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小米 13 标准版的徕卡影像究竟有多邪乎?

2022-12-15 17:51 来源:秀网 点击:

小米 13 标准版的徕卡影像究竟有多邪乎?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纠结了好久,是先说小米 13 的影像系统,还是先说小米 13 的性能表现?

按理说现在评测一款 " 标准版 " 手机,无外乎就是从外观、拍照、性能老三样来测,因为多数标准版机型实在是过于平庸。多数厂商对于标准版手机几乎就是作为 " 阉割版 " 来发布,从配置来看和 " 大杯 " 都有明显差距,就更不用和超大杯来对比了,省得自讨没趣。

以目前手机市场来看,各个厂商在自家旗舰产品系列上进行不同配置、不同价位区间的分类是司空见惯的,从厂商角度来讲,这样能尽可能覆盖到不同消费人群,除了能够带来不错的利润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家产品的占有率。

图源:品玩 lzh 摄

但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可不一定是好事儿,同一产品系列不仅名称不同,配置也是差的十万八千里,就拿手机中最关键的处理器来讲,很多厂商在 " 大杯 " 上才能看到性能最强的旗舰芯片,而在 " 中杯 " 标准版上就会偷偷缩水,问厂商为什么这样做,通常的回答就是 " 受限于成本 ",才会采用和超大杯不一样的策略。

而这几天把玩的小米 13 标准版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在影像和性能表现上和市面上所谓的 " 标准版 " 有着明显不同,可以说它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成为 " 标准版 " 标杆一般的存在,为后续机型做个 " 参照物 "。

不论是横向和其他品牌标准版对比,还是纵向和 13 Pro 比较,在消费者最关心的 " 三大 " 重要选购因素上,都有 " 阶跃 " 式提升。

其一,在影像方面,小米 13 全系标配了一颗 75mm F2.0 光圈的徕卡长焦镜头,同时配备 OIS 光学防抖。我认为未来 13U/SU 有极大概率也会标配这颗镜头。

其二,在性能方面,小米 13 搭载高通最新旗舰处理器 8 Gen 2,配合 MIUI14 的全新光子引擎,在流畅度方面有了提升。

其三,小米终于明白应该如何做好 " 小尺寸 " 机型的手感,也知道如何把小尺寸机型做得更为紧致。

想了半天,还是先和大家聊聊影像部分。

75MM 镜头

这次小米标准版的影像系统还是很有意思的,除了和徕卡合作,带来了相比 12 系列更出众的硬件和算法外,还带来了一个 " 杀手锏 ",这部分我放在后面讲。

图源:品玩 lzh 摄

如果跳脱开小米系列,往 " 外 " 看看做个横向对比,小米在数字系列标准版上没有搭载 " 凑数 " 镜头才是更值得关注的,这在 " 中杯 " 上确实难能可贵,因为目前绝大多数 " 旗舰入门 " 款机型虽然在镜头数量上一点不落后,但看参数表就会发现,依旧还在使用 200 万微距,200 万人像这样的镜头,对于大众用户来讲意义并不大。

图源:品玩 lzh 摄

这次小米 13 标准版影像系统是由一颗 15mm F2.2 光圈的 1200 像素徕卡超广角 + 一颗 23mm F1.8 光圈的 5000 像素支持 HyperOIS 超级光学防抖的 IMX800 主摄 + 一颗 75mm F2.0 光圈 1000 万像素支持 OIS 的徕卡长焦组成的,没有一颗凑数镜头。

图源:品玩 lzh 摄

目前绝大多数标准版机型都不会搭载长焦镜头,要想实现 " 变焦 " 基本都是通过主摄裁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变焦更顺滑,但裁切下的画质就有点惨不忍睹,再怎么通过算法提升也只能数码去噪,涂抹严重不说还会降低画面整体的解析力。

而厂商只有在 " 超大杯 " 这样的旗舰机上,通过加入潜望镜头来提升远景摄影体验,画质虽然上去了,但手机的重量直线上升,影响手感又费钱。

既想要不错的长焦效果,又不想让机身过于厚重,到底有什么解决方法?

这就不得不再提到小米和徕卡的联合研发合作,除影像技术和算法影像之外的另一大 " 学不来 " 的优势,就是把徕卡经典的焦段引入到手机,这样既解决了长焦问题,还带来了个性化摄影体验。

比如这次的 75MM 等效焦段的加入,通过达到 32° 的宽阔视野在距离人像一米时,只需要后撤几步就可以拍摄半身像,除了拍摄人像外,也可以为其他场景带来非常舒适的取景构图。

75MM 焦段 图源:品玩 lzh 摄

75MM 焦段 图源:品玩 lzh 摄

75MM 焦段 图源:品玩 lzh 摄

75MM 焦段 图源:品玩 lzh 摄

另外这次主摄也搭载了被友商广泛应用在 " 大杯 " 机型上的 IMX800,此外小米也是把 12SU 的旗舰影像硬件下放到 13 系标准版,比如 7P 非球面镜、防眩光专业镀膜、新型环烯烃材料以及 HyperOIS 超级光学防抖技术等等,确实让标准版也拥有了旗舰影像水准,再配合 12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就能覆盖到 15mm-23mm-46mm-75mm 这样的摄影 " 黄金焦段 ",确实为预算不足,想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摄影体验。

加之利用小米影像大脑基于它强大的运行效率和扩展能力,除了支持 RAW 域计算摄影,利用并行运算管线来大幅度提升拍照速度外,还利用异构化图形处理能力实现了 CyberFocus 万物追焦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抓拍速度和即拍即得的体验。

和徕卡合作,必然少不了徕卡 " 德味 ",经过半年调校,小米 13 中的色彩会跟 12SUltra 完全一样吗?

