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武汉光谷,诞生三体的地方

2022-12-18 23:55 来源:秀网 点击:

武汉光谷,诞生三体的地方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 小军哥,编审 | 时光,编辑 | 时光

这是一束国人期待已久的科幻之光。

12 月 10 日,《三体》国产动画在哔哩哔哩全网独家上线,开播首日播放量便突破 1 亿大关。该片自 2018 年着手筹备,到 2022 年 12 月定档开播,这束光让国人整整假 " 追 " 了 5 年时间。

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了解,《三体》动画改编自刘慈欣创作的同名科幻小说,而让该片脱离 " 母体 " 成功上线的公司艺画开天更大有来头。这是一家创建于 2015 年的动漫科技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区。

起底艺画开天,仅用 7 年时间创造 25 亿估值

艺画开天,全称为武汉艺画开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5 月,总部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中国光谷),由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阮瑞与合作伙伴董相博、陈威联合创立。

2015 年,阮瑞从北京回到老家武汉,拿着三七互娱给的种子轮投资,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注册了艺画开天,开始了原创动画创业之路。艺画开天成立四个月后,《疯味英雄》在 B 站上线开播,便凭借精湛的制作水平和超预期的播放量,一举跨入国内一线动画制作公司的行列,获得 B 站和腾讯等众多资本的关注。

2017 年 3 月 31 日,艺画开天发布了《幻境诺德琳》预告片,并于同年 5 月 2 日在腾讯和 B 站播出。在延续前作的的基础上,《幻境诺德琳》以单片 34 分钟时长和电影级的质感开创了国产动画先河。由于各种原因,在更新一集之后便遭 " 雪藏 "。时至今日,这部堪称 " 一集封神 " 的动画在 B 站的播放量高达 800 多万。

请输入图说

2019 年初,B 站再次向艺画开天抛出橄榄枝,邀请其参与《三体》动画的改编。此时,艺画开天旗下的另一部重磅作品《灵笼》正进入后期制作中。2019 年 6 月,B 站在上海举办的 " 哔哩哔哩十周年 " 活动上,正式宣布启动《三体》动画改编项目并首发了由艺画开天团队制作的概念 PV 片。超级震撼的动画特效,当即风靡 B 站、迷倒弹幕。

就这样,成立不到 4 年的艺画开天成为了《三体》制作方和联合出品方之一。同年 7 月,原创末日题材 3D 动画《灵笼》在 B 站开播,仅凭几支动画概念视频,并创造了多项国产动画片纪录: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 13 万,追番人数高达 300 多万,是 B 站首部未开播就破百万的国产动画。2019 年 9 月,《灵笼》还斩获了国内动画著名奖项 " 金龙奖 "。

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截至目前,在 B 站 " 国创区 " 总播放量超过 5 亿次的番剧共有 9 部,其中原创 IP 有 2 部,而全 3D 制作的只有艺画开天的《灵笼》。最新数据显示,《灵笼》播出至今,在 B 站超 5.6 亿次播放,880 万人追番;全网传播超百亿,成为国内第一部播出前回本的动画剧作品。

从《疯味英雄》到《幻境诺德琳》,从《灵笼》再到《三体》,仅用 7 年时间,艺画开天便在动画剧领域成功上位,成长为不折不扣的资本宠儿。2015 年成立以来,先后获得获得了三七互娱、腾讯、B 站和天图资本等多轮联合重注,并在今年初获得腾讯的持续加注,融资后估值高达 25 亿。

据艺画开天工商信息变更显示,本轮腾讯旗下投资实体林芝利创持股比例增加 16.22%,共计持股 29.4%,本轮注资近 4 亿元。目前,该公司员工已超 400 人,在广州、上海设有分支机构。伴随着《三体》上线热播,收入规模和商业人气还将持续增长。

武汉光谷,诞生《三体》的地方

艺画开天 CEO 阮瑞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选择在光谷创业,除了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外,主要基于光谷有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和高校人才补给,且地方政府对文创产业非常支持。目前,艺画开天的核心创始团队的主要职场仍在武汉。

光谷,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总规划面积 518 平方公里。于 1984 年开始筹建,1988 年创建成立,1991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2001 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别称 " 武汉 · 中国光谷 ");2009 年被国务院特批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经过 30 多年发展,光谷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千亿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1 年光谷 GDP 突破 2400 亿元,同比增长 16.8%,占全武汉 GDP 的 13.6%,占湖北省 GDP 的 4.8%,高新技术产值占 GDP 比重达 53.7%;企业总数突破 11 万家,上市公司 54 家,百亿级规上工业企业 6 家。

十二五时期,在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光谷借助园区高新技术平台和人才资源优势,挂牌成立了光谷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开启了专注于发展湖北动漫游戏、数字出版、信息传媒、互联文化等文创企业的区域孵化模式。2012 年,被中宣部、科技部等 5 部委认定为 " 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

