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怜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神曲赤怜的背景是什么时代)
赤怜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神曲赤怜的背景是什么时代)
《赤伶》这首歌可以说是在各大音乐平台,以及抖音上都是非常火的一首“神曲”,喜欢听音乐和刷短视频的朋友,可能都有听到过它那动人的旋律:
“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看烽火燃山河,位卑岂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但是,如果对这首歌不够了解,那么很多人就会认为这不过是一首古风伤感歌曲罢了,哪怕歌曲中的戏曲唱腔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惊艳。
可是,事情的真相却并非如此。
因为在小小的戏台上,唱的是位卑未敢忘国忧。
所以,在了解《赤伶》所讲述的背景故事,即《桃花扇》名角裴晏之焚楼抗日的故事后,你就会发现所谓的戏子也并非无情,他们也有赤子之心。
《赤伶》所讲述的背景故事
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1937年,7月7日夜晚,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而尚未受到战火波及的安远县县城内却是一片祥和,戏院的戏台上,有伶人在咿咿呀呀地唱着讲述悲欢离合的昆曲《桃花扇》。
戏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不知这戏里戏外唱的究竟是谁的离合又是谁的悲欢。
唱戏的“角儿”名叫裴晏之,在方寸戏台上,只见他水袖柔婉,唱腔妙曼。在台下观众的一片叫好声中,裴晏之生生演活了那个敢爱敢恨、不惜血染桃花扇的李香君。
然而家国破碎,山河飘零,戏里戏外,孰能幸免。
不久后,战火便绵延到此,日本人在包围安远县城后,来到戏院,要求戏院给他们单独演一场戏,用以慰问所有的日本士兵,并指名让裴晏之出场,否则,就放火烧了整个戏院乃至整个县城。
裴晏之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有拒绝,反而转身坐到妆台前,开始描起了眉目。
当晚,小县城内一片寂静,夜色中唯有戏院里灯火通明。而日本人则都坐在戏台下,他们喝着酒吃着肉,放肆着高声谈笑。
稍后,锣鼓声响,戏幕被拉开,一出“好戏”即将开场。
戏台上,裴晏之妆扮成的李香君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而台下,坐的则是豺狼虎豹,恶鬼当道。
可随着锣鼓声越发急切,他的唱腔也愈发悲愤,台下的那些豺狼们一时间竟听得好似怔住了一般。就在此刻,戏台上的“李香君”大喝一声“点火。”
他的话音稍落,随后就有一股大火顺着戏台往周围蔓延开来。
原来,裴晏之早在上台之前,就做好了与日寇同归于尽的打算,他之所以同意登台演戏,不过是为了迷惑住日寇罢了。
就在他唱戏的时候,事先安排好的人就在戏院周围洒满了油,并堵住了所有出口。等到日寇发觉火起时,火势却早已经蔓延,无法扑救,想要逃出去却发现门窗早已经被堵得严严实实。
就在台下的日寇慌乱不知所措之际,台上裴晏之妆扮成的“李香君”却还在开口唱着,唱的是《桃花扇》中结尾《余韵》中的一套北曲: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镜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只是,他的《哀江南》尚未唱完,整座戏楼就已经在大火中坍塌。事后,有人评价他说:“位卑未敢忘国忧,都道戏子无情,今日方知戏子却也有心。”
写到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将上述戏词作一个大致的翻译:
“我曾经见过南京的早晨流莺在宫殿和树木间穿行歌唱,我也曾见过秦淮河边的亭台上有花朵在早春绽放,而谁又能想到这一切会消散得像冰雪融化一般那么彻底。
我眼看着他大兴土木,我眼看着他大宴宾客,我眼看着他大厦倾塌!这爬满苔藓的碧绿色瓦砾堆里,我也曾经在里面睡过风流觉,把这五十年来的(南明弘光朝)兴亡盛衰都看在了眼里。
有名的乌衣巷不再姓王了,莫愁湖边的夜里真的有鬼魂在哭泣,凤凰台上只有猫头鹰栖息。
曾经在残山上的梦境反而最像是真实的,可是我旧日的心境难以忘却,不愿意相信这江山已经易主。只好作一首《哀江南》,将这悲伤的声音一直传唱到老去。”
《赤伶》背景故事的考证
尽管我个人非常喜欢《赤伶》这首歌,甚至有时候会单曲循环很久,但我却不得不告诉诸位一个事实,那就是《赤伶》的背景故事并无任何史料,乃至当时的报刊、记录等可以去考证。
关于裴晏之焚楼抗日的故事,我也只能说这是一个高度整合化、演绎化的故事,因为裴晏之在历史上并无其人。
而我前文中所讲述的裴晏之的故事,是引用于一些音乐APP中,在歌曲《赤伶》的评论区中所出现的故事。
可能我这么说,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故事就一定是虚构的了?
