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head.htm
句库侠 > 社会 > 正文

​莫迪和安倍,是怎样一对 CP?

2022-10-05 22:17 来源:秀网 点击:

莫迪和安倍,是怎样一对 CP?

" 印度人想念安倍桑 ",9 月 27 日,在东京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国葬的印度总理莫迪,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时这么表示。

被 " 统一教 " 丑闻和天价葬礼费用蒙上厚厚阴影的安倍国葬,在日本国内遭遇 60% 以上民众的激烈反对,包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内的不少外国政要最终放弃来东京吊唁安倍。相比之下,没有出席英国女王葬礼的印度总理莫迪,这次却亲自来为安倍送行,算是给足了岸田面子。

为什么莫迪要来参加安倍的葬礼?

《印度快报》说,因为安倍是印度的好朋友,尤其安倍与莫迪,那是 " 特别融洽的关系 "。

2015 年,印度总理莫迪与安倍晋三在新德里。(《印度快报》)

莫迪 27 日对岸田说,安倍将印日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 我们的友谊在全球视野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印度人民记着安倍桑所做的所有好事。他们想念安倍桑。" 他还说,相信岸田作为安倍的继任者可以将印日关系 " 发展壮大并达到新的高度 "。

实际上,在安倍 7 月 8 日遇刺后,莫迪就令外界惊讶地宣布,在 7 月 9 日在印度为这位日本政治家举行为期一天的全国哀悼。他在推文上写道:" 今天,整个印度都与日本一起哀悼,在这个困难时刻,我们与我们的日本兄弟姐妹站在一起。"

莫迪和安倍到底是怎样一对 CP?

在 2006 年 -2007 年安倍第一次担任首相期间,安倍就访问了印度并在议会发表讲话。从他的第二个首相任期开始,他在 2014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和 2017 年 9 月三次访问了印度。安倍是任内访问印度最多的日本首相,没有之一。

再看莫迪,他作为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多次访问日本后,2014 年 9 月,莫迪作为总理选择日本作为他在邻国之外的首个外访国。在那次访问中,莫迪和安倍将印日关系升级为 " 特殊战略和全球伙伴关系 "。这种关系后来涵盖了从民用核能到海上安全、从子弹头列车到基础设施、从向东行动政策到印太战略等广阔领域。

2016 年,安倍政府在日本国内反核人士的强烈反对之下,与印度签署了核协议。这是日本首次向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出口核技术。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2007 年 8 月,安倍作为首相首次访问印度时,发表了著名的 " 两洋汇合 " 演讲,为他所谓的 " 印太战略构想 " 奠定了基础。但这个构想很长时间都遭到各方的拒绝。直到 2017 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添了一把火,让这个后来发展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的构想死灰复燃了。而这个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机制就成为西方公认的这位日本前首相对于地缘政治的 " 最大贡献 "。

《印度快报》27 日在报道莫迪与安倍的 " 友谊 " 时特别提到,自 2013 年以来,每次印度和中国发生边境对峙之时,安倍政府领导的日本 " 都与印度站在一起 "。印度和日本还计划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地进行联合开发项目," 以对抗北京的影响力 "。

不过,令安倍的继承者们感到有点沮丧的是,这次他们大张旗鼓地把安倍的葬礼升格成了 " 国葬 ",本来是想借安倍之死在国内民众这边捞点同情分,同时跟国外政要搞一波葬礼外交。

没想到是两头落空。最让日本政府耿耿于怀的是,作为安倍最大的 " 外交遗产 " ——四方机制,印度总理莫迪来了,澳大利亚新总理阿尔巴内塞也来了,唯独美国只派了副总统哈里斯来。

福克斯电视台说,日本有电视评论员抱怨,拜登总统未能出席安倍晋三的国葬,是没有把 " 四边机制 " 看得很重要,是 " 向中国发出了脆弱的信息 "。

说句公道话,拜登在忙中期选举呢,哪能顾上这么多。

其实,安倍该不该享受国葬待遇这件事,从一开始闹起来,西方媒体就注意到:安倍在日本不像他在西方那么受欢迎。关于安倍的 " 外交成绩 ",在日本国内宪法专家、日本庆应大学名誉教授小林节批评说,除了不断增加外交费用,安倍政府在 " 北方四岛 "(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问题、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重要议题上," 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

安倍的 " 外交遗产 " 到底给日本带来什么?需要时间来评判。

而当安倍桑在一场不名誉的争议和纷扰中离开这个世界后,莫迪与日本之间的友谊又能走多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right.htm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