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中,他为何一次次拒绝儿子的探望?
病危中,他为何一次次拒绝儿子的探望?
林俊德,是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参与了中国全部的 45 次核试验任务。
一辈子隐姓埋名的他,在生命的最后 10 小时,在病房里仍争分夺秒地为国工作。离世前的这段画面,更是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今年清明节前夕,林俊德的儿子林海晨从陕西西安赶至新疆马兰革命烈士陵园,看望了长眠在此的父亲。总台《面对面》专访林海晨,一起走近他眼中 " 不近人情 " 的父亲林俊德。
01
一次次拒绝儿子的探望
他将最后一刻用在了 " 刀刃上 "
拍摄于林俊德院士去世前一天的影像中,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有十多根管子,拖着疲惫的身躯,颤抖着操作眼前的笔记本电脑。
当时,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放弃化疗和手术,把办公桌搬进病房,开始与死神赛跑。
尽管护士一次次提醒林俊德,他的身体状况已不适合坐起,但林俊德回复说:" 躺在床上是病人,坐起来就是正常人。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哪怕是只有几个小时,我也要在最后的时间坐着工作。"
住院期间,林俊德一次次拒绝了儿子林海晨的探望请求,直到去世的前两天,他才允许儿子来到自己的病房。
林海晨:当时,父亲不让任何人来看望。他的感觉就是 " 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让我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
央视新闻
,赞 2053
在生命最后的两天时间里,林俊德在电脑上整理了大量资料,三次打电话指导或询问科研工作,两次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任务。
2012 年 5 月 31 日 20 时 15 分,他终于放下工作,可以休息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02
为 " 机遇 " 而 " 发狂 "
他放不下的事业始于新疆马兰
1963 年,我国首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25 岁的林俊德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他带领着和自己同样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扎根新疆马兰,开展艰苦的技术攻关。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林俊德负责研制的压力自记仪准确测量到了核爆炸冲击波的参数,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留下重要数据。之后,从原子弹到氢弹,从大气层到地下,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系列测量系统,在我国历次的核试验中得以成功运用。
" 一个是机遇,一个是发狂。" 谈及成功的关键,林俊德坦言,自己取得成功是源于国家给予的 " 搞核试验的舞台 ";此外就是要 " 发狂 ",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地工作。
林俊德基本每天晚上都会到办公室工作," 因为到办公室一坐,灵感马上就来了。只要有一个小时,我就往办公室一坐,思想集中了,什么也不考虑。"
在献身核事业的半个世纪里,林俊德带领团队取得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4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2 项、军队科技进步奖 31 项。
03
做人要做 " 梁 " 和 " 柱 "
他还是一个 " 不近人情 " 的父亲
在儿子林海晨的记忆中,同在驻疆某部队工作的父母始终是忙碌的。" 家是旅店,对父亲来说就是睡觉的地方。对他的印象就是周末陪陪我们,放一些音乐。"
△林俊德一家人合照
林海晨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点滴时坦言,在林俊德升到主任之后,家中配备了电话。可当看到儿子使用电话打给他自己或者同学,林俊德都会不高兴。
林海晨:他说这是给工作安的电话,不是给生活安的,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我觉得别人并没有分得这么清。
记者:你有没有理论过这些事?为什么别人可以做,我不可以做?
林海晨:理论过。他说别人是别人,别人犯错误你也犯错误吗?或者说别人要去干一件你认为不对的事,你也要去干吗?
1989 年,林海晨考入长春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专业是父亲帮他选择的,他还在大学期间如愿以偿入了党。" 我爸跟我说,‘入党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你一时热血就入了’。他强调过很多遍,说这辈子能有这一切都是党给的,一定要对得起党。"
大学毕业后,林海晨进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为一名工程师。在那之前,因为父母所在的单位迁移到了西安,他得以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个城市。
工作之后,有一件事令林海晨记忆犹新。当时,他第一次拿到工资就买了带鱼回家,本想得到父亲的夸赞,没想到却被父亲 " 劈头盖脸 " 批了一顿," 我爸说你有这个时间不会看两本书吗?搞形式主义干什么?把工作干好才是最大的孝心。"
起初,对于父亲的不近人情,林海晨理解为父亲对他抱有过高的期望,直到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终于理解了父亲的精神世界。" 父亲说,就像盖房子,房子拆了,梁和柱还在。人就要做梁和柱,不要图花里胡哨,要永远有自己的价值。"
林俊德去世后,按照遗言,他的骨灰被埋葬在新疆马兰。从此,他与战友一起,永远守护他们曾经战斗了一辈子的地方。
择一事,终一生
致敬 " 国之脊梁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面对面》
-
- 高管“不服从安排”被炒,公司被判赔 98 万
-
2023-04-11 07:16:01
-
- 字小如蚁、用词生僻 ... 药品说明书让人“看了个寂寞”?
-
2023-04-11 07:13:45
-
- 百万粉丝!87 岁“触网”院士“想在最辉煌时潇洒退场”
-
2023-04-11 07:11:29
-
- 中国十大怪事真实故事(兵马俑2号坑诡异现象)
-
2023-04-11 05:02:42
-
- 中国十大古墓排名(我国十大文人古墓)
-
2023-04-11 05:00:38
-
-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十大古典名曲有哪些)
-
2023-04-11 04:58:33
-
- 中国十大古刹寺庙(中国名寺古刹排名前十)
-
2023-04-11 04:56:29
-
- 中国十大功夫排名(中国史上十大武功排行)
-
2023-04-11 04:54:24
-
- 中国十大房地产公司排名(2021年度10大地产企业)
-
2023-04-11 04:52:20
-
- 中国十大毒蛇国内毒蛇排行榜(眼镜王蛇榜上有名)
-
2023-04-11 04:50:15
-
- 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排行榜(中国很美的10个城市)
-
2023-04-11 04:48:11
-
- 中国十大宠物食品公司(中国宠物食品品牌排行榜)
-
2023-04-11 04:46:07
-
- 中国十大不敢公开的灵异事件(上海武康路一棵大树喷火事件)
-
2023-04-11 04:44:02
-
- 西方和东方的龙(东方和西方的区别)
-
2023-04-10 16:59:50
-
- 归国大小姐,“被迫”成为外贸老厂长
-
2023-04-10 16:57:34
-
- “强制报告”,捉住伸向孩子的“黑手”!
-
2023-04-10 16:55:18
-
- 外国政要密集到访,为什么是这座城?
-
2023-04-10 16:53:02
-
- 小牛电动难开进下沉市场
-
2023-04-10 16:50:47
-
- 三星长公主与 LV 长公主强强联手?韩国已成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穷到欠债吃
-
2023-04-10 16:48:31
-
- 长三角制定科创共同体联合攻关实施办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
2023-04-10 16: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