对此,我以在某音乐APP中,歌曲《赤伶》的评论区中所讲述的故事为依据,进行一个倒推。
首先,如上图所说,《赤伶》的背景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是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1937年。而且还给出了具体的时间——七月七日夜。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1937年7月7日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我想只要是个中国人就知道,就在那一天日寇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史称“七七事变”),并开始全面侵华。
如果我们按照时间点来看,就会发现此时的日军尚未南下。
而我们再来看图中提到的安远县,根据资料显示,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南部。
虽然当时对日作战非常惨烈,日军的推进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在抗战中,日军也只是占领了江西省北部,并没有占领全境(南昌沦陷的时间是1939年)。
所以,从时间点来看,《赤伶》的背景故事打一开头就明显是编造出来的。
其次,《桃花扇》是昆曲曲目,唱腔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而当时江西流行的戏曲叫做赣剧,赣剧的戏曲声腔则被称之为“弋阳腔”,最重要的是赣剧的剧目中并没有《桃花扇》。
既然江西当时就有一整套独有的戏曲唱腔和戏码,那么《赤伶》的背景故事中所说的戏台上唱的是《桃花扇》,我认为这个可能性也就不大。
所以,歌曲《赤伶》的背景故事,实为编造出来的。
结语: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赤伶》确实是一首优质的古风歌曲,非但曲调朗朗上口,其中加入的戏曲唱腔更是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惊艳。
而从《赤伶》的背景故事来看,故事的主人公裴晏之在面对侵略者时,不仅没有趋炎附势,反而表现出了忧国爱国等崇高的气节和情怀,这一点确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崇的。
所以,尽管《赤伶》的背景故事经不起仔细考证,裴晏之也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当时千千万万个不甘心做亡国奴,而为保家卫国做出自己贡献的文艺工作者的代表。
是以,说裴晏之在方寸戏台上,唱的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正是恰如其分。
-
- 古代的新罗国是哪个国家(历史上新罗这个国家是现在哪)
-
2023-07-22 01:03:46
-
- 李清照是男的还是女的(宋代李清照长什么样子)
-
2023-07-22 01:01:40
-
-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前世今生(林黛玉前世真实身份是什么)
-
2023-07-22 00:59:34
-
- 上高会战简介(上高会战日军有多惨)
-
2023-07-22 00:57:28
-
- 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是个笑话(宋国为什么被黑受到嘲笑)
-
2023-07-22 00:55:21
-
- 桃花源记是桩大阴谋(为什么说桃花源记的背后故事很恐怖)
-
2023-07-22 00:53:15
-
- 首任民国外交总长陆征祥生平简介(陆征祥签定了什么条约)
-
2023-07-22 00:51:09
-
- 雍正为什么囚禁老三致死(雍正登基后为什么不放过老三)
-
2023-07-22 00:49:03
-
- eva真嗣和谁在一起了(结局:碇真嗣最后究竟选择了谁)
-
2023-07-22 00:46:57
-
- 雍正皇帝的熹贵妃是谁(熹贵妃是雍正最宠的贵妃吗)
-
2023-07-20 18:08:44
-
- 年羹尧为什么杀孙嘉诚(雍正王朝年羹尧孙嘉诚的关系)
-
2023-07-20 18:06:38
-
- 为什么楚国国君称王其他是公(六国只有楚国王而不称公)
-
2023-07-20 18:04:31
-
- 袁世海个人简历(袁世海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京剧大师的)
-
2023-07-20 18:02:25
-
-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不存在(中国古代真实明朝是什么样的)
-
2023-07-20 18:00:19
-
- 李叔同的送别蕴含了什么情感(解析《送别》表达的意境)
-
2023-07-20 17:58:13
-
- 阎婆惜和宋江是什么关系赏析(阎婆惜真心喜欢宋江吗)
-
2023-07-20 17:56:07
-
- 杨紫演过的电视剧(盘点杨紫从出道以来演过的影视作品)
-
2023-07-20 17:54:01
-
- 韩非之死的历史真相(历史上韩非的结局和李斯有关吗)
-
2023-07-20 17:51:55
-
- 黄巾军的领导者是谁(东汉黄巾起义三个主要组织者)
-
2023-07-20 17:49:49
-
- 二月二龙抬头故事简介(关于二月二来历的民间风俗传说)
-
2023-07-19 0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