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长平之战地图及简介 长平之战时李牧的年龄
战国长平之战地图及简介 长平之战时李牧的年龄
战国长平之战地图及简介:长平之战时
李牧
的年龄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
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主人公便是他。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熟读各种兵书。在谈论兵事时,有时候连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难不倒他。但其父却并不因此觉得骄傲,反倒认为赵括缺乏战场的实战经验,对待打仗过于轻率,不懂得灵活应变。他很担忧自己的儿子一旦上了战场,不当将军还罢了,如若为将,恐怕使得赵军失败的也会是赵括自己。没想到,赵父的担忧还是发生了。
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谋,撤下老将廉颇,换上赵括为赵军主将。赵括上任后,更换了军中的官吏和制度,并改变了廉颇之前的作战策略,主动出兵攻打秦国。秦军的主将白起听闻消息,他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一路佯败,将赵军吸引到秦军的阵地附近,实施反包围,切断了赵军的后路,使得赵军被围困四十多天,粮草断绝。
最终,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强行突围,虽然他英勇杀敌,但还是死在了秦军的乱箭之下。赵括终究还是为自己的“纸上谈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长平之战的意义分析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它的规模、伤亡数量来看,还是从影响来看,无疑都是巨大的。那么,这样一场战争,它对当时乃至后世,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呢?
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促进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在战争爆发前,另一交战方赵国还拥有着能够与秦国对抗的力量。但最后,这些力量都在长平之战中消失的消失,减弱的减弱,从而大大削去了赵国的实力。放眼各国,在长平之战后能够与秦单独对抗的,是再也找不出了。这为秦国日后统一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带领着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走向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
而长平之战的现实意义是留给世人的。这场战争中参战的将领有战国时期四大名将里的白起和廉颇,还有“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战争中的作战经验,各种战术谋略的运用,以及其中的失败和成功,都给后世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当然,长平之战表面上是拖垮了赵国,实际上也是敲响了其余各诸侯国的丧钟。长平之战前后消耗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各国或出于惧怕秦国的心理,或出于保存实力的想法,总之为了自身的利益,都没有对赵国伸出援手。而能够与秦国对抗的赵国战败了,秦国国力的强大再无人能超越,六国离灭亡的道路也就越来越近了。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带来的意义也值得世人铭记于心。
历时三年的长平之战有多惨烈?到尸骨现场就明白了
两千多年前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是一段充满着无数血腥惨烈的历史,这里面尤其以白起在历时三年的长平之战后坑杀四十万赵军最为惨烈。虽然人们都知道白起最后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但是仅限于史籍的记载,究竟当年有多惨烈就无从得知了。
长平之战后,当时尽管赵国等国对此战有着详细的记载,但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六国很多史籍大都被付之一炬,甚至连《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战虽有记载,也是一笔匆匆带过,语焉不详。
虽然历朝历代对长平之战遗址有所考证,但均无具体成果,更没发现一处成规模的尸骨坑。1995年5月12日下午,家住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将军岭下永录村的村民李珠孩与儿子李有金像往常一样,扛着农具来到自家梨园里,一起平整田地。
当两人在平整土地时,突然发现土中有尸骨。在土中发现尸骨在当地人看来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因为这里经常有人在田地劳作时发现尸骨,正在有时候还能刨出箭头等。可是李珠孩父子这次发现的尸骨却与别人发现的尸骨不同,“尸骨叠压交错,形态各异。眼前一具还算完整的尸骨更让他感到惊恐不已:一枚生锈的箭头,深深地嵌在尸骨的头骨与腿骨上,尸骨旁还散落着一串长满铜绿的刀币和一些箭头、带钩等。”
这是一个尸骨堆!很快李珠孩父子发现大量尸骨的消息不胫而走,山西省文物专家来到永录村,经过初步调查专家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这是两千多年前白起坑杀赵军的现场遗址。1995年10月20日,由山西省考古所、晋城市文物局及高平市文博馆联合组成的考古队进驻永录村,长平之战遗址考古发掘活动拉开了帷幕,当年那段血腥历史即将浮出水面。
在编号为“将军岭一号尸骨坑”里,尸骨无规则地层层叠压,有的是仰面,有的是侧面,有的则是俯身,有的头与躯干分离,还有的头部有钝器、刃器、石块造成的创伤等,触目惊心。一号尸骨坑的发掘证明了一点:许多出土的尸骨上有遭砍、射的痕迹,还有的仅有躯干而无头颅,包括射进人的胯骨中的短箭头等,这些说明了这些赵国士兵都是被杀死后掩埋的,因此全部说白起活埋赵军的说法不完全成立。
照片一、赵军尸骨
照片二、赵军尸骨
照片三、赵军尸骨
长平之战时,相关人物年龄多大?
