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加入北约后,北约难题来了
芬兰加入北约后,北约难题来了
4 月 4 日,北约成立 74 周年纪念日当天,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成为该组织的第 31 个成员国。
英国广播公司称,这是北约近代历史上最快的一次扩张。芬兰坚持了 70 多年的军事不结盟政策,从此走向终结。
当地时间 4 月 4 日,芬兰国旗在布鲁塞尔总部升起,与其他 30 个北约成员国的旗帜一起飘扬。
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我们国家不结盟的历史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时代开始了。
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看来,芬兰加入北约产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北约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彻底改变。
芬兰的国土面积仅 33 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 600 万,但和俄罗斯相接的边境线长达 1340 公里,是欧盟成员国中与俄罗斯边界线最长的国家。芬兰加入后,北约与俄罗斯的边界长度增加了近一倍。
在路透社看来,对此率先感受到紧迫感的,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居民。
圣彼得堡居民 阿莱克斯:这件事令人十分不愉快,我认为我们曾经是好伙伴、好邻居。芬兰加入北约没有什么好理由,我希望在这之后不要发生军事冲突。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决定。
圣彼得堡距离芬兰边境仅有约 150 公里的距离。 长期以来,驾车 4 小时即可抵达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是圣彼得堡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芬兰的巧克力和火腿一直受到俄罗斯民众的喜爱。每年也有不少芬兰人前往圣彼得堡参观游览,带回那里的香烟和烈酒。
而眼下,随着芬兰加入北约,整个波罗的海已经变成北约的内海,位于圣彼得堡地区的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一举一动都将处于信息共享的北约盟军的监视之下。
数十年来,圣彼得堡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便是通过贯穿南北的 R21 号交通要道保障北极圈内科拉半岛的战略物资补给。这条公路与铁路并行的道路绵延数百公里,几乎与芬兰东部边境线平行,其中绝大部分地域是人烟稀少的森林,最窄处相距芬兰边境不到 100 公里。
芬兰加入北约后,这条对俄罗斯而言至关重要的补给线从此面临北约的迫近威胁。
科拉半岛上,部署着俄罗斯的多个洲际巡航导弹发射设施。世界飞行速度最快的图 -160 战略轰炸机编队分布于岛上的多个军事基地,可携带核弹飞往欧洲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区。
而在摩尔曼斯克港驻扎的俄罗斯北方舰队,刚刚为其最新级别的核潜艇搭载了 " 海神 " 超级鱼雷,该鱼雷可在水下航行一万公里,对北美洲等沿海目标发起核打击。
英国皇家空军前少将 贝尔:北约扩张带来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会加剧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往非常重要的缓冲区不复存在,未来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将增加。
芬兰加入北约后,一旦俄罗斯与北约爆发冲突,圣彼得堡可能成为首先受到威胁的俄罗斯城市。北约很可能从芬兰通过卡累利阿地峡进攻圣彼得堡。而这正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于巴巴罗萨行动后借道芬兰突袭苏联的路线。
《外交政策》杂志也指出,眼下,北约正在对俄罗斯西部边界形成 " 环俄罗斯封锁带 "。
这一战略最早由 19 世纪美国军事理论家、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 · 马汉提出。该战略奉行 " 蟒蛇理论 " 的原则,即逐步包围和消耗敌国。苏联解体后,在美国的指挥下,北约通过不断东进的 " 封锁线 " 遏制俄罗斯的发展与复兴,同时防止俄罗斯与德国和法国的潜在和解可能。
北约的步步紧逼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警惕。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克里姆林宫认为这将进一步加剧局势的恶化,北约的扩张标志着对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侵袭,这迫使我们采取反制措施,以确保我们在战术和战略方面的安全。我们会密切关注芬兰局势,观察北约将如何在芬兰领土上部署武器系统和基础设施,根据相关情况采取措施。
眼前的局面不禁让人想起近百年前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爆发的 " 苏芬战争 "。
上世纪 30 年代初,虽然芬兰在大国冲突中执行不介入的政策,但却不断接受西欧的军事援助。据不完全统计,1935 至 1938 年间,英国向芬兰提供了价值超过 2 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德国则为芬兰空军援建了广泛的机场网。
1939 年年末,苏芬战争爆发。实力悬殊的战争只持续了四个月。
二战后,芬兰拒绝加入北约,在冷战中保持外交独立,走上经济繁荣之路。