2014 年,光谷在全国率先出台 " 文科十条 "。2017 年,光谷就文科产业政策发起了国内首个产业 " 政策众筹 ",修订出台了 " 新文科十条 ",有力推动了光谷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蓬勃发展,涌现了斗鱼直播、盛天网络、传神语联网、两点十分、麦塔威、太崆动漫等一批知名企业,吸引今日头条、软通动力、腾讯科技等一批头部企业落户。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光谷先后建成光谷软件园、武大科技园、华工科技园、软件新城、阿尔法文创园、民大智慧文博产业园、长江数字文化中心等一批专业园区和文化科研平台,并成功创建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化基地、中国东湖广播影视媒体内容基地、国家级广播影视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光谷聚集了湖北省 70% 以上的动漫游戏企业,拥有 1 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4 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 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23 家国家动漫企业,42 家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及园区,10 家武汉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和园区。2018 年,光谷动漫游戏行业总产值达到 85 亿元。

近年来,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推动下,光谷先后出台了《文化科技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关于实施 3551 光谷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放宽市场准入九条措施》等惠企政策,连续举办中国数字创意科技展暨中国游戏节、阿里巴巴创客大赛、中国青年电子竞技大赛等 40 余场赛事和企业活动,有力促进了直播电竞、文漫影游、光影互动体验等光谷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在优质政策土壤滋养下,光谷文化产业不仅实现了逆势上扬,还加速了更多文化科技企业向光谷聚集。2020 年 12 月,新建成的北辰 · 光谷里(光谷文创基地二期)获批授牌 " 中国(湖北)网络视听产业园 ",聚集并辐射了 2000 余家网络视听关联企业。其中,包括尚德机构、百胜中国、动游科技、灵动在线、小象互娱等近 130 家数字经济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光谷共有规上文化企业 216 家,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总额的 40% 以上。其中,文化上市公司 4 家(盛天网络、当代明诚、直播优选和斗鱼网络),新三板上市企业 15 家,瞪羚企业 60 多家。2021 年,光谷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达 28.05 亿元,成功入围第 2 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另有 5 家光谷文化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竞争新赛道,光谷还有很长路要走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 " 光谷造 "《三体》动画上线当天,光谷元宇宙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并发布了《光谷打造科幻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将以建设光谷 " 三体 " 科幻产业基地为支撑,打造全国科幻创新高地。到 2025 年,培育形成百亿级科幻产业链,引进培育 100 家科幻产业领军企业,形成 100 个标杆性科幻应用场景。

尽管目前光谷数字文化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长沙等头部城市相比,无论是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还是文化科技综合实量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短板。为此,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分析认为,在数字文化产业新赛道上,光谷要实现 " 追光突围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是从政策层面讲,光谷并不占先发优势。

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自 2021 年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以来,除国家部委层面外,先后有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河南等 14 个省份和 28 个城市发布了元宇宙相关扶持政策和行动计划。例如,今年 8 月,中关村科技委员会联合北京科技委等部门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 年)》提出,3 年内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以文旅内容为特色的元宇宙应用示范区。

在实操层面,早在 2017 年 4 月,中关村管委会就联合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并石景山区设立了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2020 年 11 月,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在首钢园正式挂牌(请参考文化产业评论前期推文:中国首个科幻产业园区,为何选择石景山首钢?)。

截至目前,石景山首钢园已吸引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腾讯、当红齐天、天图万境、未来事务管理局、小米、百度、科大讯飞等 20 余家科幻企业入驻及相关项目落地," 科幻 + 文学 "" 科幻 + 影视 "" 科幻 + 游戏 "" 科幻 + 旅游 "" 科幻 + 智造 " 五大领域布局基本形成。

二是从基地建设方面看,光谷文科领域还有短板。

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目前,在中宣部、科技部等 5 部委认定的 3 批次 39 家集聚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武汉东湖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与杭州、广州、深圳南山、长沙马栏山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还有较大差距。

今年 4 月,科技部、中宣部联合相关部门对前三批 39 家集聚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估结果通报显示,在 39 家集聚类示范基地中,有 4 家为优秀,27 家合格,另有 8 家被要求整改(请参考文化产业评论前期推文:深度解读为什么整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绩效评价)。

其中,4 家优秀基地分别是杭州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广州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深圳南山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例如,目前深圳南山区数字文化产业在全国领先,其中游戏产业营收超千亿元,约占全市 80% 以上、全省 50% 以上、全国 40% 以上,规上企业超 100 家,年营收 1 亿元以上的有 30 余家。

三是从区域发展指数看,与长沙相比仍有差距。

从全国范围看,截至 2019 年,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科技产业领域,远远领先东北与中西部地区,其产业营收约为 7.25 亿元,占到全国文创营收 79%;而以长沙为代表的中部地区文创产业营业收入约为 1.35 万亿,占全国文创营收 15.7%;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文创营收约 0.81 万亿,占全国文化产业营收 8.7%;东北地区约 0.08 万亿,仅占全国 1.2%。

2019 年区域文创产业营业收入分布图(图源:掌中云游)

就中部地区城市而言,最具代表性当属长沙和武汉两个网红城市。但从两市文创产业实际产值来看,武汉与长沙还有不小的差距,例如 2019 年武汉文创产业产值为 825.2 亿元,而长沙则为 1147.3 亿元。再看文创产业核心园区,今年前三季度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预计实现企业营收 440 亿元,同比增长 11%;而光谷文创产业营收入约在 350 亿左右,同样存在小幅差距。

综上分析可见,未来一个时期内,光谷不仅要面临全国头部文化产业园区高速发展的压力,还将直面近邻长沙 " 中国 V 谷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快速崛起的竞争。因此,光谷要实现 " 追光突围 ",必须把握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做大做强优势文科产业,补齐规模化、国际化不足的短板。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