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报复性滑雪,还得再等等

2023-01-05 03:36 来源:秀网 点击:

报复性滑雪,还得再等等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开菠萝财经,作者 | 苏琦,编辑 | 金玙璠

"2023 年元旦,朋友圈被滑雪的人刷屏了。"

防疫政策调整之后,计划滑雪跨年的年轻人不少,Jessie 就是其中一位。为了避开人流高峰,Jessie 第一时间订好了元旦跨年的滑雪行程,并特意把行程提前了三天," 用光了 3 天年假 "。

往年 10 月中上旬,全国各大雪场就已准备营业,但 2022 年,直到 12 月中旬才等来了第一批 " 阳康 " 的客人。好在,随着雪友们纷纷开板滑雪,周末的雪场很快恢复生机,从业者们也忙碌了起来——滑雪教练、滑雪场民宿主的手机响个不停,雪具店老板已经开始为缺货犯愁。

为了 " 跑赢 " 同行,在雪季仅剩的两个多月里,从业者们为了吸引客源,不但开始更新抖音、小红书等社交账号,持续输出滑雪相关知识,还降价促销、增加代请教练和代订餐食等服务。

和往年循序渐进地增长不同,2022 年底、2023 年初的滑雪需求可以说是猛的一下爆发。但和旅游行业相比,滑雪行业的复苏进程比预想中要缓慢一些。

当前,不少雪友的身体状况还没有完全恢复,不适合剧烈运动。更主要的原因是,滑雪行业季节性明显,还没等彻底恢复,雪季就将在 2-4 月结束,北京到 2 月份结束,张家口崇礼到 3 月份,新疆能挺到 4 月份左右。" 不过,只有真正的发烧友才会去新疆滑雪,体验者基本到 2 月底左右就停止滑雪了。" 一位教练称。

留给从业者的时间不多了,但不管怎样,滑雪行业已经开始回暖,他们都期盼着,这股热潮能延续下去。

" 阳康 " 出动,报复性滑雪来了吗?

与往年 10 月下旬就开始的雪季相比,2022 年真正的滑雪高峰直到 12 月中旬才姗姗来迟。

12 月 17 日,资深滑雪爱好者 Bing 在北京南山滑雪场开板,并发了条朋友圈," 总算开板了。"

她的这次开板一波三折。11 月底,Bing 原本计划在崇礼开板,但她在出发那天突发高烧,随后检测出新冠阳性。直到转阴后的第 6 天,她才在南山开板,并全程带着 N95 口罩。

她回忆道,教练像迎宾员一样排成一排,但当时的南山滑雪场几乎没有客人。在某一趟缆车上,一位从广东来的雪友说,自己刚到北京就发烧了,一退烧就忍不住马上来滑雪。

等到 12 月底,Bing 去崇礼滑雪时,明显感觉到人流量比月初多了四倍不止,缆车和餐厅也基本恢复到需要等位的状态,但比起 2021 年的雪季,还差得远。

12 月初,鱼鱼在防疫政策调整后,迫不及待去崇礼滑雪,12 月底又去了一趟。她观察到,12 月底,在雪场还经常能听到咳嗽声,但看大家的状态,绝大多数人已经沉浸在自由滑雪之中。

在滑雪群里,Jessie 能感受到大家迫切想滑雪的心情。12 月之前,群友们还在低价出售提前购买的雪场季卡和转让民宿房间,而等到 12 月中旬,群里的画风则变成了拼车、拼房、组团元旦和春节前后去滑雪,或是请年假错峰去吉林和新疆滑雪。

多位雪友表示,虽然滑雪变得更方便了,但 2022 年雪季滑雪的成本更高了,有人开玩笑说," 可能快滑不起雪了 "。

从他们的实际支出来看,北京的雪场周末雪票(不含雪具)约为 360 元 / 天,加上交通和食宿费用,两天至少 1200 元起步;而要到崇礼滑雪,往返过路费和油钱约 500 元,周末雪票(不含雪具)约为 600 元 / 天,加上食宿,一个周末的单次消费要 2800 元起步。