白起,公元前294年出场,攻克韩国新城,第二年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此时白起大约是30岁!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此时白起大约65岁!
廉颇,公元前283年出场,攻打齐国,攻克阳晋,此时30岁左右,长平之战时大约50~55岁。
公元前236年,秦国王翦、桓齮、杨端和攻赵,取九城。赵王派人慰问廉颇,此时廉颇大约75-80岁。此后廉颇又到了楚国,老死于楚。
赵括,不过30岁!年轻气盛!
王龁,公元前244年病死!16年前的长平之战,估计30-40岁。
李牧,公元前251年,燕国攻打赵国,廉颇率领李牧反击,大败燕军!,据此推算,李牧在邯郸之战后担任代郡郡守,
年龄不过30。
公元前229年,李牧被赵国冤杀!死时约40-50岁。
长平之战时,李牧估计20岁左右,或者20不到!还是个中层军官,根本没有资格去担任主帅!
所以,大家不要再幻想李牧去指挥长平之战了!
长平之战电视剧介绍
自古以来,在天下局势上,战争可以为历史进程带来进步,也可以导致后退。但毫无意外的是,一旦爆发战争,总会给许多的士兵、百姓带来苦难。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长平之战就是如此。它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赵军四十余万降兵被坑杀的结果也令世人震惊。
现如今,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都会被人们以更加现代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大荧幕上,以便观众深入、详细地了解这场战争。电视剧《西风烈》就是这样一部讲述历史上长平之战的影视作品,它还有另一个名称是《铁血长平》。
这部电视剧是2008年出品的,它的导演是郑克洪。剧中主要讲述了战国晚期,秦国与赵国实力相当,两方对峙,直至爆发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元气大伤,而秦统一天下的局面则逐渐形成。全剧是从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故事入手,再通过偷袭石城推出白起。此后陆续引出廉颇、赵括、秦昭襄王、范雎等人。秦王为一统天下,占领上党,转而攻向长平,赵国将领廉颇只守不攻。之后,赵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用赵括换下廉颇。赵括擅长空谈兵法,实际上毫无实战经验,导致赵军被白起分兵击破,赵国降兵也被坑杀了四十余万。后来,赵国虽然在邯郸之战中获得胜利,但秦灭六国的趋势仍然无法阻挡。
-
- 东汉末军阀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
2023-11-26 13:04:05
-
- 三国法正生平简介 法正的故事 法正是怎么死的?
-
2023-11-26 13:01:59
-
- 赵姓历史百位名人
-
2023-11-26 12:59:53
-
- 战争中最残酷战略,连人带物全部烧光,剖析历史上的焦土策略案例
-
2023-11-26 12:57:47
-
- 新中国开国少将吴忠生平
-
2023-11-26 12:55:41
-
- 诸葛、司马、慕容、宇文-盘点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复姓名人
-
2023-11-26 12:53:35
-
- 5分钟带你了解漕河泾历史
-
2023-11-26 12:51:28
-
- 重整河山待“后生”-历史上的刘秀(原创)
-
2023-11-26 12:49:22
-
- 「足球历史」回顾1982年国足的世界杯预选赛
-
2023-11-26 12:47:17
-
- 《大唐荣耀》黑莲花女配独孤靖瑶,历史上和沈珍珠之间并无宫斗
-
2023-11-25 12:08:02
-
- 红军历史上三支红八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情况
-
2023-11-25 12:05:56
-
- 历史知识速记之必修二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2023-11-25 12:03:50
-
- 军改后,军部驻扎潍坊的80集团军,为何说并非是老26军的历史传人
-
2023-11-25 12:01:44
-
- 盘点史上以少胜多的五大著名海战 鸣梁海战中途岛海战上榜
-
2023-11-25 01:40:57
-
- 八王之乱之长沙王司马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
2023-11-25 01:38:51
-
- 东汉开国名将大司徒高密侯:邓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
2023-11-25 01:36:45
-
- 商朝开国功臣伊尹生平介绍及评价
-
2023-11-25 01:34:39
-
-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生平 戚继光结局 戚继光子女 戚继光战
-
2023-11-25 01:32:33
-
- 日本镰仓时代简介:镰仓时代历史是怎样的?镰仓时代中国什么时代
-
2023-11-25 01:30:27
-
- 希特勒的水下坦克军团历史介绍
-
2023-11-25 0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