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世事微尘,吾宁爱憎

2023-04-28 05:14 来源:秀网 点击:

世事微尘,吾宁爱憎

问题:怎样理解李商隐的“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两句诗?

前言

这两句出自李商隐的 《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这是一首平起仄收的五言律诗,押【蒸】韵。下面分别赏析一下每一联的含义。

一、首联: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崦,即“崦嵫(yān zī)山”, 据《山海经》载: 山西南有山名崦嵫。《离骚》中有句: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 《楚辞章句》解释: 崦嵫,日所入山也。

据考证说崦嵫(yān zī)山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残阳西入崦,是平平平仄仄,崦,在这里是仄声,属于上声【琰】部,平仄两用的多音字。就像歌中唱到的: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茅屋访孤僧,仄仄仄平平。屋,入声。茅屋不是主语,此为诗家句法,意思是, 我去访问一个住在简陋茅屋中孤单的僧人。

二、颔联: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这是诗人遥望远方看到的景色:

落叶中,人在哪里?诗家语言,常常不直接回答。只是说:寒云中,山路重重。

其实就是贾岛诗的意思,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三、颈联: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初夜,初更,夜分五更,晚七时至九时为“初更”。颔联是寻找僧人,颈联是想象还是找到了这个孤僧呢?

1、 想象的虚境

可以比较一下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的这首诗第二句是:忽念山中客,后面颔联是想象中的情景: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尾联和李商隐的颔联类似: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可以看出,韦应物的诗与李商隐的诗章法上有很大不同。

2、 眼中所见的实境

如果是实境,会发现不是一个画面,而是两个并不连续的画面: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这种跳动的画面更像是脑海中的想象,而不是眼中看到的真实记录。

四、尾联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前面三联都是写景,第四联触景生情。芥子须弥、世界微尘,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尽在微尘之中,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人也不过就是一粒微尘而已。

我又何须存有爱憎之心呢?

结束语

诗人去访问隐居在山中的僧人,踏着了落叶走入云雾之中的山路。终于见到或者想象到僧人简单的生活,于是忽生顿悟,彷佛世上的一切名利之心都被洗涤一空。

通篇没有诗人与僧人的接触与对话,敲磬那一联应该是寻找过程中想象的结果。

@老街味道

人生短暂,放眼宇内,若似微尘!故人生不必太执着,不如爱憎随心,修他个随心随性大法,岂不快哉!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