对于需要租雪具、没有购买滑雪季卡的滑雪新手和单次体验者来说,成本更高。"2022 年雪季才算刚开始,到春节,食宿的价格还会涨。" 鱼鱼预估。

不过,由于多数人的身体状态还在恢复期,即使是愿意常去的滑雪发烧友也变得佛系了。很少有人一恢复就滑 " 白天 + 夜场 " 全场,多数是先买半天票滑滑看,视身体情况再定要不要继续,许多原本滑高级道的人,也改为先在初级道恢复肌肉记忆。这个雪季,雪友们也从过去的拼命考证、去外地滑雪、追求高阶等非常卷的方式,变成了 " 随便滑滑,不把自己搞那么累 " 的佛系滑雪。

另外,不少滑雪发烧友提醒,滑雪也要注意防护。他们中不少人去雪场住宿时,会做更充足的防护准备,准备好口罩、消毒喷雾、药和维生素、床单被罩、一次性毛巾等。

滑雪产业链,还在等春天

滑雪运动开始复苏,但产业链上的从业者们,心情并不轻松。

" 户外运动在 2022 年春夏非常火,原本以为滑雪在冬天能迎来又一个高潮,现在来看,2022 年的雪季显得有点静悄悄。" 星期五俱乐部主理人瑞瑞总结。

滑雪产业主要分为滑雪场运营、滑雪装备和滑雪培训三大类目。其中,滑雪场是最核心的一环。有数据显示,即使在滑雪行业最火热的 2021 年,国内大部分雪场仍处于亏损状态。

到 2022 年冬季,停摆的 2 个月对毛利本就不高的滑雪场造成了更大的运营压力。根据 Mob 研究院数据,国内滑雪场的毛利率平均约为 15%。以崇礼为例,雪场集中在 11 月 14 日 -19 日逐步开放,11 月 18 日起,北京到崇礼的高铁恢复运营。"但刚恢复时客流量有限,开新雪道也比较谨慎,2022 年雪季,国内雪场普遍提价 10% 左右,依旧很难回本。" 一位从业者称。

滑雪场周边的酒店、民宿等业态,自然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民宿主刘南在崇礼雪场附近经营着 30 多间民宿。他介绍道,从 12 月 23 日这周,客流量才慢慢恢复,订单量恢复到了 2021 年的七成左右。往年的客源多为南方过来度假和旅游的人,现在,京津冀的客户占到 80% 以上,而且多为滑雪发烧友,到春节期间,家庭出游者才开始变多。

" 崇礼雪场附近的酒店、公寓、民宿,为了抢客源,定价基本都不如往年高。" 刘南透露,往年 12 月以后就进入旺季,平日价格为 420-450 元 / 天,周末价格在 650-700 元 / 天,但 2022 年底,日常价降到 350 元 / 天,周末在 450-500 元 / 天。2022 年圣诞节甚至没有涨价,还是维持周末价格,元旦从 2022 年的 1000 元 / 天降至 700 元 / 天。

不过,刘南还是干劲满满,最近,他的手机电话铃声和微信语音电话的提示音不停响起。2022 年,刘南还增加了为房客代订教练和餐食的业务,前来咨询的客人越来越多," 整体上比较乐观,员工已经在 12 月初集体阳完,现在蓄势待发 "。

滑雪装备也是滑雪产业链上很重要的一环。滑雪发烧友一般会自购滑雪装备,奢俭由人,但配一套中高端的滑雪装备,起步价格就是两万。

瑞瑞介绍,星期五俱乐部通过线下活动促进线下门店的装备销售。她透露,12 月初,进店量大概只有 7 人 / 天,随着北京雪场的恢复,目前恢复到 20 人以上,但是同期单量相比 2021 年减少了 10%。

2022 年雪季之初,不论是俱乐部活动还是门店销量,都基本处于零订单的状态,瑞瑞只能一边安抚会员的情绪,一边发力线上网店,但快递的停摆也影响生意。

等到 12 月初,雪场恢复营业,瑞瑞原本以为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会下降,但实际看下来,会员们 " 新年添新衣 " 的仪式感还在。没有准备太多库存的门店,甚至进入了缺货状态,"有点措手不及,但也在全力恢复中。" 瑞瑞说。