德国历史学家 布劳恩:这一天不止是历史性的,而且是芬兰历史上的一个突破。芬兰是一个中立国,从我的理解来看,它在维持和平任务中取得了很多成功,包括举办了像 1975 年赫尔辛基会议这样的大型国际和平活动。这个时代已经终结了,为了什么,为了让更多的俄罗斯军队靠近边境吗?为了让边境两侧都部署核武器吗?现在他们说只有俄罗斯方面部署了新的核武器,但再过两三年看看是何情形吧。这又是欧洲紧张局势升级的一步,而不是走向和平的一步。
随着芬兰的入约,在去年 5 月与芬兰一道递交申请书的瑞典的处境显得有些尴尬。
4 月 4 日,在芬兰正式加入北约当天,瑞典国防部长琼森难掩急迫之情。
根据北约规则,任何国家想要加入北约,必须得到北约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同意。
对于瑞典的加入,有一个北约成员国并不欢迎。
今年 2 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再次表示,不会为瑞典加入北约 " 开绿灯 "。
土耳其总统 埃尔多安:不好意思,我早就说过,那些容许恐怖分子在他们的街道上招摇过市的国家,指望我们批准它加入北约,这是不可能。
埃尔多安的强硬态度,和被土耳其视为恐怖组织的库尔德工人党有关。
埃尔多安多次指责瑞典和芬兰等欧洲国家,就像 " 恐怖组织的宾馆 ",窝藏了许多库尔德工人党成员。
在芬兰签署备忘录承诺支持土耳其的反恐工作后,3 月 30 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批准了芬兰加入北约的申请。
相比之下,瑞典的态度更为强硬。瑞典前首相安德松,上台时曾承诺对库尔德人予以援助,一直没有答应向土耳其引渡 120 名库尔德工人党成员,瑞典加入北约的申请因此陷入僵局。
1 月 21 日,据法新社报道,库尔德工人党的支持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土耳其阻止瑞典加入北约。其间,丹麦极右翼政党 " 强硬路线 " 领导人帕鲁丹在土耳其大使馆门前焚烧《古兰经》。
很快,事件在穆斯林人口比例高达 90% 以上的土耳其引起轩然大波,反对瑞典的声浪还蔓延至伊朗、也门、伊拉克等其他伊斯兰国家。土耳其在当月便取消了瑞典国防部长琼森的来访。
但在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艾丁塔斯巴斯看来,这场争执并不仅仅与芬兰和瑞典有关。
艾丁塔斯巴斯表示,几乎可以肯定,埃尔多安总统认为这是表达他对现有北约成员国不满的好时机。
早在 1987 年就申请加入欧盟前身欧共体的土耳其,至今仍未被欧盟接纳。
土耳其民众 哈普特:作为盟友它们从来没有真正接受过土耳其,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其他国家。
而横跨亚欧,左右逢源的土耳其,也一直在寻找新伙伴。
2019 年 8 月,第 14 届莫斯科国际航天航空展览会上,埃尔多安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一起参观了 SU-57 战机,两人还一起吃了冰淇淋。
当年,不顾北约尤其是美国的反对,土耳其购买了俄制 S-400 导弹防御系统,为此,美国宣布制裁土耳其,将其踢出了北约多国联合参与的 F-35 战机研制项目,这也是美国第一次对北约盟友实施制裁。
今年 2 月,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表示,如果美国不尽快结束对土耳其的单边制裁,将考虑购买俄罗斯战斗机。
一边要忙着扩张招新,一边要应对内部分歧,除此之外,北约还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4 月 5 日,《政客新闻网》发文指出," 战时的北约就其秘书长人选陷入纠结 "。
多方消息指出,北约现任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决意在今年 9 月卸任。欧洲官员们必须在 7 月的北约年度峰会前做出决定,找到继任者。
目前欧洲成员国达成的共识是,下一任北约秘书长需要拥有担任欧洲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经历,是一个支持乌克兰的人,但又不能过于鹰派,不至于让欧洲国家因担心挑衅俄罗斯而感到害怕。更难的是,这个人必须得到 31 个北约成员国一致的支持、还须获得美国的认可。
但眼下,欧洲高级别官员普遍认可的最适合人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荷兰首相吕特都先后表示,自己不适合这一职位。
《政客新闻网》指出,鉴于当前欧洲复杂的局势,北约秘书长这一职位突然在政治上变得敏感而高调。对于谁能够代表自己的利益发声,欧洲国家各有各的盘算。
目前的潜在候选人——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英国国防部长华莱士、加拿大副总理弗里兰、罗马尼亚总统约哈尼斯和斯洛伐克总统查普托娃,都被认为不够理想。
比如,卡拉斯被认为过于鹰派,华莱士不是欧盟的圈内人,而加拿大和南欧国家在联盟内部一直被视为国防投资的落伍者。
在《外交政策》杂志看来,北约新任秘书长的难产与北约内部存在着一系列地缘矛盾、利益矛盾、防务安全矛盾不无关联。
英国与西班牙因直布罗陀主权争议,不时陷入紧张; 在乌克兰问题上,以德法为首的老欧洲国家,倾向于立即进行和平谈判,而亲西方的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则乐见莫斯科的某种 " 政权更迭 ";在防务领域,以法、德为代表的 " 老欧洲 " 追求欧洲防务一体化,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部分 " 新欧洲 " 更倾向接受美国的保护,两种立场的对立也让北约内部隐患重重。
欧洲内部陷入分裂,在美国看来却未尝不是好事。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全球战略顾问 米基利:近些年来北约一直在进行扩张行动,其核心是出售军事装备以建立前沿基地和获取情报的能力。
在去年芬兰递交入约申请书后,芬兰空军司令凯雷宁表示,芬兰将在 2026 年前斥资 100 亿美元,从美国购买 64 架 F35 战机,更换其全系战机,以增强北约东北部的防空实力。预期这批战机将被部署至芬兰最北端、位于北极圈内的拉普兰空军基地。
