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库侠 > 社会 > 正文

​突发!富士康被曝遭调查

2023-10-23 07:40 来源:秀网 点击:

突发!富士康被曝遭调查

10 月 22 日,有关富士康的多个词条冲上微博热搜。

富士康旗下企业被曝遭稽查调查

据环球网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税务部门近期依法对富士康集团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官网资料显示,富士康于 1988 年投资中国内地,目前在内地拥有 40 余个园区,高峰期拥有百万员工,产品范围涵盖消费性电子产品、云端网络产品、电脑终端产品、元器件及其他四大领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科技智造服务商。

据富士康官网介绍,目前,集团在中国内地的主要产业园区分布在深圳、郑州、成都、太原、昆山、烟台。

2022 年,集团营收约 1.49 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增长约 10%;集团进口总额约 5400 亿元人民币;出口总额约 8490 亿元人民币。2022 年位居《财富》世界 500 强第 20 位。

此前宣布退出印度 195 亿美元半导体项目

3 个月前,富士康还因为 " 造芯 " 相关详细登上热搜。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在 7 月 10 日发布声明称,已退出与印度金属石油集团 Vedanta 成立的价值 195 亿美元(约合 1410 亿元人民币)的半导体合资企业,过去鸿海集团与 Vedanta 集团的合资公司,未来由 Vedanta 集团 100% 持有。

报道还称,鸿海集团在解释与 Vedanta 的合作终止时表示," 双方都认识到该项目进展不够快 ",并且还存在其他 " 我们无法顺利克服的挑战性差距 ",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随后,鸿海集团又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在努力申请印度政府的 " 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生态系统改进计划 ",并称:" 鸿海致力于在印度市场发展,并希望印度能成功建立强大的半导体制造生态系统 "。

而此次 " 分手 " 背后的原因,和芯片技术相关。在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回复中,Counterpoint 副总裁 Neil Shah 表示,Vedanta 与富士康两家公司分别擅长制造显示玻璃与提供 EMS(电子制造服务),然而由于缺乏制造芯片的核心竞争力面临一些困境。他们需要依赖第三方的技术和知识产权(ST Micro 意法半导体),但是由于意法半导体还没有完全承诺给予授权,引起了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的担忧。

近年来印度可谓野心勃勃,也瞄准了火热的半导体高地。在 " 印度制造 " 的大策略下,在 2021 年,印度设立了 " 印度半导体计划 " ( India Semiconductor Mission,ISM ) 这一机构,旨在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半导体和显示生态系统,使印度成为全球电子制造和设计中心。

鸿海集团的投资合作也在此背景之下,其官网信息显示,鸿海集团于 2022 年 2 月 14 日与印度 Vedanta 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在印度制造半导体。两家公司的合资项目也呼应了建立印度本土半导体制造生态系的愿景。

根据双方签定的合作备忘录,Vedanta 将持有合资公司大部分股权,鸿海则持有少数股权。去年 9 月,两家公司签署协议,投资 195 亿美元建立半导体与显示器生产线,古吉拉特邦被选为工厂所在地。

而今年 5 月,就有消息称由于涉及意法半导体的谈判陷入僵局,富士康与 Vedanta 的合资项目进展缓慢。根据报道,今年 6 月,印度信息技术与电信部长曾表态称,要求富士康与 Vedanta 再次提交申请文件,政府将根据新提案评估。

随后,印度市场监管机构又对 Vedanta 处以罚款,原因是其发布的新闻稿显示其已与富士康合作在印度生产半导体,而该交易是与 Vedanta 的控股公司进行的,违反了披露规则。回顾来看,项目可谓一波三折,如今鸿海(富士康)集团正式宣布退出该项目。

Neil Shah 指出,这次挫折对 Vedanta、富士康和印度政府三方都是一次宝贵的机会,它能够帮助各方重新评估半导体行业的战略。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与拥有核心专业知识、先进技术、知识产权和强大客户群的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吸引这些合作伙伴到印度,该国可以将自己打造成半导体制造的首选目的地。

同时,Neil Shah 还表示,富士康的芯片野心仍然没有受到阻碍,该公司正在探索与当地企业集团或外国芯片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补充其在印度不断增长的制造基地。

来源丨环球网、21 世纪经济报道(倪雨晴)、富士康官网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21 君荐读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right.htm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