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社会 > 正文

​“侥幸”上市的涉核酸公司,42 亿市值有多少是疫情撑起的?细节曝光

2022-12-02 14:31 来源:秀网 点击:

“侥幸”上市的涉核酸公司,42 亿市值有多少是疫情撑起的?细节曝光

来源:北京商报

涉核酸检测企业近期处在了舆论的风暴中心,相关扎堆 IPO 企业更是引发了市场不断热议,已经上市的康为世纪(688426)则有些 " 侥幸 ",赶在监管层严查前在今年 10 月 25 日登陆了科创板。纵观康为世纪财报表现,疫情暴发后公司业绩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在这背后新冠相关产品和服务贡献了过半营收。"897.2 万元、1.08 亿元 ",这是康为世纪 2019、2020 年的净利表现,对比之下更能显现出疫情对公司业绩的提振。如果没有核酸业务,康为世纪的 42 亿市值还能得撑起来吗?

靠什么撑起 42 亿市值

康为世纪 42 亿市值背后,新冠相关产品和服务功不可没。

近期,涉核酸检测企业成为了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沪深交易所也发声称,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之后,相关企业翌圣生物在 11 月 23 日被取消了上会审核,而这也被视为监管层开始严 " 卡 " 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的信号。

截图来自东方财富股吧

与这些涉核酸检测 IPO 企业相比,康为世纪则较为 " 侥幸 ",赶在这波严查前登陆了 A 股市场。

截图来自东方财富数据

今年 10 月 25 日,康为世纪登陆科创板,公司发行价 48.98 元 / 股,不过上市首日破发,之后的几个交易日公司股价迎来一波大涨,最高曾触及 57.3 元 / 股。截至 11 月 30 日收盘,康为世纪收跌 4.54%,股价报 45.46 元 / 股,总市值 42 亿元。

42 亿市值背后,康为世纪靠什么撑起?

据康为世纪介绍,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分子检测核心环节完整业务布局的生物科技企业,核心产品包括分子检测酶原料、核酸保存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以及分子诊断试剂盒,2020 年公司抓住了新冠疫情机会业绩增长较快。

正如康为世纪所言,2020 年、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 2.33 亿元、3.39 亿元,其中来自新冠相关产品及服务收入金额分别为 1.27 亿元和 1.77 亿元,如扣除新冠相关产品及服务收入,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 1.06 亿元、1.62 亿元。

不难看出,自疫情暴发后,康为世纪来自新冠相关产品及服务为公司贡献过半营收,这其中主要涉及核酸保存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

据康为世纪披露,2020 年、2021 年,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销售收入分别为 3074.18 万元、5930.01 万元,销售数量 19.94 万人次、172.53 万人次,产品平均单价为 154.21 元 / 人次、34.37 元 / 人次。另外,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末,康为世纪在境外也上市了 3 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2020 年、2021 年分别形成收入 87.38 万元和 1143.04 万元。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估值还是靠公司业绩支撑,如果公司因为某一块业务业绩大幅削弱这也必然会反映在二级市场上。

伴随着康为世纪上市,公司实控人王春香身价也实现暴增。履历显示,王春香出生于 1967 年,北京大学植物学学士、植物生理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病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目前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截至目前,王春香通过康为世纪生物控制上市公司 45.08% 的股份,持股比例较高,折合市值近 19 亿元。

疫情前难达上市标准

对比康为世纪疫情前后业绩表现,如果说公司是被疫情 " 催肥 " 并不夸张。

2018、2019 年,康为世纪实现归属净利润均不足千万,分别约为 657.5 万元、897.2 万元,在新冠相关业务的催化下,公司 2020 年实现归属净利润高达 1.08 亿元,最近一年 2021 年归属净利润约为 1.26 亿元。

首发上市时,康为世纪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 1 亿元。

如果按照 2020、2021 年业绩来看,康为世纪满足上述上市标准绰绰有余。不过,如果在疫情发生前,康为世纪距离上述目标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来看 " 预计市值不低于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5000 万元 " 这一指标,康为世纪 2018、2019 年净利为正满足,不过合计实现净利润仅为 1554.7 万元,与 5000 万元相差甚远。

" 预计市值不低于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 1 亿元 " 来看,康为世纪营收则不满足标准,公司 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7394 万元。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康为世纪董事会办公室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此次上市,康为世纪最终募资 11.41 亿元,投向医疗器械及生物检测试剂产业化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分子检测产品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分子检测产品研发项目中涉及呼吸道系统病原体快速核酸检测项目。

另外,从监管层发声来看,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收入后公司是否满足发行上市条件是关注的一大重点。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康为世纪能够上市确实有一部分运气成分在,如果公司上市进程再晚一步," 被卡 " 的概率也很高。" 按照目前监管层表态以及市场舆论来看,以后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会难上加难。" 许小恒如是说。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还有达科为、致善生物、瑞博奥、菲鹏生物 4 家涉核酸检测企业已经过会,均处在等待注册环节。

文 /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