 日,中泰证券公告拟对 60 亿元定增再融资方案进行修改,将原有募投项目的资金分配进行调整。

6 月,南京证券调整 50 亿元定增的具体用途。南京证券表示,公司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战略规划等,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投向进行了调整。

今年 6 月,国联证券发布了一份重新修订的定增预案,将募资额从 70 亿元下调到了 50 亿元,并修改了募资用途。

5 月底,财达证券披露最新一版定增预案,财达证券计划定增 50 亿元。公司预案中表示,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用于促进公司各主营业务条线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合规风控投入,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配股方面,也是变数多多。

10 月 30 日,华泰证券发布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公司决定终止配股。2022 年底,华泰证券宣布拟配股募资不超 280 亿元。

10 月 23 日,中金公司发布公告,此前发布的不超过 270 亿元配股募资方案已经失效。

债券融资正日益成为券商重要资金来源。截至 10 月 12 日,76 家券商有存续债券,境内债券合计 1214 只,规模为 2.54 万亿;境外债券 40 只,规模为 143.61 亿美元。

资管等资本节约型业务受鼓励

尽管券商再融资受到监管约束,但与此同时,资管等资本节约型业务却受到鼓励。

近日,《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迎来修订,对券商开展做市、资产管理、参与公募 REITs 等业务的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进行优化完善,是本次修订的核心内容。

征求意见稿中,对券商开展监管机构认可的做市业务,在做市账户中持有的金融资产及衍生品的市场风险资本准备按各项计算标准的 90% 计算;对于投资标准化资产的单一资管计划及集合资管计划的特定风险资本准备从 0.3%、0.5% 同步调整为 0.1%。

今年以来,监管对券商及上市公司再融资多次施加 " 紧箍咒 "。

今年 8 月,证监会公布优化 IPO、再融资监管安排的措施。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针对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证监会在今年 1 月初答记者问时提到,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市场 " 看门人 " 作用。

证监会称,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证监会也会支持证券公司合理融资,更好发挥证券公司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