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 麦康奈尔:芬兰已经花费了 GDP 的 2% 用于军费,瑞典已经非常接近 GDP 的 2%,两国都有非常优秀的军队,比北约一些现有成员国的军力更强,两国的加入对北约来说是增值的。
而在英国《泰晤士报》看来,作为北约的 " 老大哥 ",美国一直希望德国和法国在防卫和外交问题上都按照美国主导的 " 北约标准 " 行事。
但作为欧洲大国,德法并不会乖乖听命于美国。
本周,在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 周年之际,继德国总理朔尔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开启中国行。
据《欧洲时报》报道,马克龙高度重视此访,其庞大的随行团队包括:前法国总理拉法兰、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法比尤斯、多位法国部长、60 多位法国知名企业负责人以及 20 多位文化界人士。
法国《世界报》指出,此次中国之行被认为是马克龙重建法国和欧洲作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 " 第三条道路 " 的努力。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们不应该使我们的经济脱钩,我们必须仔细审视它,并在真诚的战略对话中分享经济交流。
在欧洲积极推动 " 北扩 " 的同时,北约也加紧了向亚太国家的渗透。
据美国《军事观察》新闻网报道,北约计划于今年签署一份行动计划指南,包括针对 " 高强度 " 冲突和联盟责任区外冲突。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4 月 5 日,在布鲁塞尔出席北约外长会的日本外相林芳正表达了深化日本与北约合作的决心,这也是日本连续第二年受邀出席北约外长会。
此前一天,4 月 4 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与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代表举行了会谈,讨论在情报共享、网络防御、太空防御和打击虚假信息等方面扩大合作。
日本时事通讯社认为,种种迹象显示,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亚太化正在加速。
德国历史学家 布劳恩:北约说它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名不副实的,北约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 ,其主要焦点之一围绕着中国。北约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达成了新的协议,它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军事联盟。这可不一定是在创造和平,而是为和平与安全创造了许多难题。
德国历史学家布劳恩认为,芬兰加入北约是多年来欧洲安全架构的最大转变。
曾经承诺不东扩的北约,如今已完成了六次东扩。美国对欧洲国家的控制力甚至比冷战时期更强。不过区别在于,当年的美国在西方 " 小兄弟 " 们面前,算得上是慷慨的 " 大哥 ",如今则不分亲疏地要时不时薅一把欧洲的 " 羊毛 "。
此次北约的扩张,可以说是暴露了其内部的多重矛盾,这个冷战时期的军事组织未来将向何处去,也成了西方世界的一道难题。
(来源:央视新闻)
-
- 张家界四人跳崖事件背后,农村青年的生存困境亟待关注
-
2023-04-10 16:41:44
-
- 韩国著名影星自言曾因拍剧压力大到情绪崩溃时隔两年再接拍新戏
-
2023-04-10 16:39:27
-
- 中国古房中术十三式(中国古代房内秘籍)
-
2023-04-10 08:45:49
-
- 中国古代十大女将军(历史上的十位巾帼女将)
-
2023-04-10 08:43:44
-
- 中国古代十大猛将盘点(中国古代十大猛将排行榜)
-
2023-04-10 08:41:40
-
-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哪些(中国三大石窟是那三个)
-
2023-04-10 08:39:35
-
-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哪些(中国三大石窟是那三个)
-
2023-04-10 08:37:31
-
- 中国古代的各种兵器(中国古代兵器大全)
-
2023-04-10 08:35:26
-
- 中国古代的春宫图(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
-
2023-04-10 08:33:22
-
- 中国古代的10大酷刑(抽肠之刑灌铅之刑腰斩之刑)
-
2023-04-10 08:31:17
-
- 中国古代兵器排行榜前十名(中国古代十大冷兵器)
-
2023-04-10 08:29:13
-
- 中国古代10大宦官(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太监)
-
2023-04-10 08:27:09
-
- 报名从速!咩宝巡粤记 · 2023 广东文化和旅游优秀案例巡展火热征集中
-
2023-04-10 06:11:29
-
- 近期高发!男子在家发现黑影,凑近一看后背发凉……
-
2023-04-10 06:09:13
-
- 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最新回应!
-
2023-04-10 06:06:57
-
- 自热米饭中,竟发现 3 万多颗毒品!
-
2023-04-10 06:04:41
-
- 突然宣布:停用!永久关闭!
-
2023-04-10 06:02:25
-
- 全国人大代表韦庆兰:壮歌唱出两会“好声音”,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
2023-04-10 06:00:09
-
- 连休 5 天,高速免费!
-
2023-04-10 05:57:53
-
- 请记住他们!2022 年全国因公牺牲民(辅)警 487 名
-
2023-04-10 05: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