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李一男造车,倒在临门一脚

2022-12-06 02:50 来源:秀网 点击:

李一男造车,倒在临门一脚

12 月 3 日,一篇关于 " 牛创新能源倒闭 " 的报道出现在多个微信群里。当旁人忙着 " 吃瓜 " 时,支付意向金的自游家准车主不淡定了。半夜 11 点,一位注册用户在自游家的 App 里发布了一条状态:真有变动了来个信我早做打算。而在这个 App 里,已经有数位用户晒出了成功支付意向金的订单截图。

10 月初,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带着自游家 NIUTRON 首款车型 NV 亮相发布会。发布会前不久,牛创新能源宣布,公司正式更名 " 火星石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火星石科技 ")。仅过去了两个月,这家处在量产和交付前夜的造车新军,就陷入了 " 倒闭 "、" 破产 " 的传闻中。

目前,大乘汽车位于常州市的金坛生产基地,是自游家唯一的新车生产地。多位来自常州生产基地的自游家员工向车市物语证实," 已经开始分批次办离职手续了,目前主要是生产基地的员工,公司计划是全部清退 "。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 5 月份,李一男在访谈中被问到 " 造车这条路,如何走不下去了怎么办。" 他说," 至少我们要留下最后一笔钱,付遣散费,N+1,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谁承想一语成谶,在新车量产前夜,先到来的竟是团队解散 ……

大乘资质不保?

关于自游家与大乘汽车的分工与合作,在 10 月份的新车发布会上,title 已经变更为 " 火星石科技创始人 " 的李一男是这样解释的:火星石科技在软件、智能、三电等前瞻技术领域赋能大乘汽车,共同提高整车和智能软件水平,自游家 NV 将在大乘汽车的常州金坛工厂生产。李一男还强调,双方是深度合作关系,共同研发量产产品。

10 月份新车发布会上的李一男图源:网络

对于一开始就把总部和工厂选在大乘汽车金坛基地的牛创来说,依托大乘汽车的资质造车,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车企,都是通过海马、江淮等企业代工生产的方式入局造车。

但是与海马、江淮等代工车企不同,大乘汽车身背巨额债务濒临破产。工信部曾在 2020 年发文,对于停产 24 个月以上的新能源车企,再次生产需要经过工信部的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可能会被撤销资质。对于自 2019 年就陆续传出 " 资不抵债 "、" 停工停产 " 等负面消息的大乘汽车来说,自然也不会有例外。

今年 7 月,一位接近大乘汽车的消息人士向车市物语透露:常州的大乘工厂想要重新开工,需要接受主管部门的核查。核查需要时间,而这占用的,恰恰也是自游家的时间 ……

上图:摄于 2021 年 12 月 下图:摄于 2022 年 7 月 图源:车市物语

" 为了保住大乘的资质,推进复工复产,今年常州生产基地以大乘汽车的名义新招了很多实习生以及劳务派遣员工,不过工资是由李一男这边来发。" 一位自游家的员工向车市物语透露,双方都很清楚,对于深度绑定的两家企业来说,只有先保住大乘的资质,才能继续走下一步。

然而一晃半年时间过去了,资质问题始终没有着落。" 最近总有江浙一片的猎头给我们打电话,大概意思都是‘听说你们那边黄了,考不考虑其他的工作机会’。" 一位常州基地的自游家员工透露。摆在李一男面前的无非就是两个选择," 要么搬家继续,要么彻底拜拜。" 他如此形容道。

谁是李一男的 Plan B?

