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站 > 历史 > 正文

​清朝的包衣出身是什么意思(清朝包衣出身是什么意思)

2023-03-21 11:35 来源:秀网 点击:

清朝的包衣出身是什么意思(清朝包衣出身是什么意思)


包衣这个词,在清代指八旗当中两个群体,具体的指向应该从具体的语境中来看。这两个群体一个是包衣佐领的包衣人,一种是指八旗当中旗下家奴这个群体,这两个群体不可以一概而论。

包衣人也就是包衣佐领的人口,所有的包衣佐领都归属于满洲旗分的都统管辖。其特点是属于正身旗人,即古代良贱体系下的良人,拥有人身自由,虽然包衣人服务于皇室,但是皇室没有支配其名下包衣人的权利。比如说,包衣有自己的财产,也有自己的独立户籍,皇室不得剥夺包衣人的财产以及人身自由。

旗下家奴,也就是包衣阿哈,有时候也叫包衣奴才,属于八旗当中最底层的阶级,没有独立的户籍,只能依附于主家的户籍当中。旗下家奴广泛存在于八旗各个旗分,归各自所在旗分的都统管辖。同时,旗下家奴和汉人当中的奴婢一样都属于财产,可以由主家随意买卖、支配。旗下家奴的来源除了战争俘虏之外,还有入关之后大量的汉人带地投充,以及不少地痞流氓投充到旗下,因此逼得清朝禁止旗人把财产交给家奴,防止家奴欺行霸市。

顺带说一下,包衣人也有自己的家奴。

旗下家奴作为八旗体系下最庞大的群体,其本身也具有从军作战的权利,可以分享战利品,也可以凭借战功脱离奴籍,也就是开户,被称作另户,地位上和正身旗人仍有差别。但是也有不少家奴因为主家的发达成为豪奴,比如说和珅的家奴刘权,有自己的家产和家奴。

乾隆年间,家奴被大量的请出八旗,当然一同出旗的还有入关后被编入八旗的人丁以及包衣旗鼓佐领的人丁。但是由于家奴数量巨大,所以家奴出旗是最多的。

全文完

这个问题我用故事方式讲解一下。

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我的祖宗英勇善战、被太宗封为二等带刀侍卫,爵位是二等精奇尼哈番,通过“跑马圈地”在盛京郊区得到大量田产,同时御赐十二个姓氏的包衣,这些包衣有汉人,也有犯错的女真人。

这些包衣被安排在主人宅子外围一二里距离按姓氏分片居住,就像现在的卫星城。房子是主人给盖的,主人分给包衣固定的口粮田,他们把自己家的农活干完要去主人家干活,主人赏给一定的报酬,每家的子女婚嫁都由主人安排,包衣家老人去世由主人安排处理后事,他们各个姓氏有自己固定的坟场。

主人为包衣办理旗籍,包衣的年青人轮班到主人家看家护院,当八旗部队缺员时、他们也可以加入八旗军,如果在战争立了军功,就可以脱离包衣身份,但他们遇到旧主子还得毕恭毕敬。

包衣是满语,汉语的意思是“家里的”,他们不同于阿哈,阿哈翻译成汉语是奴才,阿哈没有自己的家,生老病死都在主人家,伺候主人的日常起居。

我个人认为,主人与包衣的关系就像宗主国和蕃属国一样。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最近文章