图源:品玩 lzh 摄

图源:品玩 lzh 摄

图源:品玩 lzh 摄

对于我这种喜欢浓墨重彩风格的用户来讲,小米 13 的 " 徕卡经典 " 和 " 徕卡鲜艳 " 还是延续了之前的风格,并且在编辑中的 " 徕卡滤镜 " 中也取消了暗角设定,这就让整个色彩表现的 " 德味 " 并不那么重,感觉要比 M10/11 的现代徕卡风格还要再淡一些,但这样做也能符合更大众化的口味,毕竟油润的要溢出的高饱和度色彩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得来的。

那在夜景方面的效果如何?还是直接用样张来说话吧。

图源:品玩 lzh 摄

图源:品玩 lzh 摄

图源:品玩 lzh 摄

图源:品玩 lzh 摄

图源:品玩 lzh 摄高通 8 Gen 2 能让我愉快畅玩《使命召唤 战区手游》吗?

我在上边也提到,第二大 " 阶跃 " 升级就是处理器,毕竟要让镜头之间调度顺滑且为小米影像大脑提供充足 " 脑力 ",性能始终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目前这是首款官宣的搭载第二代骁龙 8 旗舰的机型,所以我们有必要聊聊性能,这代处理器基于 Cortex-X3 的 Kryo 超大核,主频达到了 3.2GHz,与骁龙 8+ Gen 1 的频率相同,大幅度提升了单线程性能。

但相同的频率不代表有着相同的体验,这次骁龙 8 Gen 2 在架构上进行了调整,从早前的 1+3+4 的架构变成了 1+2+2+3 的架构,四个性能核心(2 x Cortex A715 + 2 x Cortex A710),频率均为 2.8GHz,三个能效核心 Cortex A510,频率为 2.0GHz。

图源:品玩 lzh 摄

由于 Cortex A715 取消了对 32 位应用的支持,仅支持 64 位应用,所以性能核采用了 Cortex A715+Cortex A710 的组合方式。从官方信息来看,新处理器的性能提升高达 35%,能效提升了 40%。

另外小米 13 在标准版中就搭载了采用全新 LPDDR5X 内存,峰值频率达到 8533Mbps,通俗点讲就是打开大型软件游戏速度会更快,并且全系标配的 UFS 4.0 闪存,可谓十分良心了。

图源:品玩 lzh 摄

为了探索小米 13 标准版性能到底怎样,我这边将会采用一种新方式来测试,分别测试经过深度优化的《原神》和还没有任何优化,但是对手机性能有足够高要求的《使命召唤 战区》。

前者没什么好说的,已经是属于手机性能测试 " 标配 ",而后者这个游戏目前刚刚开启公测,画面直接暴力移植自 PC,截止到发稿时候也没有厂商优化,因此还是可以直接看出第二代骁龙 8 性能到底怎样。

动视版使命召唤可以维持在 45 帧稳帧运行 图源:品玩 lzh 摄

图源:品玩 lzh 摄

可以看到,《原神》游戏可以稳定在 58-60 帧之间 图源:品玩 lzh 摄

不难看出,8 Gen 2 不管是在跑分还是游戏表现,依旧是目前性能最强的 SOC,其实 8 Gen 2 在处理这些游戏时有点大材小用,还好高通已经在这代处理器中支持了光追,但目前还没有提供《暗区突围》这样已经优化好的游戏,像《使命召唤 战区》这么大的游戏 IP 摆在面前,相信未来会掀起一波 " 光追热 "。

小米 13 标准版玩主视角射击游戏,按键布局就显得促急了 图源:品玩 lzh 摄 " 标准版 " 的自我修养

对于一款标准版来讲,影像和性能 " 同时抓 " 确实能够进一步拉近和高端旗舰的距离,从这代小米身上,我们也看到了 " 阶跃 " 式的升级,此外还有一个之前并没有引起足够高重视的问题,这次也引起了小米重视。

那就是什么形态的小尺寸手机才能称得上 " 握持舒服 "?

小米 13 整机仅有 189g,7.98mm 机身的厚度,搭配这块 6.36 英寸的屏幕单手握持非常舒服,此外,MIUI 14 通过 " 剃刀计划 " 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流畅度,单手滑动的爽快感提升,这就叫舒服。

图源:品玩 lzh 摄

并且这一代小米 13 的后盖采用了 " 科技纳米皮 " 的全新材质,相比普通的 PU 大幅度提升了抗污能力,你甚至可以将手机背面当成一个简易的 " 待办清单 ",在任务完成后只需要用纸巾或者橡皮就能将笔记擦的干干净净。

出色且接近 " 超大杯 " 的影像体验、顶级的处理器带来的流畅体验以及轻薄机身带来的握持感,构成了小米 13" 标准版 " 的自我修养。

似乎这些年小米手机给大部分人的印象是用料扎实,但设计品牌辨识度和精致性还不够,确实没错,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在之前我分享过小米的 civi 系列,就曾对这款手机给出了相当高评价,"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认为这是一款既能满足线上部分人群对功能差异化需求,又有线下价格方面、外观方面优势的小米手机。"

相信这款对手感和体积大小厚度都很考究的机型,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也会成为小米线下手机的颜值担当,小米 13 虽然整体变 " 方正 " 不少,但依旧是有 civi 的灵巧质感,而用户选购手机离不开的,最直观的感受也脱离不了 " 好不好看,握着舒不舒服 ",这正是用户除了硬件性能之外最重要的购机因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