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其实是这样的(八)

2023-11-22 17:25 来源:秀网 点击:

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其实是这样的(八)

戴泽 牧童图

权力的尝试

作为天启帝最亲近的人,天启帝对客氏给予的是荣誉与奖金,对魏忠贤则给了几顶官帽:司礼监秉笔兼惜薪司掌印太监。这几顶官帽并不显眼,只不过是高级宦官集团的一个普通成员。宦官队伍的“一把手”,有“内相”色彩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位子是王体乾的。对政治本无兴趣的魏忠贤,对政治也是一窍不通,既不懂名正言顺,也不懂有位有为,直到死的那一天,他都没有坐到宦官“一把手”的位子上,而以他后来的炙手可热,拿下王体乾绝对是易如反掌。

但是,正是司礼监秉笔这顶帽子,让魏忠贤致幻成瘾,走上了弄权的不归路。司礼监秉笔的职责,是替皇帝批答奏折。天启帝对批答奏折毫无兴趣,也视其为负担,一股脑儿地推给了太监。魏忠贤接过这活,其实是“合法”的,因为这是皇帝意愿的真实表达,皇帝有个话或点个头就行了,张居正当年“摄政”也找不到诏谕之类。代批奏折,对魏忠贤来说不是一件美差,而是很辛苦。魏忠贤是倒马桶出身,又是文盲,文官们的奏折送过来,先要有个文言文翻译的过程,而内宫里的宦官文字水平都不高,所以魏忠贤乱批一气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好在魏忠贤对皇帝很忠贞,批起奏折来总是十分认真。

陈洪绶 人物 设色绢本

有一次,兵部奏请将镇虏关提调董节提升为游击将军。魏忠贤边听边琢磨:提调到游击将军,中间不是有个都司佥事么?这么用干部,明显是破格提拔。没听说董节有什么特殊贡献,这么超常规,一定是有人吃了好处!于是,魏忠贤下旨要对兵部问责。兵部只好解释:都司佥事一级实缺较少,提调一般都直升游击将军,几十年来都这么做,属于惯例。不解释还好,越解释魏忠贤认为这越有问题,硬是把武选司的官员给免了。

还有一次,礼部官员李恒茂的奏折中有一句“曹尔桢整兵山东”。也是李恒茂运气欠佳,他提到的这个曹尔桢,魏忠贤正好认识,并且刚刚将其提拔为山西巡抚。山西与山东魏忠贤还是分得清,于是下旨切责李恒茂。李恒茂要是认个错,这事说不定就过去了,偏偏李恒茂又较真,上书辩解说曹尔桢本为山东布政使,目前还未到山西赴任,说他“整兵山东”没有错。魏忠贤顿时火了,以“不恭”之罪将李恒茂削职为民。

皇上给的这支笔,实在太有分量了,但也没有办法,明太祖当初的苦心设计,就是没有考虑后世子孙任性了怎么办。纠错机制的缺失,大明王朝进入一个危险的境地。

华喦 黃鸝垂柳

天启二年(1622),魏忠贤掌管了东厂。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东厂的权力几乎无边,除了皇上,魏忠贤已经无人制约……

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其实是这样的(连载八)

载八)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