" 一切来得太突然了,8 月份的时候,技术中心和制造基地还在对外公开招聘。相当于,很多人刚进公司没多久就被辞退了。" 一位自游家的员工透露,他推测现在清退生产基地的员工,很可能是依托大乘资质造车这条路走不通了。

诚然,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摆在面前: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小米董事长兼 CEO 雷军曾宣布,要投入 1000 亿元造车。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评价道,50 亿和 1000 亿都不是事儿," 关键是浪费你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值多少钱?" 他说,丢失 3 年或者 4 年的时间,那么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而对于自游家来说亦是如此,距离量产就差临门一脚,资质却悬而未决。李一男等不起了,只能壮士断腕另谋出路。

" 除了生产基地的员工,其他部门像研发和零售等岗位,目前还没有大规模裁员。" 一位自游家的员工透露,公司没有正面回应 " 倒闭 "、" 破产 " 的说法,线下门店基本没受影响。笔者近日联系到北京一家自游家门店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北京的门店正常营业中,首款新车自游家 NV 预计年底 12 月 31 号前完成交付。

" 新车都已经上市且有用户预定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找一家有生产资质的工厂,把车子生产出来。公司内部有消息称,李一男正和山东国金汽车商谈‘代工’的事。" 一位自游家员工向车市物语透露,虽然清退了生产基地的员工,但李一男并没有彻底放弃造车的尝试。

自游家一线下门店图源:自游家 App

而对于自游家来说亦是如此,距离量产就差临门一脚,资质却悬而未决。李一男等不起了,只能壮士断腕另谋出路。

" 除了生产基地的员工,其他部门像研发和零售等岗位,目前还没有大规模裁员。" 一位自游家的员工透露,公司没有正面回应 " 倒闭 "、" 破产 " 的说法,线下门店基本没受影响。笔者近日联系到北京一家自游家门店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北京的门店正常营业中,首款新车自游家 NV 预计年底 12 月 31 号前完成交付。

" 新车都已经上市且有用户预定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找一家有生产资质的工厂,把车子生产出来。公司内部有消息称,李一男正和山东国金汽车商谈‘代工’的事。" 一位自游家员工向车市物语透露,虽然清退了生产基地的员工,但李一男并没有彻底放弃造车的尝试。

重新开始

不管是换地继续还是彻底拜拜,都绕不开 " 前期投入打水漂 " 的后果。" 第一辆车还没开始卖,第二款车型的项目都快要进厂了,现在生产基地清退,所有的新项目都停滞了。还是比较可惜的。"

显而易见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正在收紧,对于没有赶上前几波造车浪潮的跨界者来说,资质问题已经不是找家企业代工那么简单。以 " 财大气粗 " 官宣 1000 亿元造车的小米为例,自 2021 年以来屡被传出在资质申请上受阻。

因此,手握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双资质的大乘,自然不甘心在资质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沦为配角。虽然濒临破产的大乘汽车被几百件法律诉讼,和近三百份限制消费令缠身,但是与自游家的合作,或许是其创始人吴潇能抓住的重回江湖的机会。

大乘汽车董事长兼 CEO 吴潇图源:网络

消息人士透露,自游家与大乘双方曾多次就大乘汽车的债务问题展开过谈判。在拉扯与博弈中,债务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当时自游家线下门店里的展车,有的车尾是 " 自游家 NV",而有的是 " 大乘汽车 NV"。

但李一男还是做出了一些让步,10 月份,他将牛创更名为火星石科技后,连带着 " 自游家 " 的商标也转到了大乘名下。也就是说,李一男关联的火星石科技与自游家、NIUTRON 品牌划清了界限。表面上看,大乘汽车在双方的合作中只起到了 " 代工 " 的角色,但资质与品牌都归属在其名下。

" 因为资质的事儿,一直退居幕后的老爷子(吴潇之父,众泰汽车前董事长吴建中)甚至亲自出面协调。" 一位接近大乘汽车的消息人士透露。眼见着双方共乘之船或将沉没,李一男与吴氏父子,都在努力求索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 如果自游家放弃大乘重新找代工厂,流程再走一遍,这么折腾下来,本就不领先的配置,到明年就真的落后了。" 多位自游家员工在与车市物语的交流中提到。正如王传福所说,浪费时间错过机遇比浪费钱可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车市物语 "(ID:autostinger),作者:张凌霄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