在这条产业链上,教练是离滑雪者最近的人,也是对行情变化感知最直接的人。

11 月时,一位明星教练还对开菠萝财经表示," 有一些客户咨询,但能来雪场的人还不多,现在生意不好做 "。而等到圣诞节前再问,这位教练表示,课程已经排到了春节。

这个雪季,单板教练陈宇驻扎在北京渔阳滑雪场,她的学员订单也是从 12 月初开始恢复,并且排到了春节。不过,客源仍不稳定,"很多学员本来预订的是 12 月中旬,但因为‘阳’了或其他原因,不能确定时间。"

往年,陈宇还有一部分客源来自学生滑雪冬令营,这个雪季,她和同行的这部分生意大不如前。为了拉更多学员,陈宇选择学费打 8 折,她估计,2022 年雪季收入将同比减少 40%。后续,她的重心将放在考双板教练证上," 与其焦虑收入,不如多掌握一项技能,为来年雪季做准备 "。

滑雪从业者,盼下一个雪季

疫情三年,借着冬奥的热度,滑雪行业一度迎来爆发。

2020 年 -2021 年雪季," 滑雪热 " 初现苗头,各项基础设施和产业链上下游逐步完善;2021 年 -2022 年雪季,在冬奥会的加持下,滑雪的氛围越来越好,谷爱凌的 " 一跳成名 " 则让滑雪从一项小众运动成功破圈。到了 " 后冬奥时代 ",滑雪从业者们都对 2022 年 -2023 年的雪季抱以很高的期待,然而,等来的却是长达两个月的停摆。

和旅游业相比,2022 年 -2023 年这个雪季,滑雪行业尽管恢复得没有想象中快,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

美团数据显示,12 月以来,北京市 " 滑雪 " 关键词搜索量月环比增长 182%,滑雪订单量月环比增长 6 倍,近一周环比增长 2.8 倍,元旦期间滑雪场门票预订火热。携程数据显示,12 月 15 日至 12 月 21 日,北京滑雪相关酒店预订量环比上周增长 99%,滑雪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近一成。

多位从业者对今年雪季的预期是,打平就行、保持乐观、稳中求进。

刘南的民宿 2021 年只开了两个月,因为 1 月 4 日以后崇礼因赛事原因暂停对公众开放,但这两个月他就赚回了全年的成本。到了 2022 年,由于定价降低、入住率减少,直到整个雪季结束,可能才勉强打平。

瑞瑞认为,2023 年雪季收入持平没问题,但恢复到冬奥会那个阶段的火爆程度,可能性较小。" 希望 2023 年雪季,行业能正常运转,不断吸引年轻人入坑。"

刘南也认为,滑雪业 " 不会那么快复苏 ",与人们的身心状态、消费信心恢复速度有很大关系。

一个客观因素是," 阳康 " 之后,一些滑雪者感觉体力大不如前,会出现耳鸣、冷空气刺激鼻腔和肺部、畏寒、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不少滑雪群里,雪友们都在互相提醒注意心肌炎,家里有孩子、老人的雪友,也选择暂时不开板。

现在在学平花滑雪的 Bing,就明显感觉到体力不支。原来起跳能达到 20 厘米,现在只能跳 2 厘米;原来滑一趟能抡雪板从上抡到下,现在滑一趟抡三次就没力气了。" 阳康 " 之后,Bing 拍的 CT 显示肺部有肿大淋巴结,如果复查有问题,她将提前封板。

更主要的原因是,有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体验者,这部分人转化为稳定滑雪人口(平均每个雪季滑雪 4-5 次)人群的比例约为 3%。一些从业者观察到,2022 年,体验者们因为身体和价格等原因,普遍选择暂时 " 弃坑 "。

总的来说,和其他更为低门槛的大众运动相比,滑雪由于在场地、装备、技术等层面都有着更复杂的要求,也由此带来了更高的客单价和更高的出行成本,因此恢复起来更慢,留存率更低。

滑雪行业究竟能否恢复火爆并走向成熟,产业链上的从业者能否一荣俱荣,年轻人是否还会继续为滑雪这项运动烧钱,或许在下一个雪季到来时,才能得到答案。而现在,从业者们能做的,恐怕就是耐心等待。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 Jessie、刘南、鱼鱼、陈宇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